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彝族鈴鐺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彝族鈴鐺舞
來自快資訊的圖片
彝族鈴鐺舞

中文名稱 :彝族鈴鐺舞

文學家 :趙壹

年 代 :漢代

文學體裁 :賦

彝族鈴鐺舞,貴州省赫章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彝族鈴鐺舞,彝語稱為"懇合唄",是彝族人民祭奠亡靈的一種傳統民間舞蹈,主要流傳於貴州省西北部的赫章縣珠市鄉,財神鎮、雉街鄉、河鎮鄉、雙坪鄉、安樂鄉等鄉鎮也有分布。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紀彝族先民篤爾帝分封六侯的時代。鈴鐺舞表現形式雄渾悲壯、豪放粗獷,兩隊舞者作躍馬揚鞭狀,相向而來,縱橫有序,變幻無常。2008年6月14日,彝族鈴鐺舞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Ⅲ-69。

歷史淵源

鈴鐺舞最初起源於東漢末年烏蒙山區的彝族聚居區。彝族鈴鐺舞追溯其歷史,可到公元前8世紀彝族先民篤爾帝分封六侯的時代。烏蒙山區的彝族先民尚養良馬,轡上騎鞍必配銅鈴,世稱"良馬聖地"。那時各個諸侯氏族部落全民皆兵,組建戰馬隊伍,國王首領舉行追悼先王祭祀儀式時,部下都要組織120人的兵馬隊伍和數十人的歌舞隊,在祭祀歌舞場上展示騎戰風采,熱騰整個通宵。舞動中要搖響手中的馬鈴控制節奏,"鈴鐺舞"由此而得名。也有一種說法認為,鈴鐺舞的鈴聲是彝族祖先在戰亂中傷亡過大,領頭人為安定人心,用馬鈴鐺在手中有節奏地搖響,使後面的隊伍相信傷亡人數不大,他們還有再戰的能力。從《鈴鐺舞》的道具與反映的內容看,有着戰爭場面描寫的寓意,刻畫了彝族傳統的民族尚武的意識。隨後,這種戰狀舞演變為祭祀告別的舞蹈,成為安撫戰死沙場的勇士靈魂、慰藉死者的舞蹈。隨着時代的發展,彝族鈴鐺舞在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不斷演進。20世紀70年代,珠市鄉的《鈴鐺舞》受邀到臨縣各地演出。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鈴鐺舞起源於彝族喪葬儀式。彝族喪葬分為大齋(三天)、小齋(天),視喪家的經濟能力和亡者的身份、聲望而定。一般多為一天,少數富裕之家或亡者聲望高的則做三日大齋。做小齋搭民房式的靈房或用冬青樹枝搭一簡易棚子。有報喪、請畢摩司祭祀禮儀和普吐(總管)主持齋祭,以及弔唁、哭喪、跳鈴鐺舞、出喪、埋葬等程序儀式。做大齋不僅時間長,場面布置講究,儀式也十分隆重。事前必須設置齋場,裝飾樓閣式的靈房,安放接待親友的火塘,製作並擺設紙馬、紙花和祭奉供品等。

劇情內容

  • 程序內容分三天進行。
  • 第一天,舉行報喪、請畢摩和普吐、弔唁、哭喪、繞靈等儀式。
  • 第二天,唱"懇合"(有伴舞的懷念歌);跳鈴鐺舞(由喪主家和各親屬家帶來祭奠的舞隊按順序表演);吹嗩吶;親屬向死者哭喪祭拜。第二天的活動在晚飯後(約戌時)開始。先由普吐左手提粑粑燈、右手執神棒在前引路開道,喪者親人、舉十字燈者、嗩吶手、鑼鼓手、兩位歌師、主家四個鈴鐺舞者以及舉彩旗、紙馬、托供品者等隨後繞靈堂一圈,然後在齋場空地上走"雞翅拐"("之"字形)、"太極圖"(甑底形)、"半圓拐"(馬蹄形)三種圖形。待上述儀式結束後,主家舞隊在靈房前的孔雀柱下跳起鈴鐺舞。爾後,各親屬家的舞隊一一上場舞蹈,相互競技。整個齋場通宵燃着火把,歌舞達旦。
  • 第三天,出喪。畢摩為亡者念完指路經後,由普吐率眾人轉祭場(彝語稱為"忍吉措")。發喪前(約黎明時分),由畢摩領頭,孝子和親屬持燈籠、紙馬、供品等列成單行跟隨,繞靈堂三圈後,出門到齋場外的空地上走上述三種圖形(雞翅拐、太極圖和半圓拐),再返回靈堂做"掃火星",驅逐邪惡災難,讓死者安寧。

動作特點

彝族鈴鐺舞舞者以腰部為軸,左右來迴旋擰,雙臂向兩側甩擺,轉腕搖鈴,雙膝微微彎曲,一走一停,緩步而行,時而抬首後仰,時而弓步前傾,時而又轉體變位,作二人靠背。舞蹈的基本動作主要有行進步、擰身舉臂、箐雞鑽箐林(交老熱堵斗)、穩步前進(叟博呀)、轉換動作一(凱節錄)、轉換動作二(凱節錄)、試深淺(剝展)、洗線(克此)、甩頂須(剝湊卡)、青蛙蹲石(畢甲倮打)、舉火把(到節)、撒種(足出)。雙人動作主要有尋靠山(鄒斗說)、叉花抱腰翻(納谷納啥簸)、倒背翻(西口簸)、牽手翻(候納簸)、雞啄食(阿組改)、母豬拱地(凹摩迷噸或毆鬥實促刨)、猴兒吊岩(阿糯發納遮)等。

音樂特點

鈴鐺舞的舞者,有專門從事喪葬的職業歌師,也有親屬中的能歌善舞者。鈴鐺舞在舞蹈開始前,由一名舞者高唱《角嗬呃》號子,唱後即起舞。舞蹈進行中無音樂伴奏,主要靠舞者搖響手中的馬鈴聲來統一節奏和動作,嗩吶、鑼鼓等只作間隙的吹奏和敲擊。

服裝特徵

男舞者通常是穿着藍色長袍,腰部綁紮布帶,左手拿白紙條、右手持鈴鐺,頭上系英雄結。女舞者通常都是穿着五彩裙。通過對鈴鐺舞服裝進行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其肩上繡着波浪形紋飾,代表了山川與河流,而紅色白邊騎馬裙代表了能征善戰的戰士。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彝族鈴鐺舞歷經2800餘年的歷史,仍保持着原生狀態。"鈴鐺舞"表現了彝族傳統生產生活場景,隨着不斷的傳承和藝術化處理,內容健康,風格樸實。舞蹈中記錄了彝族先民在生存繁衍過程中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然後男耕女作,生息繁衍的壯闊畫面。鈴鐺舞蘊含着厚重的彝族文化,具有舞蹈藝術價值,又具有歷史、倫理、哲學等多方面的認識價值。

傳承狀況

隨着現代彝族青少年紛紛外出打工掙錢,脫離傳統文化薰陶,無心演跳傳統舞蹈;其次,受強勢文化衝擊,彝家新生代追求新潮,已產生對傳統文化的蔑視心理,隨着老藝人的逝去,鈴鐺舞的文化內核也隨之瓦解。

傳承人物

蘇萬朝,男,彝族,1959年2月生,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彝族鈴鐺舞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貴州省赫章縣申報。

傳承保護

  • 1980年11月到1981年6月,馬學良近7個月的時間深入川滇黔彝族地區(今烏蒙山區、大涼山地區)進行調查社會研究,最後編撰成了《彝族原始宗教調查報告》,報告中包含對烏蒙山區彝族鈴鐺舞的研究。
  • 2005年,赫章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小組全面開展普查,摸清和掌握鈴鐺舞的分布、淵源、流派等情況。
  • 2006年,赫章縣政府組建村寨表演隊在民間推廣鈴鐺舞。
  • 2007年,在彝族居住聚居區中小學校推廣鈴鐺舞,使之作為鄉土教材得以傳承發展。
  •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赫章縣文化館獲得彝族鈴鐺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 2006年9月,《鈴鐺舞》參加"中國黃果樹瀑布節"開幕式演出。
  • 2017年6月9日,第五屆小學生校園文化藝術節在赫章縣珠市彝族鄉中心小學舉辦,來自彝族鄉各小學、幼兒園的學生表演了《鈴鐺舞》等文藝節目。
  • 2017年11月18日,赫章縣2017年民族團結月活動暨歡慶彝年節在雉街彝族苗族鄉舉行,《鈴鐺舞》等民間歌舞表演參與其中。[1]

視頻

視頻名稱

參考資料

  1. [外鏈網址 網頁標題],外鏈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