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忌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忌辰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忌辰 是中国汉语词语,指人去世的日子,旧俗在此日禁止娱乐行为。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忌辰 [1]

拼音 jì chén

解释 旧俗这一天忌举行宴会或从事娱乐

出处 唐 白居易 《绣阿弥陀佛赞序》

出处

忌日。 唐 白居易 《绣阿弥陀佛赞序》:"绣 阿弥陀佛 一躯,女弟子 京兆 杜氏 奉,为妣 范阳县 太君 卢夫人 八月十一日忌辰所造也。"《旧五代史·梁书·末帝纪上》:"倐临祥制,俯迫忌辰,音容永远而莫追,号感弥深而难抑。" 清 李渔 《怜香伴·毡集》:"那日是先君的忌辰,忽起终天之恨,往荒陇庐墓。"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另外还出过一些纪念外国作家诞辰或忌辰的专刊。"

解释

旧俗这一天忌举行宴会或从事娱乐,所以叫忌辰。

意义

生之日,被称为生日,死之日被称为忌辰,两者都为人们所纪念。不同的是,忌辰的纪念远离当事的主体,生日的纪念却是主体切身的产物。生日,于是比忌辰有了更深的含义--这是主体的思考而不是旁观者的喧嚣。

人每年都有生日,然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每年的生日也不尽相同。人总是在成长,由无知到幼稚,由幼稚到成熟。在人的成长中,生日逐渐成了一种意味,不再深具含义,却让人恋恋不舍。一个人真正的"生日"其实一生不过一次,但是从生而来的每次纪念却像是拾阶而上,让人有种紧迫,有种思考,有种动力,有种幸福。原因何在?或者是因为拾阶登高的快感,另一个或许就是登高的尽头就是死亡!

有人说,因为死亡,生命就没了意义。但是,在我看来却恰恰相反。正因为死亡,人生才有意义!如果死亡缺失了,人们所拥有的该是无尽的黑暗和没有压力的幸福奔走、行尸走肉般的生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