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徐州市農業科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1年1月18日 (一) 05:52 由 心果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徐州市农业科学院始建于1910年,又名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中国农科院甘薯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是国家甘…”)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徐州市農業科學院始建於1910年,又名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科所、中國農科院甘薯研究所、江蘇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是國家甘薯改良中心,國家甘薯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六五」以來,一直是國家甘薯科研項目的主持單位,同時承擔着全國甘薯科研工作的組織協調和對外科技合作與交流任務。

徐州市農業科學院設有國家級甘薯科研以及區域性的小麥、水稻、棉花、油料、園藝、土壤肥料等12個研究專業;主要從事甘薯生物技術、品種資源、遺傳育種、病蟲害綜合防治、栽培與加工利用等方面的應用基礎和應用技術研究。

據2017年12月科學院官網顯示,科學院共有在職職工158人,科技人員102人;擁有1個國家級改良中心、1個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1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1個中國農業科學院重點開放實驗室。

科研條件

研究部門

據2017年12月科學院官網顯示,科學院擁有1個國家級改良中心、1個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1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1個中國農業科學院重點開放實驗室;擁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小麥、棉花、水稻、大豆、花生等5個徐州(淮)試驗站;設有7個研究部門、1個現代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院屬1個江蘇徐農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國家級改良中心:國家甘薯改良中心

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國家甘薯產業技術研發中心

農業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甘薯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甘薯遺傳改良重點開放實驗室

院研究部門:小麥研究室、水稻研究室、棉花研究室、油料研究室、園藝研究室、植保研究室、銅山試驗站

人員編制

據2017年12月科學院官網顯示,科學院共有在職職工158人,科技人員102人,其中研究員17人,副研究員37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7人,省級突出貢獻專家12人,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29人,先後有4名專家當選全國人大代表,1名當選中共十二大代表,1名省人大常委,2名全國勞模,1名省勞模、「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李國柱、顏振德、朱崇文、夏善寶、李嘯洪、朱國清、陳學禮、蔣復、羅玉榮、郭吉彬、吳霖、華希新、彭金城、馬代夫、陳榮振、劉超、陳萍、李秀英、劉世來、王健康、謝逸萍

省級突出貢獻專家:夏善寶、邢繼英、馬代夫、馮國華、郭吉彬、劉世來、李秀英、李強、顏振德、陳榮振、王奎榮、劉超

設備資源

據2017年12月科學院官網顯示,科學院擁有高標準農業科研實驗田1700餘畝,各類實驗室9個,先進科研儀器設備300餘台套,固定資產總值近億元。

科研成就

據2017年12月科學院官網顯示,「十五」以來,科學院承擔國家和部、省下達的甘薯科研項目、國際合作和國家、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50餘項。先後育成甘薯新品種30多個,育成品種推廣種植面積約占全國甘薯良種種植面積的50%左右;獲各級科技成果獎31項,其中國家級5項;收集和保存甘薯各類品種資源1400餘份,選育優良品種25個;1978~1983年,獲國家、部、省、市各級科技成果獎55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