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碑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御碑亭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花径西南、仙人洞圆门西10米处,于2013年3月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御碑亭为古白鹿升仙台,明太祖朱元璋在此立周颠仙碑并建亭,故而得名。周颠仙碑刻有《明太祖御制周颠仙人传》,据碑文载:周颠仙人为南昌建昌人,朱元璋伐陈友谅时,周颠仙人常于道旁“告太平”,朱元璋得天下后患病又被他治愈,后来周颠隐居庐山。朱元璋因此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在此立碑并建碑亭,从事郎中书舍人詹希原书丹并篆额。碑亭于嘉靖十二年(1533年)重建,民国六年(1917年)胡瑞霖等重修。碑亭方形,宽5.8米,高6米,三面有门,北面无门。正门横额刻“御制”二字,两边刻有楹联两对:内联“四壁云山九江棹 一亭烟雨万壑松 罗侠仙书”、外联“姑从此处寻踪迹 更有何人告太平”。
基本内容
御碑亭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所建造的,根据他的表述建造这个建筑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表示对江西人的感激!原因很当然,我们不能够忽视皇帝人物的所有行动都是有自己深刻的政治原因!那朱元璋为什么建造这个建筑?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凤阳,地区缺水,经济落后,中国有话讲:说凤阳道凤阳,凤阳自从出了一个朱元璋,十年就有九年荒!在这个艰难的环境下,朱元璋出家做和尚,到处流浪乞讨,最后朱元璋于至正十二年闰三月初一日,投郭子兴部下,子兴见元璋状貌奇伟,异于常人,遂留置为亲信兵,屡次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取金陵后,改称应天府。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在即位诏书中称应天为京师。由于自己穷苦的出身,在当时封建大一同的思想下,老百姓和朝廷中的官员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朱元璋就借运送碑石的契机来向天下来宣扬他的君权神授!证明他是上天指定的唯一统治人选[2]。
整个御碑亭的建造风格比较独特,明朝洪武二十六年九月(1393年)朱元璋为了纪念周颠仙等人就在这台上建起了御碑亭。亭中至今还保存着朱元璋的御碑。碑上刻着这位朱皇帝亲自撰写的《周颠仙人传》和《四仙诗》。这块御碑高约4米、宽1.3米、厚0.23米。御碑亭是彷木构歇山顶石亭,平面呈正方形。每边宽5.8米、亭高6米、整座亭子内外厚重,亭子四面无柱子都是石壁。仅在三面有门,一面没有门,在亭子正门外刻有两幅对联:外联是“姑从此处寻踪迹,更有何人告太平”。内联是“四壁云山九江棹,四亭烟雨万壑松”。综合说明了只有顺应民心的历史要求。也反映了老百姓强烈追求太平世界的愿望。
视频
御碑亭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庐山御碑亭 ,新浪博客,2017-08-21
- ↑ 凤阳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却有九年荒 ,搜狐,202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