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懷錦水居止二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懷錦水居止二首》
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懷錦水居止二首》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五言律詩組詩作品。第一首寫避亂而去錦水,在四句分截。首聯寫西征僻,王師未到,戰伐多,共討崔旰。頷聯寫玄宗曾幸蜀也。頸聯寫兵亂如是,故天險難以立身,而草堂不復經過矣。

尾聯惟看巫峽之水,遙連錦水而已;第二首首聯言居止所在。頷聯草堂近景。頸聯遠景,此即形勝也。尾聯"回首"句,應前"豈重過",仍結到懷字,惜哉二句,這是對於草堂舊居的懷念。以上詩句都是對於草堂及周圍環境的描寫。杜甫在草堂居住實際上只有一年多的時間,而他的艱苦經營,以及去後的懷念,在他的詩中都為後代留下了許多光輝的不朽的篇章。這兩首詩更表明他對於草堂舊居的懷念。

這首詩作於永泰元年(765年)秋。五月,杜甫全家離開浣花溪草堂,乘舟東下。九月到雲安(今四川雲陽),因肺病加劇,在雲安養病,暫住在嚴明府的水閣里。十月,漢州刺史崔旰攻郭英義,郭奔簡州,為普州刺史韓澄所殺。柏茂林等起兵討旰,蜀中大亂。詩人懷思成都草堂,寫了這二首詩。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懷錦水居止二首[1]

創作年;唐代

作品出處;《全唐詩》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懷錦水居止二首》

其一

軍旅西征僻,風塵戰伐多。

猶聞蜀父老,不忘舜謳歌。

天險終難立,柴門豈重過?

朝朝巫峽水,遠逗錦江波。

其二

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莊。

層軒皆面水,老樹飽經霜。

雪嶺界天白,錦城曛日黃。

惜哉形勝地,回首一茫茫!

詞句注釋

⑴錦水居止:這裡指杜甫草堂。

⑵舜謳歌:出《孟子》。

⑶天險:劍門。《易》:天險不可升也。

⑷柴門:用柴木做的門。言其簡陋。代指貧寒之家;陋室。

⑸逗:引。

⑹萬里橋:成都歷史上著名的古橋。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曾在此設宴送費禕出使東吳,費禕嘆曰:"萬里之行,始於此橋。"該橋由此而得名。

⑺百花潭:在四川成都市西郊。潭北有唐著名詩人杜甫的草堂。

⑻層軒:指多層的帶有長廊的敞廳。

⑼界天:接天。

⑽曛(xūn)日:指天色已晚。曛,日落時的餘光。

⑾形勝地:山川壯美的地方。

⑿茫茫:比喻沒有邊際,看不清楚。

白話譯文

其一

軍隊向西開赴討伐邪惡,風塵滾滾戰爭實在太多。

我似乎聽到了成都一帶的父老,正在吟誦着舜帝的《南風》之歌。

雲安天險終究難以立身,而況花溪邊的柴門又豈可重過?

朝朝暮暮的巫峽水啊,引我遠思那錦江之波。

其二

萬里橋西,百花潭北,那裡有我親手經營的草堂。

高敞的軒廊都對着流水,蒼老的樹木飽經風霜。

西部的雪嶺呈現出接天的白色,夕歸中的錦城一片金黃。

可惜那山川壯美的地方,回首遙望已然模糊渺茫。

名家點評

南宋·詩論家葛立方:公作草堂,經營上元之始,斷手寶應之年,始終四載,而其間往梓閬三年,公詩所謂"三年奔走空皮骨"也。其起居寢處之興,不足以償其經營往來之勞,可謂一世之羈人。然自唐至今已數百載,而草堂之名與其山川草木,皆因公詩以不朽矣。

作品鑑賞

所謂"形勝地",指的是"錦水居止"內外的形勝之地。就成都草堂本身的形勝看;它位置在"萬里橋西"與"百花潭北"之間,這一方面令人發思古之幽情,"萬里之行,始於今日。"諸葛亮對費禕的送行辭似乎言猶在耳。另一方面勾起對民間習俗的雅興,在四月十九日那天,成群的男女老少,來往於浣花溪邊,盡情游宴。草堂的"柴門"前是不是停泊過東吳的客船,那"面水層軒"有沒有反映着西山的雪影,看看那些"經霜老樹":童童青蓋的"倚天柟樹"、濃蔭鋪地的榿木、疏柯昂藏的蒼松,等等,莫不洋溢着豪縱自然的風光和峻峭挺拔的氣勢。

其實,對草堂形勝的描繪,杜甫寫《懷錦水居止二首》之前,曾推出一個特寫鏡頭,即《絕句三首》其二雲: "水檻溫江口,茅堂石筍西。移船先主廟,洗藥浣花溪。"王嗣奭說: "言草堂形勝,又思留住。"仇兆鰲亦說: "見成都形勝,而仍事遊覽也。"可見這塊形勝之地,很值得"居止"。不過,在這詩里,王嗣奭也有未弄清之處: "但溫江在成都西五十里,水檻亦不相及,不解所謂"(《杜臆》卷之六)。其所以"不解",就在於他見木不見林,只看到草堂形勝,沒有看到與之相連屬的其他形勝之地。

在藝術表現手法上,杜甫具有"視通萬里"的創作本領,善於在相距遙遠的此岸與彼岸之間牽線搭橋,塑造一個又一個的立體浮雕。這裡,詩人巧妙地不僅把草堂形勝與成都形勝掛鈎,同時又與蜀中一些形勝之地連在一起。水檻與溫江相距不過"四五十里",而"錦水居止"與之"相及"的就更加遼闊了: "西山白雪"與"錦城曛黃"遙遙相映, "巫峽水"與"錦江波"千里來相會。這是絕妙的蜀中形勝圖。杜甫之所以念念不忘這些"形勝地",其一的首二句揭示了嚴峻的重大因素。玄宗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後,唐代的歷史由統一進入了分裂的時期。在這時期里,一些懷有野心的地方官吏,利用他們的地位,形成封建割據勢力。這些地方割據勢力,與朝廷之間以及他們彼此之間的各種矛盾,帶來了大大小小的戰亂不息,使人民處於一場浩劫之中。蜀中也不例外。

前人多認為:杜甫因崔旰亂蜀而懷思草堂。這是不錯的。不過,倘若從詩中提到的"軍旅"、"天險"、"雪嶺"、"錦城曛黃"等句看,所謂"風塵戰伐多",顯然不僅針對崔旰之亂而言,可以說此句概括了杜甫入蜀後所遭遇的各種戰亂,似乎更符合當時的社會歷史實際。例如,寶應元年(762年)年詩人在成都草堂寫道: "戎馬交馳際,柴門老病身。""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風起春城暮,高樓鼓角悲。"廣德元年(765年)十月在閬州寫道: "十室幾人在,千山空自多。

路街唯見哭,城市不聞歌。漂梗無安地,銜枚有荷戈。官軍未通蜀,吾道竟如何。"永泰元年(765年)在雲安寫道: "萬國皆戎馬,酣歌淚欲垂。""前年渝州殺刺史,今年開州殺射史。群盜相隨劇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尤其值得注意的,跟《懷錦水居止二首》同時同地所作的《將曉二首》其一雲: "巴人常小梗,蜀使動無邊。

"《杜詩詳註》引黃鶴說:"'巴人常小梗',謂上元間,劍南東川節度兵馬使段子璋反,伏誅。寶應初劍南西山兵馬使徐知道反,伏誅。明年劍南西山兵馬使崔旰反,殺成都節度使郭英義。"所謂"常小梗"與"戰伐多",正是同一含義的不同說法。此外,"常小梗"的"梗",還應包括吐蕃。據《唐書·郭正一傳》:"高宗召群臣問所以制戎?正曰:'吐蕃曠年梗寇,師數出;坐費糧貲。"梗寇指強悍的吐蕃,所以趙次公解釋"天險"為"憂吐蜀能犯蜀之險也",解釋"雪嶺"為"吐蕃中山"(《九家集注杜詩》)。它是有一定依據的。觀此可知,那些形勝之地面臨如此頻繁的各種戰亂,使詩人牽腸掛肚。 "雪嶺白"和"錦城黃"在詩人心靈上投下濃重的陰影。

杜甫對草堂有過多次的懷念。避亂梓州時,他深恐草堂遭到焚毀,焦慮着綠竹和小松難以成長;一旦戰亂稍有平息,便在重返草堂途中,想象着如何過幾天安定的生活。而這最後一次在雲安的懷念,又比前幾次的懷念內涵更加深刻得多;詩人似乎察覺到:日趨沒落的唐帝國,對混亂的地方割據勢力,已經難以控制了。蜀中"形勝地"無日不在戰亂中受到嚴峻威脅。 "回首"固然"茫茫",深重的災難卻依然蔓延。杜甫對草堂的懷念,不僅僅是對個人"居止"的依依眷戀,同時是對其他形勝之地的衷心愛護,這是詩人從另一角度來傾吐他一貫憂國憂民的深切情思。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清代三十六詩仙圖卷之杜甫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3]

盛唐偉大的詩聖杜甫是大家都喜愛的文學家,他的詩歌情感內斂、沉鬱頓挫,充滿了現實主義的藝術風格。他憂國憂民、悲天憫人,很多詩都留下了他的痛苦和沉思。比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就表現了作者濟世救民的使命感;「致君堯舜上,再使民風淳」也表現了他的聖人情懷。[4]

視頻

詩聖杜甫的故事

100秒看完杜甫的一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