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弯茎还阳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原图链接弯茎还阳参

弯茎还阳参(学名:Crepis flexuosa)为菊科还阳参属的植物。分布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甘肃青海、西藏、内蒙古、宁夏、山西等地,生长于海拔1,000米至5,050米的地区,常生于河滩草地、河滩卵石地、冰川河滩地、山坡或水边沼泽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中文名弯茎还阳参
  • 拉丁学名Crepis flexuosa (Ledeb.) C. B. Clarke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合瓣花亚纲
  • 目桔梗目
  • 科菊科
  • 亚 科舌状花亚科
  • 族菊苣族·莴苣亚族
  • 属还阳参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30厘米。根垂直直伸,粗或极纤细。茎自基部分枝,基部带红色,有时木质,有时茎极短缩使整个植株成矮小密集团伞状,分枝铺散或斜升。全部茎枝无毛,被多数茎叶。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倒披针形、长倒披针形、倒披针状卵形、倒披针状长椭圆形或线形,包括叶柄,长1-8厘米,宽0.2-2厘米,基部渐狭或急狭成短或较长的叶柄,叶柄长0.5-1.5厘米,羽状深裂、半裂或浅裂,侧裂片(1)3-5对,对生或偏斜互生,椭圆状或长而尖的大锯状,顶端急尖、钝或圆形,极少二回羽状分裂,一回为全裂或几全裂,二回为半裂,更少叶不分裂而边缘全缘或几全缘;中部与上部茎叶与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同形或线状披针形或狭线形,并等样分裂,但渐小且无柄或基部有短叶柄;全部叶青绿色,两面无柄。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花序或团伞状花序。总苞狭圆柱状,长6-9毫米;总苞片4层,外层及最外层短,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2毫米,宽不足1毫米,顶端钝或急尖,内层及最内层长,长6-9毫米,宽不足1毫米,线状长椭圆形,顶端急尖或钝,内面无毛,外面近顶端有不明显的鸡冠状突起或无,全部总苞片果期黑或淡黑绿色,外面无毛。舌状小花黄色,花冠管外面无毛。瘦果纺锤状,向顶端收窄,淡黄色,长约5毫米,顶端无喙,有11条等粗纵肋,沿肋有稀疏的微刺毛。冠毛白色,易脱落,长5毫米,微粗糙。花果期6-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河滩草地、河滩卵石地、冰川河滩地、水边沼泽地,海拔1000—5050米。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分布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土默特右旗、巴彦淖尔盟)、山西(浑源、广灵)、宁夏(贺兰山)、甘肃(张掖、天祝、岷县、兰州、肃南)、青海(门源、昂欠、通勤、祁连、大通)、新疆(和靖、奎屯、玛纳斯、乌鲁木齐、阿克陶、乌恰、和田、叶城、伊吾、霍城)、西藏(扎达、日土、改则、申扎、普兰、班戈)。

【国外分布】: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有分布。

下级分类

果山还阳参 Crepis bodinieri Levl.

金黄还阳参 Crepis chrysantha (Ledeb. ) Turcz.

北方还阳参 Crepis crocea (Lam.) Babcock

中亚还阳参Crepis darvazica Krasch.

藏滇还阳参 Crepis elongata Babcock

弯茎还阳参Crepis flexuosa (Ledeb.) C. B. Clarke

全叶还阳参 Crepis integrifolia Shih

乌恰还阳参 Crepis karelinii M. Pop. et Schischk. ex. Czer.

红花还阳参 Crepis lactea Lipsch.

绿茎还阳参 Crepis lignea (Vaniot) Babcock

多茎还阳参Crepis multicaulis Ledeb.

矮小还阳参 Crepis nana Richards.

芜菁还阳参 Crepis napifera (Franch.) Babcock

山地还阳参 Crepis oreades Schrenk

万丈深 Crepis phoenix Dunn

草甸还阳参 Crepis pratensis Shih

长苞还阳参 Crepis pseudonaniformis Shih

还阳参 Crepis rigescens Diels

沙湾还阳参 Crepis shawuanensis Shih

西伯利亚还阳参 Crepis sibirica L.

抽茎还阳参 Crepis subscaposa Coll. et Hemsl.

屋根草 Crepis tectorum L.

天山还阳参 Crepis tianshanica Shih

代表植物

还阳参

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根木质,粗或细,不分枝或分枝。茎直立,近基部圆柱状,基部木质,自上部或自中部以上分枝。基部茎叶极小,鳞片状或线钻形;中部茎叶线形,长3-8厘米,宽0.5-5毫米,质地坚硬,顶端急尖,基部无柄,边缘全缘,反卷,两面无毛。头状花序直立,多数或少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花序。总苞圆柱状至钟状,长8-9毫米;总苞片4层,外层及最外层小,不等长,长达3毫米,宽1毫米或不足1毫米,线形或披针形,顶端急尖,内层及最内层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9毫米,宽1毫米,顶端急尖,边缘白色膜质,内面无毛;全部总苞片外面被白色蛛丝状毛或无毛。舌状小花黄色,花冠管外面无毛。瘦果纺锤形,长4毫米,黑褐色,向顶端收窄,顶端无喙,有10-16条近等粗的纵肋,肋上被稀疏的小刺毛。冠毛白色,长4.5毫米,微粗糙。花果期4-7月。[1]

参考来源

  1. 功效与作用 ,搜狐,2017-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