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征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征辟,拼音: zhēng bì 释义: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zhēng)”,官府征召称“辟”。

简介

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所谓“征辟”,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又称“辟除”。 征是指皇帝下诏聘召,有时也称为特诏或特征,皇帝下诏指名征聘。辟是指公卿或州郡征调某人为掾属,汉时人也称为辟召、辟除。辟召制在东汉尤为盛行,公卿以能招致贤才为高,而俊才名士也以有所依凭为重。在汉代的选官制度中,征辟作为一种自上而下选任官吏的制度,地位仅次于察举。 《后汉书.蔡玄传》:“学通五经,门徒常千人,其著录者万六千人。征辟并不就。”《晋书.王裒传》“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1]

释义

谓征召布衣出仕。朝廷召之称征,三公以下召之称辟。

出处

《后汉书·儒林传下·蔡玄》

例句

谓征召布衣出仕。朝廷召之称征,三公以下召之称辟。

后汉书·儒林传下·蔡玄》:“学通五经,门徒常千人,其著录者万六千人,征辟并不就。”

《后汉书·庾乘传》:“﹝ 乘 ﹞后征辟并不起,号曰:‘征君’。”

五代齐己 《闻沈彬赴吴都请辟》诗:“长讶高眠得稳无,果随征辟起江湖。”

金王若虚《谬误杂辨》:“谢安初不就征辟,夫人 刘氏 见家门富贵而 安 独静退,谓曰:‘丈夫不如此也。’”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话说自 汉 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征辟,故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之名,其高尚不出,又有不求闻达之科。”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五回:我在京师里算著征辟的旨意到南京去,这时候该是先生来的日子了。

章炳麟《箴新党论》:“郭林宗以在野之士昵迩公卿,虽不应征辟,终不出于浮华竞名之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