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彭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彭谦

彭谦,著名土壤化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土壤化学学科的先驱。致力于高等农业教学数十年;对土壤化学测定方法做了奠基性研究,倡导土壤化学与农业生产相结合。40年代编著《土壤化学分析法》。50年代初对作物根外施肥作了开创性研究。

基本内容

中文名:彭谦

职业:土壤化学家、农业教育家

国籍:中国

主要成就:《土壤化学分析法》

个人简历

1900年2月11日 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

1919-1923年 在北京清华学校学习。

1923-1926年 在美国衣阿华州立农学院学习,获科学(作物和土壤)学士学位。

1926-1930年 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学习,先后获科学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

1930-1932年 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研究院从事研究。

1932-1934年 任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兼任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等。

生平介绍

彭谦,1900年2月11日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彭郁湾一个世代务农的大家庭。父辈七人除两人外,都以务农为业,农境贫寒。彭谦幼年上过几年私塾,但课后还须放牛割草从事农业辅助劳动,他在放牛时也手不掩卷。12岁时,他得到在北京任公务员的四叔的资助,只身到北京上学,住在四叔家,四叔给他更名为彭谦,期望他谦虚谨慎,好学上进。彭谦感到求学机会来之不易,因而学习非常刻苦。在北京上小学插班毕业后,彭谦报考清华学校中学科(即清华附中),1919年在清华中等科毕业。由于清华学校高等科是根据各省分担的赋税及“庚子赔款”数目,分配录取名额,同年,彭谦回湖北省原籍投考,并以优异成绩被录取。1923年他又以优异成绩在清华学校毕业,旋即被保送到美国留学深造。到美国后,进入衣阿华州立农学院学习,获科学(作物、土壤)学士学位。接着又进入威斯康辛大学继续攻读,先后获科学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和“金钥匙奖”。在该校研究院从事短期研究工作后,一心为了报效祖国,婉言谢绝美国公司的重金聘请,毅然于1932年秋回国。即被中央大学农学院聘为教授,同时被委派筹备中央农业实验所土壤肥料系,兼任该所技正。1934年担任河南大学农学院教授。1938年又应浙江大学之聘,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他应贵州大学之聘去贵州大学农学院任教授兼农化系主任。一年后复员回湖北省汉口江岸旧居。其后又应河南大学之聘任河南大学农学院教授。河南大学在1948年11月迁到苏州市西北街,彭谦全家也迁到苏州。1949年6月河南大学迁回开封,彭谦辞职,留居苏州。1949年9月彭谦应聘至苏州高级职业学校(今苏州农业学校前身)任教。1950 年在苏南行政公署农林水利处主持土壤肥料的建设工作并筹建苏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倾心指导青年科技人员工作,开展土壤酸度指示剂的推广及合理施肥、紫云英根瘤菌的接种、作物根外施肥等各项研究,都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

1952年秋,全国院系调整,彭谦被分配在华中农学院任教授,主要从事土壤研究。1954年农业部在北京举办威廉斯土壤学讲习班,彭谦虽已年过五旬仍主动要求去北京参加学习,在学习期间,彭谦如饥似渴地专心学习,他的好学精神受到讲习班其他学员的赞佩。9月上旬讲习班结束,彭谦回到苏州家中,正准备回华中农学院上班,9月15日突患脑溢血。两个月后病情逐渐稳定,但却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生活艰难,步履蹒跚。但他以坚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练习穿衣、刷牙、洗脸等,尽力做到生活自理。练习左手执笔,修改文稿,还在床上翻阅专业科技文献。1960年春,彭谦健康略有好转,主动抱病搬到江苏地区农科所指导石灰水叶面喷施试验,他不能久立步行,请人把他抬到田间亲自指导试验,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直到体力不支,才恋恋不舍地回苏州家休养。彭谦在病中仍经常关心时事和祖国的前途。除每日聆听新闻广播外,由于两眼昏花,不耐长久看报,只好叫子女读报,还用左手修改文稿。彭谦在病中对社会公益积极支持;1958年当他得知当地居民委员会因生产需要鼓风设备,主动将新购的电风扇送去支援,自己在热天用左手挥扇避暑。1959年得知居委会办托儿所缺乏合适房屋,主动让出原住颇为宽敞独门独院的住房,而自家搬在三间冬冷夏热的简陋房屋居住。还对子女说,这样的房屋比抗战住的要好得多,自己病休没有上班,国家仍发给工资已很感内疚,也应为公家分忧。彭谦于1959年退休。1969年5月9日又复发脑溢血,于5月16日在苏州病逝。彭谦一生热爱祖国,严于律己,克勤克俭。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工作富于创造性。是我国土壤化学的先驱和奠基人之一。在我国土壤化学学科发展和培养人才方面都作出了卓越贡献。

彭谦自1932年回国至1959年因病提前退休的20多年里,先后在中央大学、河南大学、浙江大学、贵州大学、华中农学院等校任教讲授过土壤学、肥料学、土壤化学分析。高等土壤学等课。他教学严谨、博学广识、教材新颖、讲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注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阐述,还要求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常在实验课时,亲自示范操作,理论联系实际,形象生动,引起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独立研究的治学方法。对农化系四年级做毕业论文的学生,由他亲自个别指导,从选题,取材、拟定提纲,都与学生共同商讨,启发指导。随时检查督促,学生产生疑问,他有求必应,指出参考文献。在教学工作中,彭谦重视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他言传身教的熏陶下,农化系学生在毕业后从事土化专业工作者很多,其中如刘伊农、俞振豫、唐耀先、吴志华、袁嗣良、雷通明、肖泽宏等,大多数成为50年代后我国土化领域中的业务骨干或学科带头人。彭谦对青年教师善于结合工作实践,传授土化知识技术,培养他们独立工作能力。他对工作要求严格,每见后辈稍有成就,热情鼓励;发现失误,严格批评,必须重做。但工作之余,热情诚恳,平易近人,常举亲身经历,作风趣之谈,使后辈不感拘束。在后辈眼中,他是严而不苛,集良师益友于一身,值得尊敬和怀念的先辈!

主要论著

1 Peng C.The Determination of Potassium by the Permanganate Titration of the Cobalti-Nitrite Salt.1930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哲学博士论文.中译本.科学.1932,16

2 Peng C.New Methods for theDeterminationofPotassiumas theCobalti-Nitrite salt.Transactions of the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1934,8

3 彭谦,刘士林.河南碱土之化学检验及改良研究.科学.1936,21 :3~14

4 彭谦,朱祖祥.粉体土壤酸度试剂的配制及其应用.土壤季刊.1942,2

5 Peng C,Chu T S.Development and Use of a Powedery Indicator for Rapid and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Soil reactioh.Soil Science.1944,:367~369

技术成就

在40年代,美国野外土壤调查已广泛应用液体酸度指示剂,并一度引进到我国应用,但因其配方保密,售价昂贵,抗战时也不易购到。彭谦出于自力更生和工作需要,在青年教师的协作下,研制了粉体酸度指示剂。其特点在于将配制的液体酸度指示剂用中性硫酸钡吸收使成浆状,烘干后磨成粉体试剂,便于携带,与土壤作用后,呈色稳定,优于进口指示剂。这篇论文,分别在美国Soil Science及国内《土壤季刊》上发表,引起国内外土壤学界的重视,曾被美国农部《土壤调查手册》所引用,我国有关单位,同意此项发明创造专利三年,但彭谦等放弃专利,公开配方,供各地配制引用。1944年夏,彭谦曾指导肖泽宏配成酸度比色卡,从而形成配套,可进行批量生产。1950年彭谦又研制出简便实用的土壤酸度指示剂,对长江以南各省土壤调查及指导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起了很大的推动工作。1952年秋,彭谦用中性纯甘油配制浓缩酸度指示剂,由华中农学院批量生产,通过武汉市科研用品公司向全国发行。[1]其中,甲种指示剂适用于测定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土壤酸度之用,测定范围为pH4.0~8.5;乙种指示剂适用于北方土壤酸度测定用,测定范围为pH7~9。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