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微雨青苔(董爱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微雨青苔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微雨青苔》中国当代作家董爱玲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微雨青苔

微雨青苔

夏天里容易滋生青苔,尤其是天气连阴下雨的日子,青苔遍及滴水的廊檐下,生成一片氤氲的绿色。那种翠绿在潮湿的雨天更显得生机勃勃,一片葱郁。用手一摸,丝丝滑滑的。但不知为什么,这种绿意让人看起来总觉得有种寂寞深藏其中。

寂寞的青苔却不带一丝荒凉,在似水流年里演变着一段青春时光,历经了岁月的风尘,酿成了酒一样醇厚的光阴。

小时候,青苔是廊檐下的一处风景;长大后,青苔是一首家乡的歌谣;在离乡的日子里,变作故乡儿时的记忆。青苔是月光下的一袭清影,吸风饮露,化作故乡不老的容颜。少时的记忆穿过似水流年,在转身回眸中,也不过是一个人的孤独。

上中学的时候,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个句子:“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巧的是,那年的中考竟以此为名考了一篇作文。记得当时我写的内容是小时候亲眼目睹母亲赠人半袋白面粉的一件事情。虽然时隔多年,但那件事在我一生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是一个冬天的午后,还有几天就过春节了,家里刚刚彻底搞了一次大扫除,各个角落里透露着干净,整洁。母亲正在堂屋里蒸馒头,因为连续蒸煮,炕上的热量难以散发,母亲担心引起火灾,就把炕上的席子掀起来,将炕上铺着的麦草打扫干净了。土炕上散发着强烈的热量,还带着一股淡淡的泥土清香,屋里温暖如春。一锅一锅的馒头像一个个白色的小胖猪,软乎乎让人看着就想吃一口。就在这时,门外来了要饭的。这个要饭的不像以前那些讨饭的一进门就怯怯地喊:“大娘,给口吃的吧”。

这次的要饭人却与众不同,衣裳穿得干净不说,还拉着二胡,唱着就进来了。我们听见音乐声争先恐后跑出来看,唱的是吕剧“王汉喜借年”。这时候唱这个戏真合时宜,年关将近还真是到我家里借年来了。不过这人看起来一点也不可怜,他进门以后没说一个字,只管站在那里不停地拉着二胡曲子,大有借不到年货就不走之意。我朝着母亲在的地方望了一眼,母亲正把蒸熟的馒头从锅里往外拿,蒸汽缭绕包围着母亲。我以为母亲没有听见二胡的声音,就高起嗓子喊了一声:“娘”。娘说;“吵吵啥,我听见了。”母亲拿起锅里最后两个馒头走了出来,一边走一边像是跟我说又一边像是自言自语:“馒头熟了要及时拿出来的,不然就粘锅了。”母亲将两个热气腾腾的馒头递到了那个拉二胡的人手里。只见那人张口对着馒头就咬了一大口,然后便狼吞虎咽吃起来。一看那样子仿佛饿了好多天。母亲沉吟片刻,去屋里找了一个空袋子,从我家盛放面粉的瓷罐子里挖出了些面粉,足有半袋子,出来给了那个唱曲的。看到母亲递过来的面粉袋子,那人先是怔了一下,眼圈红红的当即给母亲跪下了。

后来,听说那人来自沂水,要饭要到了我们村,人家一看他年轻,穿着也不像要饭的,所以没有人同情他。他几乎每家都是唱着进去,空手出来,已经一天没吃饭了,今天却在我家要到了馒头还有面粉。

对母亲而言,只要走进我家门口伸手要饭吃的人都值得帮助,在她心里,站着的人都是有尊严的,没有谁家里有吃有喝的还要让自己丢人现眼去要饭。从此后,我深刻记住了这件事。长大后才懂得,我的母亲,便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人。

儿时,我家曾有一座旧屋子,青砖红瓦白灰墙,屋顶一层厚厚的麦秸秆,房檐一溜青石瓦片。屋里内间有一个大火炕,火炕是用土坯垒砌而成。

那时,经常看到有人在大街上脱土坯,晒土坯。土坯是用掺杂了麦秸秆的黄土和成泥巴,放进一块木质的四方框架内,然后将那堆泥巴用手抹平,就会变成一块方方正正的大泥块,晒干了就是土坯。这是旧时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创造的一种最结实耐用的泥土用途,这样既节省钱又增加了泥土的力量。

儿时记忆中几乎全是类似的房屋,冬天房檐下挂满冰凌,夏天里布满了雨青苔,小小的房屋埋藏着少时浓浓的记忆。

年少的自己没有深邃的思想过多去考虑年龄以外的事物,却总是喜欢在黄昏时刻欣赏落日的忧伤,下雨的日子里看房檐下青苔生长,陪伴我的是成长的寂寞和永远做不完的作业。农人们除了几亩薄田几乎没有另外的收入,家庭饲养无形中成为人们经济与精神的全部寄托。

那年月,你随便走进一个人家里,院子里鸡粪,狗粪,不小心就踩一脚。兔子跑,大白鹅伸着脖子“嘎嘎”叫。我家里养了三四头黑猪,小小的猪圈,似乎已经没有它们足够的活动空间,它们三番五次把猪圈墙拱翻了跑出家门。每逢这样母亲断不了又要忙乎一番,自己和泥巴砌墙。因为经常出现猪们合伙私奔情况,母亲的垒墙技术也越来越娴熟,而我喂猪的任务也由小学开始一直持续多年。

我家只有我是女孩,母亲一直认为只有女孩子才能做这些围灶台转锅边的事。其实说起来比较惭愧,至今想起来感觉对不起我家的那些猪,因为年少浮躁,自己还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好好对待一群猪,尤其是有小伙伴们在边上等着一起出去玩,那时最没有耐心,看它们吃的开心,就感觉自己的力气跟时光被一群猪无辜剥夺,我忍不住拿起旁边的木棍敲打它们,感觉到疼痛的猪们四个蹄子蹦跶着,但嘴巴始终没有离开食物池。那时,真恨不得它们一口吃完那半池子猪食,吃完了我就可以出去玩了。而猪是慢性子,它也不知我心里的着急,照常慢条斯理地吞咽着,我气得脸色发绿,眼睛放光,也只是无奈地看着猪们一口一口细嚼慢咽着。

青苔无毒无味色泽鲜艳,像极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当雨过天晴潮湿散去,青苔也随之干枯。但它的生命却没有消失,当又一场大雨来临,干枯的青苔立刻恢复了生命气息。无论是在坚硬的石头缝隙中还是高耸入云的枯藤老树上,你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它无处不在,历经风雨千锤百炼生生不息地生存于这个大千世界。有人说它太寂寞,有人说它太浮华,在我眼中,它安详地如同一池春水,无波无澜,静静地生存于自己的小空间,若说它是浮生若梦,倒不如说是一场浪漫的旅行。

微雨中的青苔,一片绿意朦胧,诗情画意。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又有谁人不是一生起起落落无数次。总有些瞬间定格在灵魂深处,在夜深人静处独语成殇。

人生有许多记忆在心底生根发芽,一如这雨后的青苔,在空气里干枯、在雨后滋生、翻来覆去,辗转于红尘。[1]

作者简介

董爱玲,山东省寿光市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赋学会会员,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潍坊鲁风弥水学会常务理事,寿光市作协会员,寿光市影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