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徐寅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徐寅(894-923)“寅”一作夤,字昭夢,莆田(今屬福建)人。出生於名門望族,先祖徐晦是福建歷史上第一個狀元,曾經官至禮部尚書。博学多才,尤擅作赋。为唐末至五代间较著名的文学家。在年輕時就拜讀了莆田前輩名人歐陽詹、林藻、林蘊等人的詩文,又結識涵江黃巷的黃璞、黃滔兩兄弟。

生平簡介

臣寧無官,賦不可改

屢舉進士不第,到了唐乾寧元年(894年)才得中進士,此時他已兩鬢皆白。梁開平元年(907年)再試進士,中第一名,成為福建歷史上第一個狀元。因梁太祖要他把《人生幾何賦》中“三皇五帝,不死何歸”句改寫,徐寅答“臣寧無官,賦不可改”,梁太祖就取消了他的狀元,徐寅拂袖南歸。

積極興修水利

福建當時是閩王王審知當政,他欣賞徐寅為人正直,學識淵博,邀請他商討治閩大事,禮聘他入幕,授秘書省正字。徐寅提出“輕徭薄斂,撫民休息”之策,協助王審知修長樂海堤,建十個斗門,旱可蓄水,澇可洩洪,灌溉千畝良田,糧食豐收,民心安定。自此,八閩大地積極興修水利,漳、泉等地倉廩盈實。

厭惡黑暗的官場,隱居在延壽溪畔

曾途經大樑,作《遊大樑賦》獻朱全忠。時全忠與沙陀李克用為仇敵,克用眇一目。寅欲曲媚全忠,故賦有“一眼匃奴,望英威而膽落”之句。後歸閩,為閩王王審知闢為掌書記。及克用子唐莊宗即位,閩王遣使朝賀,莊宗因寅譏刺其文,命審知殺之。審知懼後唐,不敢復用寅。徐寅身處亂世,厭惡黑暗的官場,就萌生回鄉之心。回到家鄉莆田延壽村後,隱居在延壽溪畔。他時而遊山川,時而泛舟綬溪垂釣,過著悠閒的生活,寫了不少的詩文。

延壽萬卷書樓

延壽村位於九華山下,綬溪蜿蜒而過,青山綠水,令人心曠神怡。於是,傾注所有積蓄在延壽橋頭南側建一座書樓,書樓建成後又親題“延壽萬卷書樓”匾額,藏書達萬卷。書樓不僅借書給學子閱讀,還定期舉行講學,書樓遂成書院前身,在歷史上贏得了“壺公山下千鍾粟,延壽橋頭萬卷書”的美稱。可見徐寅對莆仙教育文化發展功不可沒。

作品

在唐代福建文壇上,徐寅具有不容忽視的地位,在晚唐詩壇上,徐寅也佔有一席之地。《全唐詩》收錄他的詩262首;《全唐賦》收入他的賦27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論他的賦“句雕字琢,不出當時程式之格,而刻意鍛煉,時多秀句。” 並收入《徐正字詩賦》二卷,收賦8首,收詩368首;他還著有《釣磯文集》《探龍集》《雅道機要》等書。他的賦詩被雅稱為“錦繡堆”,可見徐寅在賦、詩方面成就之大,同時也為剛剛崛起的唐代莆田文化做出重要的貢獻。[1]

詩詞

《題金山寺》

【原文】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海日晴。

遙望四邊雲接水,碧峰千點數鴻輕。

這首詩是徐寅在鎮江金山寺觀日出時所寫的詩,此時辭去官職的徐寅心態是安寧恬淡的,金山寺日出之美在他的詩句中,透露出意興盎然的美感。

而倒著讀也非常具有美感,不信大家瞧。

輕鴻數點千峰碧,水接雲邊四望遙。

晴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

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如果說順讀是月夜景色到江天破曉的話,那麼倒讀則是黎明曉日到漁舟唱晚。

由於構思奇特,組織巧妙,從而形成了一首典型的回文詩。整首詩順讀倒讀都極為自然,音順意通,境界優美,值得玩味。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