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张铜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铜霞
张铜霞
出生 1942年
四川铜梁县
国籍 中国
籍贯 山东冠县
民族 回族
职业 蜀派古琴演奏家、教育家
知名作品 中国《七弦琴音乐艺术》主编
曾主演歌剧《洪湖赤卫队》
《白毛女》等

张铜霞

生于四川祖籍山东冠县。1959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师从蜀派古琴大师喻绍泽。六十年代从事歌剧表演艺术,主演过歌剧〈洪湖赤卫队〉、〈白毛女〉等。经过三十余年的实践,无论是古琴演奏、琴歌自弹自唱以及打谱等各项艺术均有全面的发展。其演奏和琴歌声情并茂,将古琴音乐与现代意识有机地柔和在一起。现任中央歌舞剧团蜀派古琴演奏家、中国古琴艺术联谊中心办公室负责人。

个人经历

张铜霞现任中央歌舞剧团“蜀派”古琴演奏家,副教授,国家二级演奏员。中国《七弦琴音乐艺术》主编,中国古琴艺术联谊中心办公室负责人。

张铜霞自幼随父习武,更酷爱音乐。一九五九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师承蜀派古琴艺术大师喻绍泽先生,为古琴演奏及古琴演奏及古琴歌演唱打下了良好基础。继承了蜀派古琴艺术的真谛。多年来,张铜霞曾先后师从我国著名声乐专家刘振汉教授、中国著名声乐专家魏鸣泉教授的精心指导。六十年代从事歌剧表演艺术。系统学习斯氏表演体系,主演中国优秀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白毛女》《俩代人》等并荣获优秀表演奖。

张铜霞经过四十余年的艺术实践和刻苦钻研,无论是《古琴演奏》《琴歌自弹自唱》;"古曲打谱";并为"电影歌曲作曲"等各项艺术均有全面的发展,张铜霞的演奏和琴歌,声情菩萨藏技巧娴熟,综合了美声和民族唱法相结合,对作品理解深刻,表演内在朴实,在琴歌艺术上继承了传统又有许多创新的探索,较好的将古琴音乐与现代意识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同时使七弦琴这一古老艺术面向时代为现实社会服务。

1990、1995年张铜霞两次参加成都举行的"古琴国际交流会"。1994年参加北京音乐研究所等单位举行的"名人名曲国际交流会"。1995年12月18日赴英车香港参加《南北琴筝名家汇香江》演出。她以古琴独特的两种不同的传统艺术形式,近几年来在北京"国际艺苑";举行了多次丰富多彩的民族器乐音乐会,受到国内广大听众的喜爱。

个人简介

张铜霞 回族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古琴艺术联谊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国《七弦琴音乐艺术》总编、中央歌舞团蜀派古琴演奏家、香港国际艺术家联合会理事。中国致公党党员。

1959年秋 张铜霞 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师承蜀派古琴艺术大师喻绍泽先生,继承了蜀派古琴艺术的真谛。张铜霞女士在四川音乐学院由钢琴专业转为古琴专业,郑爱斐教授任钢琴老师,同时副修声乐。多年来,曾先后师从我国著名声乐专家刘振汉教授、中国著名声乐专家魏鸣泉教授的精心指导。

1959年秋张铜霞由成都市文化局分配在成都市歌舞剧团。先后在廖启云、肖战术团长、国家一级导演刘健恩师的精心培养下,从事歌剧表演艺术的生涯,系统学习“斯坦尼”表演体系,主演中国优秀民族歌剧:1960年元月26日,成都市歌舞剧团成立,张铜霞 首演歌剧《三月三》(桂芳)、后主演《洪湖赤卫队》(韩英)、《俩代人》(李华、容芝)、《夺印》(胡素芳)等主角,同时担任歌舞晚会的节目主持数年,演出多达一千余场,荣获成都市优秀演员奖。

张铜霞
张铜霞

1979年秋在穆宏碧团长的大力支持下,为国家输送艺术人才,张铜霞四川省成都市歌舞剧团调入中央歌舞团,陈云团长接见张铜霞时说:“委屈你了!先给舞蹈队弹钢琴伴奏,很快解放你,恢复你的古琴和弦歌,敬之同志很喜欢古琴(贺敬之任文化部第一部长),古琴在国际上的地位很高。”在中央歌舞团张铜霞同时还担任歌队钢琴伴奏,培养声乐演员。

张铜霞经过几十年的古琴艺术实践和刻苦专研,无论是古琴演奏、琴歌自弹自唱、古曲打谱、移植现代优秀歌曲并定指法、为古诗词《枫桥夜泊》等谱曲、为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等编曲、为电影歌曲作曲等各项艺术均有全面的发展。

1990年、1995年张铜霞两次应邀赴四川成都参加中国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

1994年参加北京音乐研究所等单位举行的“名人名曲国际交流会”。

1994年张铜霞随文化部派出中国艺术家小组赴北欧三国演出,为庆祝中挪建交四十周年大庆,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国家音乐厅”、瑞典哥德堡市、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和海牙共演出二十二场。演出受到各国领导和国际友人和华侨的热烈赞扬,为祖国的古琴艺术起到了大力的宣传作用。

1995年12月18日赴香港参加大陆、台湾香港三地联合举办的“南北名家汇湘江琴筝演奏会”。

在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音乐泰斗吕骥先生的倡议下,于1992年元月24日在北京中国文联会堂正式成立了中国音协“中国古琴艺术联谊中心”并举行了首次联谊座谈会,由中国音协书记处书记冯光钰同志主持。会议发出新闻稿。中国音乐家协会特聘张铜霞为“中国古琴艺术联谊中心”办公室主任。通过对全国古琴界的联络和开展琴艺学术活动,促进各地琴人在琴学、琴史、演奏、乐器制作、打谱、创作诸方面的交流,进一步推动古琴艺术的继承、研究和创新。

1997年香港回归后,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音乐泰斗吕骥老召见张铜霞说:“几千年来没有古琴的杂志,你能把它办起来吗?”,1998年2月在吕骥老倡导的和张铜霞主编的中国《七弦琴音乐艺术》在北京音乐厅首刊问世,张铜霞女士担任主编。至今已编著了一至十三辑。

个人成就

张铜霞自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的《中国古琴艺术联谊中心》办公室主任以来,积极参中古琴艺术的学术交流组织活动。

1998年2月,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音乐泰斗吕骥先生创导的《七弦琴音乐艺术》,由张铜霞女士担任主编。此刊受到海内外琴家的大力支持和欢迎。1998年张铜霞女进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音乐家辞典"名人录。

张铜霞师从“蜀派”古琴大师喻绍泽,1959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在四川音乐学院期间,又曾先后师从著名声乐专家刘振汉教授、魏鸣泉教授学习声乐。六十年代从事歌剧表演艺术,张铜霞主演歌剧《洪湖赤卫队》、《白毛女》等。

1990年和1995年,张铜霞两次参加成都举行的“古琴国际交流会”;1994年曾参加北京音乐研究所等单位举行的“名人名曲国际交流会”;曾多次受邀至其他国家演出;1998年入选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音乐家辞典》名人录。

英国汉学家、古琴家艾文思先生,把中国《七弦琴音乐艺术》上了英特网并讲到:“全球唯一一本七弦琴的专业书一个人编的——张铜霞。”

1992年张铜霞被评为第三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奖。

1998年其业绩被编入《中国音乐家辞典》。

2000年其业绩被编入《中国专家大辞典》。

2002年进入文化部《中国世纪英才荟萃》。

2008年张铜霞入选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影响中国100位艺术大家》。

艺术风格

张铜霞经过四十余年的艺术实践和刻苦钻研,无论是《古琴演奏》《琴歌自弹自唱》;"古曲打谱";并为"电影歌曲作曲"等各项艺术均有全面的发展,张铜霞的演奏和琴歌,声情菩萨藏技巧娴熟,综合了美声和民族唱法相结合,对作品理解深刻,表演内在朴实,在琴歌艺术上继承了传统又有许多创新的探索,较好的将古琴音乐与现代意识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同时使七弦琴这一古老艺术面向时代为现实社会服务。1990、1995年张铜霞两次参加成都举行的"古琴国际交流会"。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张铜霞在古琴演奏、琴歌自弹自唱以及打谱等各项艺术方面均有全面的发展。其演奏和琴歌声情并茂,将古琴音乐与现代意识有机地糅合在一起。

视频

欣赏《慨古吟》古琴弹唱:张铜霞

[[Category: [[Categor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