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忠义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忠义镇位于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西南部,距城区28公里。东邻南津镇,西与丰裕镇、碑记镇接壤,南抵资中县顺河镇,北接松涛镇候家坪。忠义镇是资阳市雁江区辖建制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幅员面积58.3平方公里,海拔高度:337米。人口33439人,其中建制镇城市人口1601人。邮政编码:641311,区号0832。忠义镇交通十分便利,公路、铁路、水运,交错于个村社,镇人民政府距资阳城仅28公里,均是水泥路面,丰高路、南河路贯穿全境,实现村村通,该镇公路二百余公里,社社通已达百分之九十。成渝铁路纵贯村社,设四等站一个。[1]

乡镇简介

忠义镇现有区属高级职业中学一所,处级中学一所,小学五所,共有教职员工258人,有中心卫生院1个,医护人员38人,病床20张,文化娱乐设施较齐全,茶园十所,录像放映室10个。安有程控电话150门,闭路电视2000余户,实现了百分之百村村通,70%社社通。[2]

历史沿革

1909年:置忠义乡。

1951年:改为访弘乡。

1953年:改为忠义镇。

1961年:改为访弘公社。

1984年:改为访弘乡。

1985年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批准将原访弘乡设置为忠义镇,机构性质为行政机关,机构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机构级别为股级。

1987年7月:四川省省人民政府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批准将原明阳乡并入忠义镇,其机构级别为股级。

1992年8月:四川省省人民政府为适应行政区域的调整,批准将原河东乡并入忠义镇,镇政府驻地王二溪,机构级别为区(科)级,辖13各村,1各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5万,幅员面积58.3平方公里。

1995年1月:镇政府迁址长沙埂:资阳市雁江区忠义镇全兴街7号。

1997年5月7日:资阳机编发(1997)37号批准该机构内设置党政办、民政办、计生办、农贸办、财政所、企业办,行政编制50人,下层机构均为股级级别;事业性质有乡镇建设管理所、林业站、水利水产站、农业技术服务站、农经站、农机站(经资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1993年10月23日资机编发[1993]27号批准成立);文化站经资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以资阳机编发【1995】45号批准成立;农电站经资阳市水利电力局、人事局、物价局、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1993年10月22日以资阳水电(1993)49号批准成立。

2001年5月16日:雁江区委以区委办(2001)38号批准设立资阳市雁江区忠义镇人民政府。[3]

经济建设

该镇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着力抓好了长沙埂水泥厂的技改和扩建工作,该厂年产量增加了40万吨;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总投资480万元的新川机械厂已成功入驻忠义;长沙埂粮站蕉藕综合开发项目,项目投资达3500万元。切实抓好畜牧经济强镇工作。发展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3个,其中资阳市敲钟村生猪专业合作社第一期规划占地20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其水、路、沼气等配套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进一步壮大养猪家园,充分发挥养猪家园的辐射作用,已发展养猪大户23户,兑现补助资金11.52万元;搞好生猪补栏工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云台村、访弘村、天明村分别规划100亩玉米高产示范点、100亩水稻高产示范点、100亩蔬菜高产示范点,现已进入实施阶段;引进了投资400万元、占地规模100亩的云台龙虾养殖场。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场镇“八化”整治工作,投入26万元硬化长沙埂场镇和河东场镇街道共计9700平方米;通畅路2.2公里已建成1.2公里;在敲钟、访弘、苌弘三个村全面铺开“金土地”工程,正稳步推进;长沙、高洞、平岗三个村的提灌站维修和改造已通过“一事一议”顺利完成群众筹资。[4]

人文历史

苌弘(公元前582?一前492)字叔,四川资阳忠义镇苌弘村高岩山人。中国南派天文学巴蜀代表人物,春秋时代音乐大师,东周阴阳家,周景王的王畿大夫和敬王时内史大夫。接替刘文公处理国事,致力于周室富强统一,终生不渝,深受后世景仰。

旅游景点

镇内有王二溪古镇、王二溪大桥、王二溪电站等有名建筑,有四川省著名的六座大佛之一——河东大佛,有与资阳“三贤”之一——长弘有关的长弘洞、长弘寨、长弘桥、长弘溪等名胜古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