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形于色汉语成语,拼音是nù xíng yú sè,解释为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怒形于色 [1]
外文名
betray ones anger
拼音
nù xíng yú sè
注音
ㄋㄨˋ ㄒㄧㄥˊ ㄧㄩˊ ㄙㄜˋ
出处
《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
解释
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曹沫右手按剑,左手揽桓公之袖,怒形于色。"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状语;指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示例
他性子很急,往往为了一点小事就怒形于色。
成语辨析
【近义词】怒不可遏、怒目切齿、怒气冲天
【反义词】喜形于色、喜不自胜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