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彭玉麐(1816年-1890年),字雪琴,祖籍湖南衡阳渣江(与曾国藩的出生地非常近)。清末湘军将领。

生于安徽安庆。道光十二年(1832年),随父回籍。1853年,随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对太平军作战,次年于湘潭之战击败太平军,任知县。后随军攻陷岳州,升同知(正五品)。在武汉、田家镇连败太平军水师。1855年2月在江西湖口石达开所败。于是整顿水师,配合陆师于1856年败太平军于樟树镇、临江等地,升广东惠潮嘉道。1857年,同杨载福等攻湖口,继夺九江安庆,升安徽巡抚(正二品),力辞,遂改任为水师提督(次一品),复授兵部左侍郎。

1862年(同治元年)率水师策应曾国荃陆师沿江东下,堵截天京护城河口。1863年年与杨载福等破江浦、九洑洲、浦口,断绝天京粮道。攻陷天京,获赏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加太子少保。1868年会同曾国藩奏定长江水师营制。次年春回籍。1872年奉命巡阅沿江水师。1881年(光绪七年)署两江总督,再疏力辞,仍留督江防、海防。1883年擢兵部尚书(次一品)。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奉旨赴广东办理防务。1885年,法军进犯谅山,窥伺广西,率老将冯子材抗击法军。在镇南关、谅山一战,大获全胜,多次上疏主战,反对和议,疏中有“五可战,五不可和”之语。未几,和议已成,停战撤兵。1888年,扶病巡阅长江水师,至安庆后以衰病开缺回籍。 1890年三月,病卒于衡州湘江东岸退省庵。赐太子太保,谥刚直,并建专祠。

彭玉麐于军事之暇,也绘画作诗,以画梅名世。他的诗后结集付梓,题名《彭刚直诗集》。

其人在当地是有名的“清官”(待考证)——大概是相对于曾国藩家族,在攻下南京城后其兄弟聚无数金银财宝,并建有九个祠堂、置大面积田地(其土地遍布现湖南双峰的荷叶镇、井字镇和湘乡的桂花乡(黄公略出生地))而言。其刚直清廉和曾国藩的家书理学在当地是同样出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