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彭店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彭店镇位于许昌、开封、周口三市交界处,东、北、西三面分别与周口扶沟、开封尉氏、许昌长葛接壤。全乡总面积85平方公里,辖40个行政村,81个自然村,223个村民组,5.5万口人。全乡耕地面积7.7万亩,其中一半以上的土地是黄河水冲淹后留下的沙质或半沙质土壤,其余为两合土。贾鲁河康沟河洪叶沟、双洎河由北向南分布。S219省道横贯南北,S325省道纵穿东西,许尉高速公路经过乡境3.7公里。机西高速穿境而过。2014年2月28号经河南省政府批准由彭店乡改镇。[1]

概况

彭店乡位于鄢陵县北部。东、北、西三面分别与扶沟县、尉氏县、长葛市接壤。面积85平方千米,人口5.5万人(2006年)。辖彭南、彭北、探庄、曹庄、孙庄、官庄、李寨、前栗园、后栗园、慕寨、北陈家、北吴家、洪沟、殷坡、王铁、韩老、孟庙、郜村铺、霍刘庄、油坊、赵家、北姚庄、新范家、南岗、后肖、瓜张、代岗、谢坊、刘拐、黑刘、北新庄、李家、范家、古城、前步、张店、蒋庄、凤岗、田岗、东庄头40个行政村,81个自然村,223个村民组。贾鲁河、康沟河、洪叶沟、双洎河由北向南分布。S219省道横贯南北,S325省道纵穿东西,许尉高速公路经过乡境3.7千米。古城村为古鄢国国都所在地。

沿革

1958年建彭店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5.3万,辖彭南、彭北、探庄、关庄、曹庄、孙庄、李寨、栗园、后栗、洪沟、慕寨、北吴家、北陈家、殷坡、油坊、李家、王铁、孟庙、郜村铺、韩老、赵家、戴岗、后肖、南岗、北姚庄、范南、瓜张、谢坊、新庄、黑刘、刘拐、范北、霍刘庄、古城、田岗、前步、东庄头、张店、凤岗、蒋庄40个行政村。

名字的由来

彭祖,(帝尧23年--帝禹23年),传以长寿见称。是中国传说中的历史人物,传说活了八百八十多岁,他是中国长寿始祖。

他常常四处周游,不乘车马。相传他因观看"黄河八百年一澄清"的奇观,归途中路经鄢地彭店,因见天色已晚,落日西沉,便在一客店投宿,准备休息一晚再行,第二天一早,当走至溱洧之河交汇之处(现在的双洎河)彭祖发现,这里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气候湿润,蔚蓝色的天空碧空如洗,路旁溪水潺潺,清澈见底,鱼儿潜在水草间,自由自在地畅游,一白发渔翁正带领着几只鸬鹚忙着捉鱼,岸边,两位鹤发童颜老翁正在对弈,举手投足,彰显悠闲和和谐。田野里到处百花盛开,绿树成荫,五颜六色的鸟儿在枝头啁啁啾啾,欢呼雀跃。花木的清香扑鼻,沁人心脾,心旷神怡。

彭祖见眼前风景旖旎,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万分和谐,又见当地民风淳朴,人们身康体健,彭祖不禁感慨道:"好一个修行养生胜地!真乃神仙所赐也!"于是,彭祖改变回家意念,决定在此居住修行,从此,他终日流连在风景秀丽的双洎河畔。

一日,彭祖沿双洎河畔徜徉,他一边走,一边思考着长寿秘诀,他虽然年过八百,也尝试过不少方法,但一直苦于没有最佳养生良方而迷惑,在鄢陵这片神奇的养生之地,他渴望得到答案。可能是走的时间太久,走着走着,彭祖忽然感觉身体有点疲倦,精神也有点恍惚,索性斜卧双洎河堤下会桃(樱桃)树下歇息。这是一片盛开的会桃林,那一簇簇粉红和雪白的小花,正开得异常绚烂。辛勤的蜜蜂在嗡嗡地飞舞着忙着采蜜,正当彭祖抬头观看时,一团花粉恰好掉落在彭祖口中,彭祖吃后,只觉得阵阵清香盈满心肺,令人心旷神怡。片刻,他感觉神清气爽,精神倍增,倦意全无。这不是我要找的秘方么?彭祖大喜,遂动手采摘起花粉来。

与此同时,彭祖还徒步走遍了鄢陵的每个角落,他吃过野枣,食过野莲,尝过野槐花,他不畏危险,凡是发现的植物的叶子、花朵和果实,他都要亲自品尝,当人们看到彭祖在彭祖店居住日益强壮和年轻时,都来拜访彭祖,讨询其养身之道,彭祖据实相告,于是,众人纷纷效仿。都吃起了花粉、野枣、野莲、野槐花和野菜。

彭祖在研究饮食养身的同时,还开创性地提出了绿色养生,并认为绿色养生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内在和谐。为进一步发展这些绿色植物,使越来越多的人们都能够健康长寿,彭祖带领鄢陵人沿双洎河两岸,开垦荒地,刀耕火种,大力种植了樱桃、大枣、槐树等绿色果树,又在土壤贫瘠处栽植了莲藕、腊梅、水仙等花卉,从此,鄢陵种植腊梅、樱桃、大枣、莲藕、杂果和花卉的历史流传到今。

为进一步归纳、总结、推广养生秘诀,促进人们身体健康,彭祖在经历数万次试验、实践后,并根据自己的饮食规律和打坐习惯,历经毕生心血,归纳整理出《彭祖经》一书,《彭祖经》涵盖了摄养术、导引术、服气术、房中术、饮食养生等各个方面的养生理论和经验,是中国第一部养生学著作。可惜在唐代之前就已失传,现在流传的各种彭祖的养生书籍,是后人重新加工和整理而成的。

星转斗移,日光穿梭。一转眼,彭祖在彭店生活已近300年。由于久别家乡之缘故,这天,他思乡心切,就到彭店东一公里处一高岗之上朝家乡方向翘首探望,探家之处后人取名探家庄(即现在彭店镇探庄村)。回彭祖店后,他平静地坐在床上,在绿草红花的簇拥下,在野果野鸟的相伴下,在人与自然和谐交融中,进行打坐练功,闭目绝食,整整七七四十九天,当人们发现他时,他已经寿终正寝,因他仙逝时鹤发童颜,面色红润,皮肤润泽,返老还童,如小孩子安然入睡一般,故民间有民谣:"彭祖活了八百八,临死还是小孩儿家"。

据说彭祖在仙逝之前把自己苦练多年的养生之术和《彭祖经》传给了彭店一个人,这个人名叫纪(继)承,后又由纪承把彭祖的养生之术与自己深悟相结合,又传给了当地更多的人,从而使彭祖的养生之术在鄢陵得以发扬与光大。据权威部门统计,鄢陵百岁老人和高寿老人的比率明显高于周边地区,据说得益于彭祖所传的养生之道。2013年鄢陵被誉为"长寿之乡"。[2]

乡况简介

彭店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突出农、强化工、加速城"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农业抓结构调整,工业抓非公经济,城镇抓建设和管理。通过多策并举,多轮驱动,从而使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特色高效农业已形成规模,花卉林果面积发展到1.9万亩,瓜菜面积发展到1.7万亩,油料面积发展到1.2万亩,莲鱼共养面积发展到近2000亩,定单小麦发展到2万余亩。全镇畜牧大户已达到近500个,规模较大的养殖企业达到36个,畜牧业总产值达到9000万元。赵家樱桃游和刘庄枣莲游两个旅游景点接纳游人10万余人次,旅游产业已成为彭店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乡镇企业形成了机械制造、木材加工、棉花加工、油料加工、箱包加工、工艺品加工、建材加工七大支柱产业。第三产业主要是商贸、餐饮、交通、运输、建筑、劳务输出等几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达到万余人。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电力、通讯网络覆盖全乡。全乡中小学校18所(其中中学3所,小学15所)。教育、科技、民政等多项工作多次受到上级部门表彰。

行政区划

2006年,辖40个村委会:彭南村、彭北村、探庄村、曹庄村、孙庄村、官庄村、李寨村、前栗园村、后栗园村、慕寨村、北陈家村、北吴家村、洪沟村、殷坡村、王铁村、韩老村、孟庙村、郜村铺村、霍刘庄村、油坊村、赵家村、北姚庄村、新范家村、南岗村、后肖村、瓜张村、代岗村、谢坊村、刘拐村、黑刘村、北新庄村、李家村、范家村、古城村、前步村、张店村、蒋庄村、凤岗村、田岗村、东庄头村。

箱包产业

彭店镇有生产加工箱包的优势,仅在河北白沟、浙江义乌、广东广州等地从事箱包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人员就达到2万余人,创办企业近600家,"彭店箱包工"以技术一流、诚实守信成为箱包行业炙手可热的劳务品牌。彭店箱包工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充分发挥彭店在外务工人员的经济、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彭店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彭店镇大广大外出务工人员中积极开展"返乡创业"工程,对返乡创业人员提供资金、信息及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受到广大群众欢迎,吸引了大批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镇域内箱包大小生产企业已达80多家。为进一步提升彭店箱包产业水平,膨胀产业规模,彭店镇沿S219省道规划建设彭店箱包工业集聚区(箱包一条街),对所有入驻企业提供水、电、路"三通",为箱包产业快速发展搭建了一个广阔平台。[3]

地方特产

彭店镇位于鄢陵北10公里,全乡5.5万人,7.7万亩土地,豫S219省道纵贯南北,豫S325省道纵穿东西,西40公里与京广铁路、京琛高速公路相连,南距311国道10公里,北距新郑国际机场60公里。可谓地理环境优越,交通条件便利。

赤玉妆盈树,红珠摘满筐。",素有"春果第一枝"的樱桃因其花期早,结果多成熟时果红叶绿,甚为人们所喜爱,它营养丰富,即是鲜食佳品,又可加工成樱桃干、果汁、罐头等,同时其根、枝、叶、果皆可入药,浑身都是宝。赵家樱桃基地位于鄢陵县彭店乡赵家村,东距S219省道0.5公里,总面积2500亩,是许昌市生态旅游主要景点之一,其栽培历史悠久,始于唐,至明朝,盛于清,后随时代变迁而几经兴衰,但其栽培技术却得以承传和发扬。赵家樱桃得誉于独特的土壤与水质条件而品质上乘,具有早熟、个大、味美、色艳等特点,明清时代曾作为贡品进献朝廷,1914年,赵家樱桃干作为土特产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商品会,1999年,又成为昆明世界花卉园艺博览会上参赛果树类唯一获奖产品。赵家樱桃不仅因其营养丰富而被视为"果中珍品",但与2004年寒流侵犯,樱桃树大部分冻死,直到近几年,赵家樱桃沟才重现以前景观。

农业发展

彭店镇位于鄢陵县最北端,辖40个村民委员会,5.5万口人。耕地面积7.7万亩,其中4万多亩土地是黄河泛滥后留下的沙质或半沙质土壤。针对沙地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群众收入低的状况,乡党委、政府引导群众大力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发展莲藕种植业,先后修建植莲养鱼池600多个,有效改善了当地农业种植结构。昔日"风起黄沙刮满坡,出门睁不开眼,做饭掀不开锅"的荒沙地,如今变成了荷花飘香的高产田,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7年以来,国家林业部、国土开发促进会及省、市有关领导曾先后到沙地视察;中央七套、河南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单位都报道了这一做法;黄河沿岸10多个地市组团来此参观学习。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在沙区大力推广果粮,林粮间作,全乡杂果面积已达到10000余亩。刘庄、油坊的大枣,赵家、古城的樱桃,特色产业规模优势已经形成。该乡党委、政府多次组织专家考查论证,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莲藕种植发展方向。依托农业、土地、科技、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全面开展土地综合治理,引导当地群众大力发展莲藕种植业,并积极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以刘庄为中心,全乡已有殷坡、王铁等六个村发展莲藕种植,莲藕种植总面积已达2200亩,亩均效益达到5000元,年产鲜藕4000多吨,吸引了郑州、洛阳等地的客商前来收购,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又一重要渠道。

旅游开发

彭店镇的旅游开发依据本乡的资源优势,始于2002年,主要是围绕赵家樱桃园,刘庄莲鱼共养基地和油坊、刘庄的万亩枣林搞开发。根据县委、县政府旅游规划和现在的旅游消费需求,我们把"贴近自然,回归自然,领略田园风光,享受田园生活"确定为全乡生态旅游所追求的主题意境。按照这一主题意境规划,我们本着"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主导思想,相继开发了"花都樱桃观光采摘游"、"千亩赏荷园"、"万亩风情枣林"三个旅游精品项目。花都樱桃观光采摘游以樱桃观赏、采摘、品尝和享农家风情为基调,旨在让游客尽情观赏、品尝樱桃这一"如珠未穿孔,似火不烧人"的果中珍品,并体验入农家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的情趣与欢乐;千亩赏荷园以赏荷、垂钓、踏青、品鱼为基调,旨在让游客置身中原沙区却能欣赏到"碧荷无穷尽、鱼戏莲叶间"的江南美景,并让人不由得想起"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当中的采莲姑娘采莲时的情景,并尽享荷塘垂钓的清闲与舒适;万亩风情枣林主要以大枣采摘、观赏、花生采摘和沙丛游戏为基调,旨在让游客欣赏到"黄沙无尽、果林葱郁","人在林中走,果在枝头笑"等风格截然不同的独特田园风光,并充分感受大枣、花生采摘和沙丛游戏所带来的种种嬉趣。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力求旅游环境的"生态化"。经过两年多的开发建设,这三个旅游项目已初具档次与规模,管理服务措施也日俱成熟,并能充分把握并利用好"五一"与"十一"两个黄金周。

民间艺术节

彭店旅游业总体发展思路是: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立足长远,着眼当前,统筹规划,分步开发。突出抓好生态农业观光游,努力搞好人文景观开发,实现发展旅游业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发展旅游业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相结合,自然景观开发与人文景观开发相结合,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形成以生态观光游为龙头,集观光、休闲、娱乐与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体系。[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