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碰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
恒星碰撞指两颗恒星通过重力作用合并成一个较大天体的过程。天文学家们估计,银河系内的球状星团每一万年可能发生一次这样的事件。科学家直到最近才有足够的技术观察恒星的合并。稠密的星团可以因中介质量黑洞[1]所引发的“失控恒星碰撞”,于短时间内发生一系列的恒星碰撞。
天文学的复杂的天体
宇宙中的任何恒星,无论核聚变反应是否仍在在进行中,都有可能发生恒星碰撞,这包括白矮星、中子星、黑洞、主序星、巨星和超巨星等等。不同型态的恒星碰撞或合并,结果会形成不同类型、质量、温度和半径的恒星。
恒星碰撞或合并的类型
白矮星是低质量恒星的残骸,如果它与其他的恒星结合成联星系统,它们可能会形成称为Ia超新星的剧烈恒星爆炸。白矮星可能会吸引主序星或红巨星伴星的物质,形成吸积盘。当两颗白矮星的轨道彼此非常靠近时,其轨道能量会以重力波的形式辐射出来,导致双方向内螺旋运动。 当它们最后结合在一起时,如果质量接近或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那么碳燃烧就会开始进行,使温度剧增。由于白矮星是简并物质,在热压力和恒星质量之间没有安全的平衡。因此,失控的融合反应在合并后的恒星内部快速地传播和加热,造成超新星爆炸。在几秒钟内,白矮星所有的物质都被抛入太空内。
中子星碰撞
中子星的碰撞会发生类似Ia超新星的事件。当两颗中子星的轨道彼此密切时,它们会随着时间螺旋向内推移。当这两颗中子星相遇,它们的碰撞会形成黑洞(假设它们的质量超过托尔曼﹣欧本海默﹣沃尔科夫极限)。这会在1到2毫秒的短时间内创造出强磁场,其强度为地球磁场的数万亿倍。天文学家认为这类事件就是某种类型的伽玛射线暴。哈伯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影像显示金的产生,以及许多其它更重的金属,都是来自剧烈的中子星碰撞。对宇宙中所有金含量的统计指出,估计这样的碰撞每1万至10万年会发生一次。
发现
各个时代的天文学家都有提出恒星碰撞的理论,但这要等到新技术的发展之后,才可以得到证明。在1764年,查尔斯·梅西耶发现了现在称为M30的星团[2]。20世纪的天文学家估计,这个星团已经存在130亿年。后来,哈伯太空望远镜能够解析出M30中的一颗颗恒星。经由这种新技术,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些称为蓝掉队星的恒星,比星团内的其它恒星都明显更年轻。天文学家假设这些恒星可能是经由“碰撞”或是“合并”形成的,所以它们有比周围的其它同伴更多的燃料,可以继续进行核聚变反应。
视频
参考文献
- ↑ 中介质量黑洞,行者物语网,2015-2-16
- ↑ 哈勃望远镜拍摄到拥有50万颗恒星的梅西尔3球状星团,搜狐,20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