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徐士浩」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添加{{uncategorized}}标记到条目)
(1 個標籤巡檢工具)
 
(未顯示由 6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9 次修訂)
行 3: 行 3:
 
| 圖像    = [[File:徐士浩.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xinmin.cn/xmwb/2017/12/NEM1_20171230_C0322355719_A896229.jpg 原图链接]]]}}
 
| 圖像    = [[File:徐士浩.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xinmin.cn/xmwb/2017/12/NEM1_20171230_C0322355719_A896229.jpg 原图链接]]]}}
  
[[徐士浩]](1899-1961),字静安,[[昆山]]玉山镇人。民国四年(1915年),入国立[[北京大学]]研习法政,民国时最著名的[[律师]]之一。
+
[[徐士浩]](1899 -1961 ),字静安,[[昆山]]玉山镇人。民国四年(1915年),入国立[[北京大学]]研习法政,民国时最著名的[[律师]]之一。
  
 
 徐家花园洋房位于淮海中路1857弄63号,当时叫1813号,在[[宋庆龄]]故居的隔壁弄堂里,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主楼楼高四层,南立面略呈八字形,南门有石级直通二楼。一楼另有小门,通厨房和储藏室,还有车库。徐士浩、[[沈玉]]夫妇与八个孩子,还有徐士浩的母亲[[徐程蓁]],均住在此楼。楼的东部有一“过街楼”,通往东边一栋两层的副楼。此楼的建筑商是徐士浩的朋友,名[[徐敬直]](外号“[[哈恰恰]]”),他为徐家建过三处房子,一处是在开纳路(现武定路)的房子,一处是在昆山的“新洋楼”,还有一栋就是[[淮海中路]]上的徐家花园的副楼。<ref name="新民网">{{cite web |url=http://newsxmwb.xinmin.cn/zhendang/2017/12/31/31347272.html |title=珍档 徐家花园的如烟往事| accessdate=2017-12-31}}</ref>
 
 徐家花园洋房位于淮海中路1857弄63号,当时叫1813号,在[[宋庆龄]]故居的隔壁弄堂里,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主楼楼高四层,南立面略呈八字形,南门有石级直通二楼。一楼另有小门,通厨房和储藏室,还有车库。徐士浩、[[沈玉]]夫妇与八个孩子,还有徐士浩的母亲[[徐程蓁]],均住在此楼。楼的东部有一“过街楼”,通往东边一栋两层的副楼。此楼的建筑商是徐士浩的朋友,名[[徐敬直]](外号“[[哈恰恰]]”),他为徐家建过三处房子,一处是在开纳路(现武定路)的房子,一处是在昆山的“新洋楼”,还有一栋就是[[淮海中路]]上的徐家花园的副楼。<ref name="新民网">{{cite web |url=http://newsxmwb.xinmin.cn/zhendang/2017/12/31/31347272.html |title=珍档 徐家花园的如烟往事| accessdate=2017-12-31}}</ref>
行 9: 行 9:
 
 徐家花园的南部有宽大的草坪,草坪中间有一棵巨大的雪松,上海滩很多名人均在此雪松下留过影。据徐士浩的侄女、[[徐旭庄]]的女儿[[徐景芝]]回忆,有一次一个小偷潜进院内行窃,被发现后飞身上树,居然在树上隐身,蒙混过了关。可以想象,这棵雪松有多枝繁叶茂。
 
 徐家花园的南部有宽大的草坪,草坪中间有一棵巨大的雪松,上海滩很多名人均在此雪松下留过影。据徐士浩的侄女、[[徐旭庄]]的女儿[[徐景芝]]回忆,有一次一个小偷潜进院内行窃,被发现后飞身上树,居然在树上隐身,蒙混过了关。可以想象,这棵雪松有多枝繁叶茂。
  
 民国六年(1917年),执教于私立[[上海圣约翰大学]],后又在[[南京法政学院]]担任教授,旋即远涉重洋,考察文物、法制,足迹遍及欧美各国。归国后,即以改进中国司法、维护人权为职志。加入上海律师公会,执行律师职务。先设立华人纳税会,延揽各方人士,后担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及委员。未几,在租界内取消华洋会审制度,继而成立上海特区地方法院及高等法院,使国民政府在上海租界内的司法权得以行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任法学书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上海华商水泥公司、大中华火柴公司监察人。抗战爆发后,随国民政府迁至四川重庆,继续操律师业。抗战胜利后,返回上海,任行政院法律顾问。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上海市参议会成立,在民选议员中,以最多票当选。1949年,移居[[香港]],与人共同创办[[估业有限公司]]、[[茂华公司]]、[[南华印刷有限公司]]以及李联旅行公司,任董事、董事长等职。1961年8月,因患脑瘤病逝于美国[[纽约]]。<ref name="新浪">{{cite web |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227d5c0102xjwg.html |title=“徐士浩宅”昆山县委旧址| accessdate=2016-11-18}}</ref>
+
 民国六年(1917年),执教于私立[[上海]][[ 圣约翰大学]],后又在[[南京]][[ 法政学院]]担任教授,旋即远涉重洋,考察文物、法制,足迹遍及欧美各国。归国后,即以改进中国司法、维护人权为职志。加入上海律师公会,执行律师职务。先设立华人纳税会,延揽各方人士,后担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及委员。未几,在租界内取消华洋会审制度,继而成立上海特区地方法院及高等法院,使国民政府在上海租界内的司法权得以行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任法学书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上海华商水泥公司、大中华火柴公司监察人。抗战爆发后,随国民政府迁至四川重庆,继续操律师业。抗战胜利后,返回上海,任行政院法律顾问。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上海市参议会成立,在民选议员中,以最多票当选。1949年,移居[[香港]],与人共同创办[[估业有限公司]]、[[茂华公司]]、[[南华印刷有限公司]]以及李联旅行公司,任董事、董事长等职。1961年8月,因患脑瘤病逝于美国[[纽约]]。<ref name="新浪">{{cite web |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227d5c0102xjwg.html |title=“徐士浩宅”昆山县委旧址| accessdate=2016-11-18}}</ref>
  
 
 解放后,徐宅成为[[昆山县委驻地]]。1974年10月,改作县级机关幼儿园,现称昆山市机关幼儿园。
 
 解放后,徐宅成为[[昆山县委驻地]]。1974年10月,改作县级机关幼儿园,现称昆山市机关幼儿园。
行 17: 行 17:
 
2009年,列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列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reflist}}
 
{{reflist}}
  
{{uncategorized|time=2019-09-05T07:01:02+00:00}}
+
[[Category: 法律專家]]
 +
[[Category: 法律人物]]
 +
[[Category: 中國人]]

於 2021年2月16日 (二) 21:29 的最新修訂

徐家花園主人徐士浩、沈玉夫婦

徐士浩(1899年-1961年),字靜安,崑山玉山鎮人。民國四年(1915年),入國立北京大學研習法政,民國時最著名的律師之一。

徐家花園洋房位於淮海中路1857弄63號,當時叫1813號,在宋慶齡故居的隔壁弄堂里,建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初,主樓樓高四層,南立面略呈八字形,南門有石級直通二樓。一樓另有小門,通廚房和儲藏室,還有車庫。徐士浩、沈玉夫婦與八個孩子,還有徐士浩的母親徐程蓁,均住在此樓。樓的東部有一「過街樓」,通往東邊一棟兩層的副樓。此樓的建築商是徐士浩的朋友,名徐敬直(外號「哈恰恰」),他為徐家建過三處房子,一處是在開納路(現武定路)的房子,一處是在崑山的「新洋樓」,還有一棟就是淮海中路上的徐家花園的副樓。[1]

徐家花園的南部有寬大的草坪,草坪中間有一棵巨大的雪松,上海灘很多名人均在此雪松下留過影。據徐士浩的侄女、徐旭莊的女兒徐景芝回憶,有一次一個小偷潛進院內行竊,被發現後飛身上樹,居然在樹上隱身,矇混過了關。可以想象,這棵雪松有多枝繁葉茂。

民國六年(1917年),執教於私立上海聖約翰大學,後又在南京法政學院擔任教授,旋即遠涉重洋,考察文物、法制,足跡遍及歐美各國。歸國後,即以改進中國司法、維護人權為職志。加入上海律師公會,執行律師職務。先設立華人納稅會,延攬各方人士,後擔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及委員。未幾,在租界內取消華洋會審制度,繼而成立上海特區地方法院及高等法院,使國民政府在上海租界內的司法權得以行使。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任法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上海華商水泥公司、大中華火柴公司監察人。抗戰爆發後,隨國民政府遷至四川重慶,繼續操律師業。抗戰勝利後,返回上海,任行政院法律顧問。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上海市參議會成立,在民選議員中,以最多票當選。1949年,移居香港,與人共同創辦估業有限公司茂華公司南華印刷有限公司以及李聯旅行公司,任董事、董事長等職。1961年8月,因患腦瘤病逝於美國紐約[2]

解放後,徐宅成為崑山縣委駐地。1974年10月,改作縣級機關幼兒園,現稱崑山市機關幼兒園。

徐宅為西式三層磚木結構,坐北朝南,占地面積208平方米。樓前院落很大,現為孩子們的活動場,樓西側為花園。

2009年,列為崑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