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恋母情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恋母情结

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亦译俄狄浦斯情结。是心理学中精神分析学派用语。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俄狄浦斯(Oedip-us)无意中杀父娶母的神话故事。

简介

恋母情结又称作俄狄浦斯情结。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借用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神话故事情节而自撰的术语概念。神话名称为《俄狄浦斯王》,描述俄狄普斯王子命中注定他必然杀死自己的父亲,娶自己的母亲为妻,他虽然终生小心,极力避免,但仍在不知不觉中犯下杀父、娶母两桩大罪,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情节反映了男孩爱母憎父的本能愿望,而女孩则有恋父情结,即憎母爱父的本能愿望,又称“伊赖克特情结”。人的这种本能愿望是从原始人的心理中继承下来的,不可避免,无法抗拒,永远留存在人类的无意识领域,它持续活动,以性本能为核心,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以致使人总是产生悔罪之感,因此,这种恋母或恋父情结,被弗洛伊德视之为宗教和道德的起因,由此则道德的起源自然是人类先天的无意识的生物本能一性欲。

评价

恋母情结是一种儿童早期的心理固结,是儿童初步认识父母及肯定他们关系的基础上,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家庭地位意识的时期。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都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因为恋母情结的父母不是我们生理意义上的父母,而是心理意象,父母的形象都是经过加工后保存在意识领域里的虚像,这个虚像总是集多种优点于一身,具有超现实的完美性、崇高性,是现实个体的理想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主动对这些形象加以修改,使其符合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和现实需要。因此,有些人否认自己曾有过恋母情结这也不足为奇,因为大多数人的恋母情结,只是一种隐性的对父母亲的依赖,由于学习或成长的需要,他们逐渐会远离父母,与家长的实际距离相差的越遥远,分离的时间越久远,他们对父母在心理上依恋就越弱。孩子早期的思想在逐渐与外界的接触过程中,不断得到纠正,最终完全走出父母的怀抱,走上独立的道路,形成自己的生活圈子和健康的性取向。恋母情结的普遍存在性是中西方文学中屡次出现恋母行为的根源,同时也是人们在清醒认识自我成长过程中,对心理逐步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自觉思考。[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