张爱玲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张爱玲学 |
《张爱玲学(增订二版)》是2011年麦田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高全之。
基本内容
作 者:高全之
出版时间:2008-09-30
定 价:168.00元
ISBN:9789861734200
出版社:麦田出版社
页 数:464
装 帧:平装
内容介绍
张爱玲虽已逝世13年,她的小说和文字魅力,永远充满迷人的吸引力,令张迷者欲罢不能。
从上个世纪末至这个新世纪,这位华文世界最传奇的女作家,她足以永传後世的不朽作品,永远不断循环、轮回、重复,在读者的心目中复活过数遍。
从新发现的小说《郁金香》、《同学少年都不贱》等,到轰动一时的电影《色,戒》,甚至是生平唯一一次访台游记《重访边城》,张爱玲的人与事,小说内外的真实人生与感情世界,再次唤醒读者对她的记忆。
〈郁金香〉这篇小说的特殊性在於它是张爱玲小说里少数用同情的理解来描绘男性内心思维的作品,这篇小说的自发性或创意要强得多,故事呈现男人在特殊生命情境里何去何从的课题。
而充满争议性的短篇小说《色,戒》当然也有男人(易先生)内心思维的铺设。
本书将尝试讨论小说的叙事者与作者之间扑朔迷离之距离,试着界定这个故事的本意──尤其牵涉到中国近代政治与战争,以及特殊的汉奸态度。
这是一本非常不一样的张论。作者从批评、考证、钩沉的角度,重新探看张爱玲本人及她的小说。
本书是高全之参加张爱玲的海葬葬礼之後,有感坊间满箩盛筐的张论里,疏漏与错读竞相夺目,於是花了十年的时间,完成这部作品。他以不同於学院内文学评论者的独特视角,而是版本学家一般周密的考证研究功夫,科学论证式的逻辑架构,以及温敦典重的质实文字,就张爱玲小说的诸多层面做了深刻的研究与开掘;并对坊间张论里的疏漏、错读,以及两岸文坛有关张爱玲政治笔墨的「各自表述」,做了有力的澄清与驳诘,是一种开创新河的尝试。
作者透过《小艾》、《赤地之恋》等多篇小说的版本演进,探索张爱玲无意言传的文思机密;带领读者从小脚与鸦片这两种民族陋俗来理解〈金锁记〉;自艺术距离的角度斟酌《怨女》;以历史情境重估「上海孤岛」观念与後殖民张论的贡献与限制;藉西方与中国小说的影响追踪《十八春》与《半生缘》的同源共根性;从科幻小说的视角捕捉张爱玲文学多采多姿的时间印象;并藉由张爱玲的文学理念、美国法律与社会背景的诸多角度回顾海葬争议。
作者还访问了与张爱玲关系密切的前香港美新处处长麦卡锡先生,厘清有关《赤地之恋》一书之创作自发性的争论。书中并译介了张爱玲尚未发表的一封信函,说明张为何不能完成英译本《海上花》的原委,以及张晚年徙居不定的生活。张爱玲小说与中国章回小说传统的传承关系不但曾为她坦承,而且一再为方家提及。然而作者顺沿这个线索追踪,仍有许多前所未见的发现,本书可谓在众多张爱玲小说研究方法中,树立一种新研究风格典范。
作者介绍
高全之(Chuan-chih Kao)
1949年生於香港,四岁随父母迁台,在台湾成长。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电脑科学硕士。美国航太工业资深电脑软体工程师。1976年出版《当代中国小说论评》(台北幼狮)。该书略做修订之後,1998年改名《从张爱玲到林怀民》(台北三民)。1997年完成《王祯和的小说世界》(台北三民)。2003年出版《张爱玲学:批评?考证?钩沉》(台北一方),两岸三地许多专家学者推崇该书为张爱玲研究最重要的着作之一。2008年扩充篇幅,增订版行世(台北麦田)。[1]
参考文献
- ↑ 张爱玲是女人该学的一本书豆丁网,2016-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