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彭代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彭代彦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彭代彦,男,汉族,1964年11月生,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2]。主要研究农业与农村经济、区域经济、经济福利等领域。另外从事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思想史、发展经济学、农业与农村经济专题等方面的教学。彭代彦著有《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与农产品供给的计量分析》,已经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于2003年5月版。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民 族 ---- 汉族

出生日期----1964年11月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华中农业大学农经系

个人简介

彭代彦,男,1964年11月出生,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履历

1982年9月--1986年7月在华中农业大学农经系就读,获学士学位。

1986年9月--1989年7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就读,获硕士学位。

1996年4月--1998年3月在日本国立佐贺大学经济系就读,获硕士学位。

1998年4月--2001年3月在日本国立九州大学农经系就读,获博士学位。

1989年7月--1991年10月在原国家劳动部就业司任干部。

1991年10月--1996年3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

1994年10月--1996年3月在日本国立佐贺大学经济学部进行访问研究。

2001年4月至今在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经济学院任教,2001年7月任副教授,2004年11月任教授,2005年6月起兼任博士生导师。

工作方面

主要研究方向

农业与农村经济、区域经济、经济福利

主讲课程

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思想史、发展经济学、农业与农村经济专题

主要著作: 彭代彦著《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与农产品供给的计量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25.2万字。

工作经历

2001年3月至今在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任教,2001年7月晋升副教授,2004年11月晋升教授,2005年5月起兼任博士生导师,出国前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学术成果

学术论文

1.彭代彦,吴宝新,《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与农民的生活满意度》,《世界经济》2008年第4期。

2.彭代彦,赖谦进,《从生活满意度视角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调整》,《中州学刊》2008年第3期。

3.彭代彦,蔺全录,《相对效用理论述评》,《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4.彭代彦,蔺全录,《激励与生活满意度--对高校教师的案例研究》,《开发研究》2008年第3期。

5.彭代彦,赖谦进,《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福利效应》,《管理世界》2008年第3期。

6.彭代彦,《收入与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上海管理科学》2008年第2期。

7.彭代彦,吴宝新,《征地补偿的新思路》,《开发研究》2007年第2期。

8.彭代彦,《税费改革后的农地矛盾调查》,《经济学消息报》2007年2月23日第3版(另载《改革内参》2007年第10期)。

9.彭代彦,《发展民营医院能降低我国的医疗收费吗》,《经济学消息报》2007年2月16日第6版。

10.彭代彦,吴宝新,《新农村建设遭冷遇调查》,《经济学消息报》2006年12月29日第6版。

11.彭代彦,《公交车票制的演进与选择》,《经济学消息报》2006年9月8日第7版。

12.彭代彦,吴宝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可能流失和浪费》,《经济学消息报》2006年9月1日第1+7版。

13.彭代彦、铃木宣弘,《中国の牛乳·乳制品动向》,《农林经济》(东京:时事通讯社),2005年9月。

14.彭代彦,《农业机械化与粮食增产》,《经济学家》2005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5年第9期转载)。

15.彭代彦,《农民的幸福感指数分析》,《经济学消息报》2005年4月15日第7版。

16.彭代彦,《日本经济研究评析》,《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11期。

17.彭代彦,《取消农业税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18.彭代彦,《中国における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共产党村委员会书记の分解と农村社会矛盾の转型》,《农林经济》(东京:时事通讯社)2004年7月。

19.彭代彦,《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职能与重建 --对湖北省J镇的案例分析》,载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农民权益保护》,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0.彭代彦、张卫东,《农村税费改革与村级组织运行》,《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12期(入选第三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被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4年第4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聚焦三农》及多家网站等转载)。

21.彭代彦,《农民增收与乡镇改革》,《经济学家》2003年第6期(被多家网站等转载)。

22.彭代彦,《农民进城的就业壁垒对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影响》,《中国经济评论》(美国)2003年第2期(被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聚焦三农》及多家网站转载)。

23.彭代彦,《西部开发的公共投资取向》,《统计研究》 2002年第3期(被收入汪同三主编《21世纪计量经济学》,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

24.彭代彦,《农民进城的就业壁垒对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3年第2期及多家网站转载)。

25.彭代彦,《中国の村级债务》,《农林经济》(东京:时事通讯社)2003年3月。

26.彭代彦,《中国の食生活の洋风化と食料需要》,《农林经济》(东京:时事通讯社)2003年2月。

27.彭代彦、川口雅正,《中国における农民の都市部への进出障害と都市农村间所得格差》,《农业经济论集》(日本九州:九州农业经济学会会刊)2002年6月,第53卷第1号。

28.彭代彦,《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解困》,《经济学家》2002年第5期(入选第二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被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2年第12期及多家网站转载)。

29.彭代彦,《中国のWTO加盟に伴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と农业劳动力就业问题》,《农林经济》(东京:时事通讯社)2002年3月。

30.彭代彦,《中国农村のインフラ整备と农民所得增加》,《农林经济》(东京:时事通讯社)2002年10月。

31.彭代彦,《中国农民所得增加のぃくつかの问题》,『农林经济』(东京:时事通讯社)2001年4月。

32.Peng, D. and T. Kawaguchi, "The Demand for Chemical Fertilizers in China", The Journal of the Faculty of Agriculture, Kyushu University, Japan, 2001, Vol.45, No. 2, pp. 651-666.

33.彭代彦,《中国农民の稻作にぉける化学肥料使用の配分效率性》,『农业经济研究』(东京:日本农业经济学会会刊)2000年3月,第71卷,第4号,PP.188-201。

34.彭代彦、川口雅正,《中国农业にぉける化学肥料の生产弹力性にかんするメタ回归分析》,『农业经济论集』(日本九州:九州农业经济学会会刊)2000年11月,第51卷第2号,PP.23-30。

35.彭代彦,《中国にぉける农村贫困缓和政策の分析,》 『农林经济』(东京:时事通讯社)2000年12月。

36.彭代彦,《中国にぉける乡镇级民主选举》,『农林经济』(东京:时事通讯社)2000年9月。

37.彭代彦,《中国のWTO加盟と农业发展战略の选择》,『农林经济』(东京:时事通讯社)2000年7月。

38.彭代彦,《中国にぉける村级选举と农村末端政府行为》,『农林经济』(东京:时事通讯社)2000年4月。

39.彭代彦,《中国にぉける食粮供出と饥谨:1958-1961》,『农林经济』(东京:时事通讯社)2000年3月。

40.彭代彦,《中国の的粮食自给论争》,『农林经济』(东京:时事通讯社)1999年4月。

41.彭代彦,《中国にぉける请负制下の农业基磐整备と农地投资》,『农林经济』(东京:时事通讯社)1999年2月。

42.彭代彦,《农业的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世界经济》1994年第12期。

43.彭代彦,《日本农业的国家干预及评价》,《经济评论》1994年第6期。

44.彭代彦,《发达国家的农业干预》,《中国农村观察》(原《农业经济与社会》)1994年第6期。

45.彭代彦,《论农业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农民进入市场》,《管理理论与实践》1994第2期。

46.彭代彦,《试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过渡形式与目标模式》,《吉林农业经济》1994第6期。

47.彭代彦,《市场农业与国家干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3年第6期。

48.彭代彦,《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山西农业经济》1993年第1期。

49.彭代彦,《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世界经济与政治》(北京)1992年第10期。

50.彭代彦,《农业发展与农业劳动力转移》,《中国农村观察》(原《农业经济与社会》)1992年第6期。

51.彭代彦,《农户生育行为特征及原因分析》,《山西农业经济》1992年第2期。

52.彭代彦,《农户生育行为的比较分析》,《吉林农业经济》1992第2期。

53.彭代彦,《1991-92年度世界农业生产形势》,《世界经济年鉴》1992年版。

54.彭代彦,《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的经营效率分析》,《劳动服务通通讯》1990年第3期。

55.彭代彦,《有关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甘肃劳动》1990年第4期。

56.彭代彦,《农业专业户兴衰的思考》,《天府新论》1988年第4期。

57.彭代彦,《论农村家庭经济》,《江西农业经济》1988年第5期。

58.彭代彦,《农村会计核算的几个问题》,《江西农业经济》1988年第8期。

报刊短文

59.彭代彦,吴宝新,《着力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日报》2007年4月2日第6版(理论版)。

60.彭代彦,《村级债务矛盾和冲突调查》,《中国改革报》2007年1月29日理论周刊。

61.彭代彦,《农业机械化是解决农业劳动力不足的现实途径》,《中国改革报》2005年3月10日理论周刊。

62.彭代彦,《农村基础设施应由谁来投资》,《中国改革报》2004年2月2日理论周刊。

63.彭代彦,《"三农"问题之我见》,《三农中国》2003年冬季号(被多家网站等转载、引起网友讨论)。

64.彭代彦,《土地承包制实施中出现一些新问题》,《中国改革报》2003年12月12日理论周刊。

65.彭代彦,《日本的企业文化》,《企业活力》2002年第4期。

66.彭代彦,《降低粮食成本尚有潜力可挖》,《中国改革报》2002年10月14日理论周刊。

67.彭代彦,《世界人口变化及其问题》,《中国人口报》1992年4月10日。

68.彭代彦,《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中国人口报》1992年2月4日。

注:另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刊物上发表的约10篇论文因原刊丢失而未列出。

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效用理论的最新发展及其核心假说在我国的可适性检验》,2006年批准立项,已完成

2.北京市优质农产品推广服务站委托课题《北京市循环农业发展对策研究》2006年批准立项。

3.中国改革基金会招标课题《农村冲突的原因与有效化解机制研究》2006年批准立项,已结项。

4.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农村基础设施的经济绩效与支撑体系研究》,2003年批准立项,已结项。

5.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湖北农村竞争力》,2002年批准立项,已结项。

6.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村级自治的政治经济学》,2002年批准立项,已结项。

7.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农业的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1993年批准立项,已结项。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