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张艾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艾丁头像(素描)作者:张文新

张艾丁(1910年-1987年),著名导演,是我国著名戏剧家。原名张煜遐,字丽云,笔名艾丁、鹿雨。桐城籍,生于山西太原。1921年在太原读高小三年级时,参加演出过名叫《哥伦布》的英文戏,从此对戏剧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1923年夏,因父亲调任浑源县承审员,13岁的张艾丁来到“省立浑源中学校”(浑源东关小学旧址)就读,时任浑源中学校长是乡贤刘学圣先生*。

在浑源中学浓厚的艺术氛围熏陶下,艾丁的戏剧天份得到了充分发挥,成为学校演出的骨干人物,为日后顺利走上革命文艺道路打下坚实功底[1]

1925年在山西浑源中学演出了多幕戏《越南亡国恨》,扮演受法国侵略者侮辱、慷慨骂贼而死的农村姑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926年,国民军和晋军在雁北开战后,艾丁被迫离别浑源躲避战乱,回到太原家里,在浑源的学习经历和舞台实践便成为先生最珍贵的青春记忆。1926年入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高等师范部学习[2]。曾任该校爱美剧团团长,演出《巡按》、《白茶》等外国戏剧。抗战爆发后,组织第三十二军话剧团,任总干事。民国30年到成都,任《南京夜报》、《成都晚报》主编,国立东川大学文学系讲师、文科研究所,演出和导演过《大雷雨》、《北京人》等戏。

建国后,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北京京剧团编导兼艺术室副主任、中团剧协理事、北京剧协常务理事等职。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在北京逝世。他还曾演过《张羽煮海》、《骆驼祥子》、《三顾茅庐》等剧,创作并导演过《林则徐》等剧,并译有苏联的《莫斯科性格》、《克里姆林宫钟声》等。知名作曲家张林漪是其胞弟。

參考文獻

  1. 艾丁:百年前的浑源中学生活. 騰訊网. [2019-09-28]. 
  2. 李润新. 中国萟術家辞典: 现代.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