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徐中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徐中玉
出生 1915年(乙卯年)2月15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汉族
职业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原系主任

徐中玉 (1915年2月15日-2019年6月25日) ,作家与文艺理论家江苏江阴人。中共党员,民盟成员。193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文系,1941年又毕业于中山大学研究院中国文学部。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抗战时期出版编著五种,后著有《鲁迅遗产探索》、《古代文艺创作论》、《激流中的探索》、《徐中玉自选集》、《美国印象》等,主编文学研究丛书七套、大学教材《大学语文》五种及《大学写作》、《古代文学作品选》等。作品多次获全国奖。 2014年12月获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

人物履历

徐中玉,作家与文艺理论家,1915年2月15日生,江阴华士人。少时就读于华士积谷仓小学、杨舍梁丰中学。1929年考入省立无锡中学高中师范科,毕业后至县立澄南小学教书。1934年考入青岛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担任山东大学文学社社长。1938年3月山东大学并入国立中央大学,他任"中大文学会"主席,并经老舍推荐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39年毕业后到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研究古代文论。1941年起任中山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1946年8月任山东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47年任沪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任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起先后任华东师大中文系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教自学考试中文专业委员会主任,《文艺理论研究》、《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中文自学指导》刊物主编,上海作协第五届主席,中国作协第七届名誉委员。《文艺理论研究》主编,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研究所顾问等。


作品获奖

徐中玉倾心文艺理论研究,精心写作、编著教学书籍约1000万字,主编教材和期刊达2000万字。撰著主编书刊数十种。主要作品:《论苏轼的创作经验》1981年华东师大出版社;《关于鲁迅的小说杂文及其他》1957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古代文艺创作诗集》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美国印象》1985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现代意识与文化传统》1987年河南大学出版社;《激流中的探索》1994年华东师大出版社等作品。

其作品观点新颖,见解独特,构思缜密,学术价值很高。其主编出版的《古文鉴赏大辞典》荣获全国图书金钥匙奖一等奖;《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卷》荣获1999年国家图书出版最高荣誉奖。

主要观点

关于学习

徐中玉主张"实事求是"的作风。他认为,"实事求是"首先说的是要"实事",核心是"求",不但去求,还必须求出个"是"来。治学应该从实事出发,也就是从实际出发。书本当然要看,伟大人物的结论当然更值得重视,但不从实际出发而专从书本出发,专门重复伟大人物已有的结论、满口称赞,只会注释、疏解,甚至奉为神圣不可侵犯、永远不必再加补充、修正、发展的绝对真理,并以为这样做已尽科学研究的能事,这不能算得上在真正治学。

徐中玉赞同章学诚功力不等于学问之说,但没有轻视功力的意思,因为学问离不开功力。"求",一定要"勤求"、"力求",才有效。在"勤求"、"力求",甚至"苦求"上狠下功夫,学术之功,才能大有建树。求"是",就要"博采众长","集大成",无论谁说谁写的,只要是正确、合理、有长处的,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有益的,就应该博采广集,取精用宏。

徐中玉认为,学者都是自学出来的。关键决不在于是否进过高等学府的大门。勇于探索真理,勇于坚持真理,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学者。这样的学者同时便是革命战士。

关于学术

徐中玉认为,学术研究最需要懂得独立思考之必要,与能独立思考,并坚持不懈努力下去永远以追求学术真理、规律为职志的人才。宣传鼓动工作也需要,但这是另外一种工作,有所不同。学术研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追求长治久安之道,不能朝三暮四,随风转弯,这正是它之所以有最大责任和最大作用。学术研究工作,特别需要能于勇于坚持独立思考品格的人才。讲创新的很多,讲需要能于勇于独立思考,质疑问题的却不多。要善于引导。再不能总喜欢驯服工具了。曹禺晚年自悔所以没再创作出早期那些好作品,就因为自己"太听话"了。"太听话"就不能突破自己,有所创新,甚至还会滑下去。

已有的一些倡导与推进学术研究规划应具体化,不应流于徒托空言。学术研究应有的自由。独立思考,不至于被认成不可容忍的政治活动,这些都应有法律保障。如何维护学术研究事业的公平、公正、公开皆然。各种官方奖助仍实际受到垄断,各种评估实际仍有意识形态干预。官本位,官僚主义,在学术界高校中蔓延民主进程甚少。

访谈记录

记者:从当年您与匡亚明先生携手组编《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到现在,这本教材已出到了第八版,其间哪些信念是你们一直坚守的,又有哪些在实践当中经过了调整?

徐中玉:我想先简单地回顾一下"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开设情况。作为公共课,"大学语文"建国初在我国各大学基本上都开设。但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大学语文"课程随即不再开设,并从此中断了三十年。正常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严重脱节,人文教育几乎成为一片荒漠,教训极其惨痛和深刻!针对这种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状况,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与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教授共同倡议,在高校中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此举立即得到了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数十所大学同仁们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经教育领导部门批准,中断了整整三十年的"大学语文"课程得以重新开设。自此之后,全国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高校逐年增加,逐渐蔚然成风。

我们发起组织部分全国高校专家、学者,一起来共同编写新的"大学语文"教材。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二十多年间已经出到了第八版。这些年来,我国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等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变化,但我们一直坚持以精选我国丰富优秀的文化、文学遗产为主,择优选入教材,作为感悟、熏陶、启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材料,这样做的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我们认为,"大学语文"这门课,不仅可以让大学生们进一步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文学精品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表达能力,而且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品德,铸造"中国人为人的道德"(鲁迅语)。无论在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还是在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创新精神等方面,"大学语文"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认为开设"大学语文"课有巨大、深刻的意义。

记者:我们发现,《大学语文》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必须被赶超的领跑者,很多同类教材,甚至是一些不成系统的边缘性读物,都在高呼取代《大学语文》,大家都清楚这中间有商业竞争与商业炒作的因素,您对此怎样评价?

徐中玉:我们认为大学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必须把重点放在讲好文学精品本身上,经过教师引导和课堂讨论,把作品讲活、讲透,使学生把握到其中所蕴涵着的人文精神实质,不是一味讲字、词、句、篇,而忽视了整体把握。不是在"大学语文"课中来学习文学史、文化知识,把它变成又一个思想课、观念课。坦率地讲,要做到这样并不容易,可以说大多数教师还待转变观念,改变教法,还得认真、负责,自己先要有充分的准备。有些人似乎认为"大学语文"最易教了,什么人都能教得好。这完全是外行话。对此我自己也要重新学习,决不敢轻薄为文,夸口妄谈。

大约在1900年以后,全国出现了纷纷编写和出版大学语文教材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的大学语文教材已有几十种之多,打破了教材编写中长期存在的单一状况,形成了多元互补、相互竞争的局面,给各类不同的高校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教材提供了可能。这其中也确实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例如粗制滥造,照抄他人框架,改头换面一下就大模大样用来作为自己学术成果,等等,应予辨别。有些情况应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自觉杜绝。比如,前不久某报采访了一位正在新编一种大学语文教材的负责人,他竟说这本还未编出的东西,已可预言将能"一统天下",学术工作者怎能如此信口开河,如此自我"炒作"呢!一些人文类的读物,对于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是有益的,但是否宜作教材,应据实际效果,不是靠商业炒作、靠自我吹嘘就能做到的。人们欢迎正当光明的竞争,应共同为提高教材的质量而努力。高校教材不会定于一尊,这是必然之理。我们一向赞同教材应郑重编写,各具特色,不断提高质量,这才是教材建设的正途。

记者:一些大学语文教师很痛心,在一些大学中,大学语文课程日趋被边缘化,我们的母语教育正在受到伤害。您如何评价这种现状?

徐中玉:尽管大学语文课程得到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提倡,但当前"大学语文"在高校教学中,仍处在边缘状态,极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大学语文》还没有被明确定为公共必修课,可开可不开,开多少算多少。教学时间未规定,教师缺乏编制上的保证。在一些高校《大学浯文》是否开课,时常决定于校系领导是否重视和支持,不仅各校情况不一,即使在同一所学校里,开或不开,课时多少,是否继续开设,也很不稳定,很不平衡。近年受到市场经济兴起后消费主义的严重冲击,实用主义观念大为流行,金钱至上,道德薄弱,整个社会追求立竿见影的功利效果,并以此来衡量、判断事物的价值,有些人因此对大学语文课的价值产生了怀疑,有一些高校院系要压缩、停开课程,首当其冲的往往就是"大学语文"。高校一般均特别重视外语、计算机技术、政治等的教育,本国语文教育似已可有可无。大学毕业时,外语是否达标,有考查办法,对母语是否达标,却没被看成问题。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切宜考虑解决。全国自学考试将"大学语文"作为必考课程,而有些全日制高校却将"大学语文"停开或仅仅作为选修课,这种现象令人费解,令人忧虑。

我知道很多发达国家知名高校的大学生,除主修某一学科外,几乎有一半学分是靠随意去选修人文、社会或自然方面的课程获得的,各种专家、专书、专题的课程有很大的吸引力。每个大学生应有一专之长,但通才教育就需要他们尽可能具有较为广博的学识,高远的视野,具有人文精神与素质。 《红楼梦》中留下这两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言简意赅,深刻中肯。仅有一些知识和专业技术是不够的,人文品行更重要。每个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都会遇到许多问题,要同各种人、各种事打交道,缺乏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怎么行,就非得从接受人类优秀文化传统和生活经验这一根本做起不可,因此,这种学习乃是一辈子的事。对本国语文教育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于以上方面学好、教好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都是无法替代的,它的价值是无法用一时的物质回报的多少来衡量的。可以说,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一辈子有用,只能进一步加强,力求做得更好,决不可忽视、削弱。愿有更多同行,专家们,一道来加大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关注。

视频

徐中玉百岁华诞 捐资百万设立助学基金[上海早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