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思念的鱼(程世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思念的鱼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思念的鱼》中国当代作家程世国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思念的鱼

看到鱼儿圆圆的眼睛,那开合吐泡的鱼嘴,还有坚硬的腮帮,全身溜滑的鱼鳞,鱼鳍在水里浮浮沉沉,悠然自得。会让我想到很多,不知是我思念鱼,还是鱼思念我。

小时候,老家的小河里鱼儿非常多。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就是用手也能摸到鱼,常听捉鱼的小伙伴在我耳边炫耀。我从小喜欢吃鱼,自然会想到鱼,当然,也会想到关于鱼的那些事儿,和着鱼香味儿,回味无穷。

记得我四五岁时,爷爷六十多了,他也爱吃鱼,还会自己制作工具去捉鱼。因为爷爷身体不是很好,上坡走不了多久,便累得气喘吁吁。可是,只要到了夏天,他总要用竹子编一个鱼篓(长条形的竹筐,进口大,中间小,后面是一个圆圆的筐),做好捉鱼准备。我家离河有一公里多路程,下去一直下坡,回家一直爬坡,又因为我年幼,妈妈不让下河。只有听爷爷讲捉鱼的过程,他把篓子放在小河堤坝水流出口处,人在上游追鱼,鱼儿便会自己钻进鱼篓里面去,进去了便出不来。

如果效果不好,没捉到鱼,爷爷还会割一些不知名的树藤。在石头上捶打,树藤会流出白色的泡沫,混在河水里,鱼儿喝了会晕过去,也可以捉到一些鱼。每次爷爷捉鱼回来,我们都会在路口帮他拿东西,听爷爷讲捉鱼的事儿。到了晚上,喝上一碗鲜鱼汤,便是对鱼儿最初的思念了。

后来,我大一些,会期待舅舅的到来。我有两个舅舅,他们住在我家小河的下游。那时舅舅到我家,就是跟着河道一路上行,便可以到达。由于水流较小,只能步行,不能坐船。舅舅每次到我家,都会自备一份食材,那便是鱼儿。连续几年,皆是如此。

印象最深的一次,二舅刚到我家院坝,便大声呼叫我的乳名,让我把东西提进屋,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过去一看,是几串鱼儿,看着就舒服,提到手里,东看看,西看看,那诱人的鱼香味,早把我俘虏了。

听二舅讲,我们河里的鱼,名唤细鳞鱼。因为鱼鳞小,只有米粒般大小,剖鱼时不用刮鱼鳞。鱼的背部淡黑色,胸部和腹部全是白色。鱼是圆筒状的,灵敏性很高,不怎么好捉。捉这么些鱼儿,可是花了不少时间哟。

二舅还说,煮点鲜鱼汤喝,最补了。只见妈妈把水烧好,将鱼放进锅里,没过多久,锅里的水全部变成乳白色。那股浓浓的鱼香味,从厨房飘出来,飘到隔壁人家去。那边的黑猫也寻着香味跑过来,在厨房门口喵喵喵直叫唤。我闻到那个久违的味道,更是咽了几口口水。

终于开始吃晚餐了,二舅又提醒大家,先喝一口鲜鱼汤,对人的好处多,这是正宗的鲜鱼汤,原滋原味。大家喝着汤,听舅舅讲捉鱼的事儿,他说:“吃鱼没有捉鱼欢。”就是现在,我也没有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内涵。因为自己是个旱鸭子,不敢下水,没有参与捉过鱼,太遗憾了。二舅讲捉鱼如何看宴口,就是鱼吃过青苔的痕迹,如何捉住鱼,不至于滑掉,如何在深水里捉鱼,怎样扎猛子等。他讲得很详细,大家边听边吃,也可以感受到捉鱼的一点点乐趣

后来,河里的鱼变少了,舅舅也慢慢老去,不再下河捉鱼,但当年那些吃鱼的场景,我还记忆犹新。那时,隔段时间舅舅没有来我家,我都会追着问妈妈,舅舅要来我们家吗?许是想舅舅了,许是想念舅舅捉的鱼。

现在,我也在菜市买鱼,自行烹饪,也在餐厅吃鱼,怎么也吃不出儿时的那个味道。心里那份对鱼儿的思念,思念的鱼儿,全装在那碗鲜鱼汤里。[1]

作者简介

李英利,1964年出生于山西临猗,运城市作协会员。临猗县庙上中心学校教师,喜欢文学,酷爱创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