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彭明惺 |
彭明惺,女,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1]。1959年畢業於四川醫學院後留校在臨床工作至今。曾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2]。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原外科教研室副主任
民 族 ---- 漢族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醫療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四川醫學院
人物簡介
彭明惺,女,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1959年畢業於四川醫學院後留校在臨床工作至今。曾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1992年赴美進修訪問。 先後獲成都市先進教師、四川省女能人女先進、衛生部高校司優秀教師的稱號。1992年起享國務院政府津貼至今。曾先後擔任中華兒外科學會骨科組副組長、四川省兒外科學會委員、四川省骨科學會兒骨科學組組長、中華兒外科、中華實用醫學等五種雜誌編委。
已發表論文132篇,參編醫學專著、高校教材10本,其中一本為副主編,出版《小兒實用腫瘤學》專著一本。作為負責人先後承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四項課題,另5項為第一主研。 首先發現苯甲醛作為青黴素無痛溶媒是我國兒童注射性臀肌攣縮症的最危險致病因子,為消滅本病提供了科學依據,此成果獲1989年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診治處於在國內居領先水平,有多篇論文發表,因此1994年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96年獲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因在國內外首先發現髖關節唇皺襞嵌頓症這一新的疾病,論證了病因、病理並提出獨特的診治方案, 1999年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1年被衛生部指定為向全國推廣應用的成果項目,是以上三項科研成果的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