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弹性系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弹性系数是中国专有名词。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1]》(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 中文大辞典 》(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 大汉和辞典 》(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词解释

弹性系数是一定时期内相互联系的两个经济指标增长速度的比率,它是衡量一个经济变量的增长幅度对另一个经济变量增长幅度的依存关系。

弹性,是一个经济学名词,由英国近代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提出,是指一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发生的一定比例改变的属性,也就是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

弹性系数计算方法

假定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它们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那么要知道变量Y对变量X变化的反应程度,当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相反时,弹性系数为负数。当弹性系数的绝对值大于1时,说明富有弹性,反应程度较大;当弹性系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说明缺乏弹性,反应程度较小。当弹性系数的绝对值正好等于1时,说明两个变量同比例变动,具有单位弹性。

弹性系数的应用

当研究一个变量如何影响另一个变量时,我们不仅要讨论影响的方向,而且要知道影响的大小。弹性和弹性系数就能告诉我们影响的大小程度,因此,在经济和统计分析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最常见的应用是在微观经济学中,当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时,就会用到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或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即一个商品价格上涨或下降时会带来的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变化程度。另外,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弹性系数用于分析某个经济指标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例如:消费弹性系数即指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反映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消费总额相应增长多少个百分点;税收弹性系数即指税收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反映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相应税收总额增长多少个百分点;就业弹性系数即指就业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反映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相应增长多少个百分点。

目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弹性系数的指标主要有能源生产弹性系数、电力生产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等。下面通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来看看弹性系数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