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彩色感光材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彩色感光材料是中国科技名词。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1]》(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 中文大辞典 》(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 大汉和辞典 》(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词解释

彩色感光器材,又称彩色感光材料,是指能获得彩色影像的感光材料。其可分为彩色负片,彩色反转片,彩色红外片等几种。它是在片基上涂上三层具有不同感色能力的感光乳剂及增感辅料与明胶制成,按减色法原理合成彩色影像。

材料原理

根据色度学的原理,人眼对颜色的视觉是基于视网膜上对红、绿、蓝三色分别敏感的锥形细胞接受刺激量的综合反映。对于任何给定的颜色都可用这三刺激量的大小与比例的综合效果来定义。就是说,不管颜色信号来源的光谱组分是否相同。只要这三刺激量相同,人对颜色的主观感觉便一样。彩色感光材料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实现了照相技术的彩色化。

根据原理的不同,彩色再现的方法可以分成加色法与减色法两类。加色法原理是以红、绿、蓝三原色作光源,通过不同比例三色光的组合来得到各种颜色,例如:红光加绿光可得到黄光、红、绿、蓝相加得到的是白光。电视机、各种显示器、LED显示屏等采用的是加色法原理。减色法原理是以单一的白色光作光源,通过不同透射率的黄、品红、青滤色镜组合以得到所需的颜色,如白光通过黄滤色镜后蓝光被吸收,得到黄光,而白光经过黄、品红、青三色滤色镜后则红、绿、蓝光均被吸收,没有光线通过,得到黑色。彩色照相、彩色印刷、彩色喷墨打印等采用的是减色法原理,如图35-25所示。

彩色感光材料采用的是多层涂布的方法,用感蓝、感绿和感红3个不同的感光乳剂层分别记录下景物的蓝、绿、红三刺激值,再用对应的3种颜色的补色(黄、品、青)体现出来。根据彩色感光材料的加工方法和成像原理不同,可分成负正体系和反转体系2类。彩色负正体系采用形成补色的加工方法,即拍照以后首先在底片上得到景物补色构成的“负像”,再经过转印过程,最终在相纸上得到原始景物的“正像”,其原理见图35-26。彩色反转体系采用的是反转加工方法,即经过2次曝光,直接在底片上得到景物的“正像”。

与彩色反转片相比,彩色负片具有宽容度大、成像质量好、加工步骤简单、便于复制等许多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我们日常使用的彩色胶卷就属于彩色负片。彩色胶卷的实际涂层结构见图35-28。因为卤化银感光材料具有对蓝紫光敏感的固有特性,所以在实际的感光材料中,除了感红、感绿、感蓝3个感色层以外,还有紫外吸收层和黄滤色层2个辅助涂层。紫外吸收层的目的是阻止紫外线通过,避免紫外线引起感色层感光。黄滤色层位于感蓝层之下、感绿与感红层之上,又称黄隔层,其目的是阻止蓝紫色的光线通过引起感绿和感红2个感色层感光。这2个辅助层的引入显著提高了彩色胶卷的颜色再现能力,提高了成像质量。

在理想的状态下,感蓝层应该只吸收蓝光形成黄影像染料,感绿层只吸收绿光形成品影像染料,感红层只吸收红光形成青影像染料,3层的颜色匹配特性才能与人眼的视觉一致。但是现实中这样理想的染料并不存在,感绿层的品红染料除了吸收绿光外还吸收少量的蓝光.感红层的青染料除了吸收红光外还吸收少量的绿光和蓝光,这些有害吸收会严重影响彩色影像的色饱和度,造成彩色再现的失真。为了解决影像染料的有害吸收问题,20世纪70年代发明了色罩法。色罩是利用有色成色剂削弱有害吸收。这种成色剂带有的颜色具有与有害吸收相近的吸收特性。当成色剂与显影时产生的彩显剂氧化产物偶合生成影像染料时,其自身所带的颜色消失,而未发生偶合反应的成色剂则依然保持原有颜色,于是在制作正像时就可以将染料有害吸收的影响削弱。色罩法的采用极大地提高了彩色成像的质量,是彩色摄影技术上的一次飞跃。此外,在现代彩色照相技术中,还使用了DIR成色剂和层间效应控制技术以及在彩色感光层中增加第4感光层的方法把彩色感光材料的彩色再现质量提高到近乎完美的地步。

材料保存

所有的感光材料在存储过程中,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感光乳剂都将改变它的感光特性。除了能引起感光度下降、灰雾度增加、反差减小等后果外,彩色胶片还由于它的多层乳剂的变化程度不等,而影响色彩平衡。

因此,保存条件的好坏对照片效果的影响很大,需要特别注意。彩色感光材料的色彩平衡受到影响,主要是由于彩色胶片三层乳剂的变化程度不一样,通常情况下,高感光度的乳剂层的变化通常要快于低感光度乳剂层的变化。感光度越高的彩色胶片,其性能的变化就越快,保存要求越严格。因此,在保存期间必须注意防潮、防高温、防x射线的辐射。空间中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0%~60%之间。特别是开封的胶片,更要注意这个问题,否则表面受潮,使胶片变质,粘结或发霉以致不能使用。在温度方面,宜控制在10℃左右,有的甚至要求在0℃以下,可将它置于冰箱中保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