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德耀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德跃镇隶属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地处古蔺县西部,东与古蔺镇接壤,南与黄荆乡、桂花乡相连,西与大寨乡箭竹乡毗邻,北与箭竹乡、古蔺镇相邻,镇人民政府距古蔺县城12千米 ,总面积95.72平方千米 。

清朝初期,德耀镇境域属叙永厅北二屯太平里;1992年,德耀、柏坪、龙美3乡合并为德耀镇 ;截至2018年末,德耀镇有户籍人口20316人 ;截至2020年6月,德耀镇下辖1个社区、7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德耀街社区曙光路 。

2011年,德耀镇财政总收入1919万元,比上年增长43.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7万元,比上年增长55.6%,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40万元,增值税24万元,企业所得税6万元,个人所得税10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2.5%、29.2%、100%、27.8%,人均财政收入876.2元,比上年增长77.5%,农民人均纯收入4335元。 ;2018年,德耀镇有工业企业10个,有规模以上企业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1]

建置沿革

清朝初期,德耀镇境域属叙永厅北二屯太平里。

清朝末期,属古蔺县。

民国时期,设箭德乡。

1951年,建德耀乡。

1956年,平河乡和青杠乡的大部并入德耀乡。

1958年,乡改公社。

1981年,公社改乡。

1992年,德耀、柏坪、龙美3乡合并为德耀镇 。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德耀镇下辖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德耀街社区、福来村、红光村、燕岩村、永华村、集美村、凤凰村、双凤村、柏坪村 。

截至2020年6月,德耀镇下辖1个社区、7个行政村:德耀街社区、福来村、红光村、燕岩村、集美村、凤凰村、双凤村、柏坪村 ;镇人民政府驻德耀街社区曙光路 。[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德耀镇地处古蔺县西部,东与古蔺镇接壤,南与黄荆乡、桂花乡相连,西与大寨乡、箭竹乡毗邻,北与箭竹乡、古蔺镇相邻,镇人民政府距古蔺县城12千米 ,总面积95.72平方千米 。

地形地貌

德耀镇地处乌朦山西麓,境内地形起伏,地势东低西高,南陡北缓,境内最高点位于黄岩,海拔1800米;最低点位于石梁子,海拔620米 。

气候

德耀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小,多年平均气温16.3℃,无霜期年平均30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239.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154.9毫米 。

水文

德耀镇境内河道属赤水河流域,流域面积121平方千米,占100%,主要河道有二级河古蔺河、龙美河、柏坪河3条,河流总长度23千米,年径流总量0.27亿立方米,最大的古蔺河,长8千米,流域面积58.8平方千米 。

自然灾害

德耀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泥石流、低温、连阴雨、冰雹等,旱、涝出现概率52%,一般各为四年一遇,大旱、大涝年各为八年一遇,大暴雨(日雨量超过100毫米)年发生概率32%,最大暴雨发生在1994年5月30日,日雨量超过100毫米,导致全镇35%的农田受灾,冰雹年平均1.2次,主要集中在春季4月下旬-5月上中旬、初夏的6月上中旬和盛夏的中旬,最大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在2008年,最低气温-12℃,持续时间一个月,造成5400多户21000多人受灾 。

自然资源

德耀镇境内矿藏有煤、硫铁矿、铜矿和石灰石(碳酸钙)等,其中优质无烟煤储量2亿吨,硫铁矿1亿吨,铜矿1亿吨,盛产天麻、杜仲、黄柏等名贵中药材和茶叶,现有中药材基地1个,境内有岩羊、山羊、野猪、刺猬、果子狸、鸷鸟、锦鸡等野生动物212种,有野生植物350种 。

2011年,德耀镇有耕地面积2万亩,林地面积9.4万亩 。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德耀镇辖区总人口2190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81人,城镇化率8.1%,另有流动人口3201人,总人口中,男性11648人,占53.2%;女性10254人,占46.8%;14岁以下2346人,占10.7%;15-64岁18689人,占85.3%;65岁以上867人,占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0836人,占95.1%;有苗、彝2个少数民族,共1066人,占4.9% 。

截至2017年,德耀镇常住人口16132人 。

截至2018年末,德耀镇有户籍人口20316人 。[3]

经济

综述

2011年,德耀镇财政总收入1919万元,比上年增长43.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7万元,比上年增长55.6%,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40万元,增值税24万元,企业所得税6万元,个人所得税10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2.5%、29.2%、100%、27.8%,人均财政收入876.2元,比上年增长77.5%,农民人均纯收入4335元。

2018年,德耀镇有工业企业10个,有规模以上企业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农业

2011年,德耀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总产值5519万元,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2%,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生产粮食8863吨,其中水稻2689吨,玉米2566吨,小麦1915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烤烟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24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151吨;蔬菜种植面积0.9万亩,产量12605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4.8万头,年末存栏1.5万头;羊饲养量4400只,年末存栏3200只;牛饲养量3200头,年末存栏2600头;家禽饲养量9.4万羽,上市家禽1.6万羽,防护林3815亩,经济林4845亩,林木覆盖率52%渔业以水库、鱼塘养殖为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淡水水面1.6平方千米,鱼塘养殖面积100公顷,产量52吨,渔业总产值52万元 。

工业

2011年,德耀镇工业初步形成了以石料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1988万元,比上年增长11% 。

商贸

2011年末,德耀镇有商业网点472个,职工408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932万元,比上年增长12%;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5% 。

金融

2011年,德耀镇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18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年末各类存款余额9079.3万元,比上年增长22.6%;人均储蓄4145.4元;各项贷款余额5505.4万元,比上年增长23% 。[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德耀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07人,专任教师4人;小学9所,在校生1390人,专任教师10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91人,专任教师58人,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1所,教育经费1374.95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374.95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374.95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844.8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64%、24.64%、24.64%、0.8%,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30.57% 。

科技事业

2011年末,德耀镇有各类科技人才1148人,其中专技术人才260人,经营管理人才38人,技能人才50人,农村实用人才800人 。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德耀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3个,建筑面积1242平方米,藏书64477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3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3人 。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德耀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个,其中甲等乙级医院1个(综合医院),疾病控制中心1个;病床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9张,固定资产总值12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2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注册护士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人、执业(助理)医师0.3人、注册护士0.3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8万人次,住院手术30台次,出院病人425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9万人,参合率87.6% 。

社会保障

2011年,德耀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1户,人数241人,支出41.4万元,比上年增长4.3%,月人均143元,比上年增长13.2%;城市医疗救助76人次,支出6.9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382人次,支出1.2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68户,人数1273人,支出81万元,比上年增长5.8%,月人均53元,比上年增长5.8%;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3人,支出11.3万元,比上年增长16.3%;农村五保分散供养78人,支出15.4万元,比上年增长11.4%,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1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84.3万元,比上年增长54.2%,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09万元,比上年增长68%,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4515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150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713人;参加工伤保险150人 。[5]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德耀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80千米,投递点8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3.5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1640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1500件,征订报纸1.85万份、期刊125册,业务收入45万元,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8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500门,固定电话用户30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14%;移动电话用户1.32万户;宽带接入用户51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20万元 。

给排水

2011年末,德耀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5千米,生产能力230吨/日。

能源

2011年,德耀镇有发电企业2家,发电158万千瓦时,高压输电线路3条,总长度75千米,年售电量累计完成400多万千瓦时 。

交通

2011年,德耀镇有309省道过境,境内长8千米,县乡级公路1条,总长12千米;村级公路77条,总长117千米 。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德耀镇,驻地坐落于大山峡谷之中,取名得要关,后演化为德耀关 。

民间艺术

德耀镇有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苗族芦笙舞等 。

参考文献

  1. 德耀镇
  2. 建置沿革
  3. [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地理环境]
  4. 经济
  5. 社会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