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张继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继贤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张继贤,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1965年5月出生,陕西商洛人,1988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系遥感信息处理专业,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2]

现任中共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委员会委员、副书记、主任。 主要研究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资源与环境遥感监测。主持与参加过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公益性基础性重点专项、国家测绘局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项目、航天部重大预研项目、总参二部科技项目等部委级项目四十余项。

2020年5月,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3]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出生日期----1965年5月30日

出生地点----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发表论文140余篇,多次获得过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

毕业院校----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代表作品----《电子学报》《测绘学报》《遥感学报》《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人物经历

1965年5月30日生,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1988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系,获测绘学学士学位。

1991年获硕士学位,1994获博士学位。

1995-1997年在在华中理工大学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完成了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7年被遴选为国家测绘局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199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

2016年2月,张继贤同志任中共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委员会委员、副书记、主任。

2016年2月23日,张继贤同志任中共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委员会委员、副书记、主任(正局级),免去其中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委员会副书记、委员、院长职务。

兼任职务:

中国测绘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创新方法研究会理事

遥感学报副主编

中国土地学会常务理事

土地信息与遥感分会副主任

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第六届副理事长

北京测绘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国家遥感中心专家组成员

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张继贤

来自 党政机关网 的图片

全国遥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全球测图第四工作组委员

国土资源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第七委员会第六工作组组长

中国土地学会理事兼土地信息与遥感分会副主任

国家测绘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

武汉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兼职教授

测绘与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地理信息工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对地观测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遥感信息》主编

《测绘科学》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测绘学报》《中国土地科学》《测绘工程》《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编辑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资源与环境遥感监测、3S集成与应用。

主要贡献

先后主持参加过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公益性基础重点专项、国家测绘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航天基础研究基金、国家测绘科技发展基金)、国土资源部项目、航天部重大预研项目、总参二部科技项目等部委级项目四十余项。先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大测绘专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排名1、1、1、2、3),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合作出版专著3部、编著7部,获发明专利11项,合作发表论文336篇(第一作者80余篇,SCI/EI论文146篇)。指导硕、博士研究生60余名。

作为中国测绘的科技领军人,他参与了一系列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并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现任国家测绘局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西部1:50000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我国西部地形困难区域航空航天遥感快速测图技术与系统》《机载多波段多极化干涉SAR测图系统》,国家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国家重大工程相关生态环境问题--三峡库区相关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研究","十五"863信息领域课题"遥感数据处理软件",国土资源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构建国家级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数据库及服务系统"等项目的课题主持人。在《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电子学报》《测绘学报》《遥感学报》《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三部,多次获得过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 。

"七大创新成果"造就中国基础测绘"五个首创",即首次大规模采用高分辨率的卫星条带立体影像(90%以上)测图;首次采用大范围稀少控制点卫星立体影像整体区域网平差技术;首次构建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机载多波段多极化干涉SAR测图系统;创建了测绘外业生产安全监控系统;首次规模化生产了1∶5万影像地形图、晕渲地形图、地表覆盖图等我国1∶5万地形图新品种 。

--发展了稀少或无控制的大范围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自主定位与区域网平差技术。这种技术通过预处理将标准景卫星影像自动拼接成长条带卫星影像,从总体上减少了对控制点的需求。以该技术为基础,自主研制了ImageInfo-PixelGrid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软件,在工程中大范围推广应用。解决了野外作业控制困难,卫星条带立体影像平均每150公里-200公里只需布设一对外业控制点,通过大跨度构架航带加密,还可进一步减少所需外业控制点。由于外业控制点的大量减少,使外业工作量减少10倍以上。

--研发了大范围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测图技术系统。系统全部自主研制,具有独特的技术特点和创新性,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2009年度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个技术系统在青南高原向横断山脉过渡地区测图中得到了充分应用,有效解决了因地形高差较大引起的遮挡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用稀少控制的高精度区域网平差技术、大范围数字高程模型自动化提取和数字正射影像生成技术,立体像对快速采集区域数字高程模型和正射影像的生产效率达到40万平方公里/月的处理能力。

--研制了机载多波段多极化干涉SAR测图系统。这个系统提出并实现了横断山脉区域SAR测图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有效解决了云雾和冰雪覆盖区等光学影像测图困难问题,具备了从万米高空全天候获取0.5米至5米分辨率的极化与干涉雷达数据的能力,可满足1∶1万、1∶2.5万、1∶5万比例尺的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表面模型、数字正射影像等测绘产品的测图生产。构建了雷达测图工作站,能综合利用干涉、立体、极化雷达技术实现测图与影像解译,其性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系统在横断山脉等测绘困难区域得到广泛应用。

--研制了地学知识辅助的半自动提取与智能解译技术系统。首次研发了西部区域地物半自动智能解译技术,构建了管理-调度-采集-编辑-质检一体化与多源数据集成的解译平台,集平面采集和立体测量于一体,形成多维影像地理要素三维智能解译系统,满足从1∶500到1∶10万比例尺的4D产品生产、成果输出、项目数据管理等遥感影像综合解译的一体化管理,形成了遥感影像智能解译人机协助一体化作业链,解决了人机交互解译精度相对较低、效率不高、劳动强度大等一系列问题。

--首次研制安全监控系统。即利用车辆和人员自适应定位,卫星、无线网络多模式通讯,监控中心的多级部署等技术,构建了实用、安全、稳定、先进的测图外业安全监控系统,实现了外出人员和车辆"看得见、能通讯、可计量",确保了测绘外业生产处于"人人、事事、时时"三受控状态。在整个西部测图工程外业任务期间,所有的外业队伍都使用了测绘外业生产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使用效果良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保障了"零伤亡"目标的实现。

--建立了内外业一体化测图生产新模式。研制了外业数字测图移动装备PDA系统,实现调绘数据的导入、内业采集编辑、入库出图等一体化的技术流程和工艺示范,替代传统的人海作战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生产安全。

--设计开发了适合西部特征的地形图新要素和适应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地形图新产品。提出并设计表达了适合西部特征的地形图新要素,补充了地形图产品要素新内容,增加了地形图信息量,丰富了1∶5万地形图产品内容,设计生产了我国首批1∶5万地表覆盖图,地表覆盖分类适合西部无图区测区特征,可扩充覆盖全国。

获奖记录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2009)。[4]

国土资源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2006)。

测绘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03、2004、2005、2006,2008、2009)。

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989、2003、2004、2005、2006)。

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998、1990)。

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三等奖(1999、1998)。

推动中国信息化进程突出贡献奖。

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03)。

"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2011)。

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02年被评为国家测绘局"九五"测绘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2020年5月,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