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彼得堡的大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彼得堡的大師》(The master of Peterburg)是南非作家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的於1994年創作的長篇小說,獲愛爾蘭時報國際小說獎。它的背景在俄羅斯,以主人公陀思妥耶夫斯基調查繼子巴維爾之死展開故事。通過這部復調小說,庫切重新詮釋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和創作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作品、作品中的人物以及那些有着特殊意味的場景,經過庫切鬼斧神工般的剪裁和微調,顯得撲朔迷離,形成了多層次的文本互涉,折射出豐富的寓意。 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J.M.庫切。他的小說以結構精緻、對話雋永、思辨深邃為特色。然而,他是一個有道德原則的懷疑論者,對當下西方文明中淺薄的道德感和殘酷的理性主義給予毫不留情的批判。他以知性的誠實消解了一切自我慰藉的基礎,使自己遠離俗麗而無價值的戲劇化的解悟和懺悔。甚至當他在作品中表達自己認定的信念時,譬如為動物的權利辯護,他也闡明了自己的前提,而不僅僅是單方面的訴求。

庫切的興趣更多地關注着那些是非清晰卻又顯示為衝突頻仍的情形,如同瑪格麗特那幅著名油畫中那個男人在鏡前端詳自己的脖子一樣,在關鍵時刻,庫切作品中的人物總是游移退縮、畏葸不前,無法率意而行。這種消極被動既是遮蔽個性的陰霾,卻也是面向人性的最後一方聚集地——人們不妨以無法達到目的為由拒絕執行那些暴虐的命令。正是在對人的弱點與失敗的探索中,庫切抓住了人性中的神聖之火。

小說《彼得堡的大師》是對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生活和小說世界的演繹。作者寫道,當對現實世界感到灰心時,外在的誘惑就會變成肆虐無忌、毫不受良心約束的恐怖主義的源泉。在這部小說中,作者對邪惡本質的探討涉及了鬼神學的研究,這一特點在他最新出版的小說《伊麗莎白·科斯特洛》(Elizabeth Costello)中再次出現。

作者簡介

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John Maxwell Coetzee),南非白人小說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大學教授。是第一位兩度獲得英國文學最高獎 -布克獎的作家。於200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非洲第五位、南非第三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庫切1940年出生於南非開普敦市, 兼具德國和英國背景,但以英語為母語。1960年代庫切移居英國,做過計算機程序設計師,後來轉往美國攻讀文學,取得博士學位,在紐約州立大學巴法羅分校教文學。 1974年才出版第一本小說,算來起步稍晚,但成績非凡。 他1983年以《邁克爾K的生活和時代》贏得英國布克獎。1984年他回開普敦大學,成為南非開普敦大學英語文學教授, 教英國文學。1984年,庫切就任南非開普敦大學英文系主任,就職演說的題目是《自傳里的真實》。 1999年又以《》再度獲布克獎,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贏得兩次布克獎的作家。而布克獎只頒給原著以英語創作者,在此,庫切的南非背景也深具意義。庫切除了小說,也從事翻譯、撰寫文學評論與書評。他在作品中往往不指明地理背景,但類似南非行之有年的種族隔離政策,形成偏頗、愚昧的社會觀念,導致價值觀與行為上的混亂,卻是他創作的主題。他於2002

內容預覽

「現在,他開始嘗試那種滋味了。那種滋味如同苦膽。」 這是《彼得堡的大師》最後一句話。書中的主角陀思妥耶夫斯基坐在繼子巴維爾生前租住的公寓裡,開始了小說《群魔》的寫作和主人公斯塔夫羅金的創造。「斯塔夫羅金」也成為庫切《彼得堡的大師》的最後一章。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錯綜複雜的互文關係,當小說的敘述似乎要進入到一個戲劇性的結論時,庫切先生卻從這個可能性的沸點上撤退,重回主角陀思妥耶夫斯基迷宮似的心靈世界,讓他的人物沿着自己的道路走去,發出自己飽滿的聲音,形成充滿張力的對話關係。這不禁讓人想起庫切的諾貝爾獎受獎演講:《他和他的人》。庫切畢竟是庫切,連他寫的受獎詞也與眾不同。在這篇受獎詞中,他把笛福及其作品中的人物魯濱遜、禮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