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恩佐·贝阿尔佐特

恩佐·贝阿尔佐特

恩佐·贝阿尔佐特
出生 1927年9月26日
国籍 意大利
知名于 1982年率意大利队第三次获世界杯

恩佐·贝阿尔佐特(Enzo Bearzot,1927年9月26日-2010年12月21日)是一名意大利足球运动员及教练,曾带领意大利国家队赢得1982年世界杯冠军。绰号“老人家”(Vecio)。2010年12月21日逝世于米兰,享年83岁。 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夺得过一次世界杯赛冠军,主教练是有"烟斗"教练之称的贝阿尔佐特。在他执教的几年里,意大利足球开始了艰难的复兴。[1]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恩佐·贝阿尔佐特 逝世日期 2010年12月21日
外文名称 Enzo Bearzot 职业 足球教练
国籍 意大利 主要成就 1982年率意大利队第三次获世界杯
出生日期 1927年9月26日

职业生涯

球员生涯

1927年9月26日恩佐·贝阿尔佐特出生于意大利弗留利省阿杰罗镇。贝阿尔佐特对足球的兴趣是意大利国家队在波佐的率领下两夺世界杯赛冠军时产生的。当时亚平宁半岛成了欢乐的海洋,足球的狂热也传到了他们家,贝阿尔佐特被这股热浪卷了进去。从1948年起,贝阿尔佐特先后在国际米兰队、都灵队、卡塔尼亚等队效力。他司职后卫,是防守型队员。由于他球技不错,踢球意识好,很快加入了国家队。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意大利百废待兴,大家对足球的兴趣还不是很高,足球队员的技术因战争荒废了多年之后还处于低谷。意大利国家队的水平较低,打法落后,屡战屡败。[2]

教练生涯

贝阿尔佐特感觉到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教练水平太低,思想陈旧。他开始留意足球理论,思考教练套路。

1964年贝阿尔佐特退役后,到都灵青年队任教。为了掌握先进的和全面的足球理论,他不久又参加了意大利甲级队教练员培训班,并以优异成绩毕业,被足协看中留在足协技术训练处工作。期间他接触了意大利各甲级队的教练,经常与他们交流足球技术的发展状况,受益良多。

在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足球水平一般。1974年在西德举行的第十届世界杯赛中意大利队在分组赛中即被淘汰出局。1975年在第五届欧洲足球锦标赛中,意大利队再遭败绩。两位国家队教练先后辞职。1975年贝阿尔佐特被聘为国家队主教练,担负起振兴意大利足球的重任。

上任伊始,贝阿尔佐特对欧洲和拉美各流派的打法做了全面分析。他认为要想在欧洲称雄就必须打败以荷兰和西德为代表的"全攻全守"打法。要想在世界足坛取得好成绩,还必须打败巴西阿根廷为代表的"总体进攻"打法。贝阿尔佐特使出了少年时代寒窗苦读的本事,对各个流派进行了认真研究,吸取其中的精华,糅合到自己的足球思想当中,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打法:攻守平衡、防守反击。

贝阿尔佐特对意大利国家队进行了全面改造,把适应这种打法的队员和有培养前途的年轻队员选入国家队,进行磨合。他还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除了守门员佐夫以外,其他老队员各归自己的俱乐部队。这种脱胎换骨式的办法为打造新的意大利国家队奠定了基础,国家队开始复兴。1976年贝阿尔佐特率队与10个国家的球队比赛过,取得了7胜3负的成绩。意大利人看到了希望。

1977年,贝阿尔佐特率队取得了进军阿根廷世界杯的资格。但他苦于没有一个像济科这样单骑闯关决定战局的猛将,整日闷闷不乐。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金童子保罗·罗西浮出水面,给他带来了希望。有了罗西,贝阿尔佐特再次对国家队进行了调整,他让罗西出任中锋,用年轻有为冲劲十足的队员组成了最佳阵容,演练四三三和四四二阵形。这从根本上摆脱了以往的被动局面,完成了意大利国家队的新老交替。他们以全新的面貌在阿根廷世界杯赛场上东征西战,先后战胜法国队、匈牙利队和东道主阿根廷队。第二阶段又逼和西德队,淘汰了奥地利队,进入半决赛。但因年轻队员勇猛有余而经验不足败给了荷兰队和巴西队,取得了第四名。

意大利队的表现赢得了世界足坛行家们的好评,但贝阿尔佐特非常冷静,他清楚地看到了意大利国家队的缺点。由于传统的习性,意大利人比较散漫,比较自由,缺乏顽强的拼搏精神,这是最致命的弱点。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他也承认意大利人乐观,不背包袱,讲究实际。贝阿尔佐特针对这些优缺点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进一步重塑亚平宁的这支国家队。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几年的磨练,意大利足球终于东山再起,在4年之后的第十二届世界杯上,意大利队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连克强敌,杀入决赛,战胜西德队,捧走了雷米特杯。

这届杯赛前,只有两人对意大利国家队夺冠信心十足,一个是贝阿尔佐特,另一个是钢门佐夫。其他人,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都不敢抱太大的希望。国外的媒体更不把意大利队放在眼里,人们看好的是西德队、巴西队、阿根廷队,甚至是英格兰队。到了复赛阶段,意大利队意外地与巴西队、阿根廷队分在一组,形势严峻。贝阿尔佐特冷静地对队员们说:"阿根廷主教练梅诺蒂看不上意大利队,我们要狠狠地顶住他们的进攻,只要我们盯住肯佩斯马拉多纳,我们就能取胜。"果不其然,意大利队战胜了阿根廷队。[3]

1982年7月5日,意巴之战上演了。贝阿尔佐特出人意料地派出了一个既不像四四二又不像四三三的阵形,巴西队主教练桑塔纳感到莫名其妙,示意自己的队员狠狠地教训意大利队。济科苏格拉底法尔考、儒尼奥尔和埃德尔像5只猛虎下山直奔意大利大门,开场不到3分钟就有5次射门,但都被佐夫一一没收。就在巴西围攻意大利大门的时候,意大利的塔尔德里断球成功,三传两递球到了罗西的面前,金童子一甩狮头先得一分。在第25分钟和第68分钟,意大利队再下两城,最后以3∶2的比分让巴西队臣服。连续战胜南美劲旅阿根廷队和巴西队,意大利队士气大振。他们乘胜追击,又在半决赛中胜波兰队,闯入决赛。最后以3∶1战胜西德队夺得冠军。贝阿尔佐特成了意大利足球复兴的英雄。[4]

金烟斗奖

恩佐-贝阿尔佐特是带领意大利国家队赢得1982年世界杯冠军的功勋教练,2010年12月逝世于米兰,[5]意大利罗马的ACIL体育协会在意大利足协的资助下设立了以他命名的奖项,用以表彰表现突出的意大利教练,鉴于贝阿尔佐特生前酷爱抽烟斗,因此此奖项又名“金烟斗奖”。[6]

人物成就

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夺得过一次世界杯赛冠军,主教练是有"烟斗"教练之称的贝阿尔佐特。在他执教的几年里,意大利足球开始了艰难的复兴。[7]

20世纪30年代,英国发明了一种风靡全球的WM打法,即3223布阵方式。波佐对这种以防守为主的打法做研究后决定,取其精华弃其不足,结合意大利足球的特点进行改进。他的理论是应该稳固防守、控制中场、快速进攻,特别强调从两翼发动进攻,认为这样做容易撕开对方的防守,将密集在中路的防守力量吸引开来,为自己破门得分创造机会。靠着这一打法,波佐率国家队在1934年和1938年的世界杯赛上两次折桂。

波佐知人善任。他摈弃门户之见,任人惟贤。他根据自己的战术思想选择队员,不是根据个人的好恶来选人。每次选队员,波佐都要反复斟酌认真考虑,梅阿查就是经过十几场比赛的考察之后才确定的。在波佐的指导下,他在两届世界杯赛中过关斩将好不风光。

1982年,恩佐·贝阿尔佐特代领意大利国家队获得第三个世界杯冠军。

人物评价

有的人批评他过多地依靠罗西佐夫,其实这是没有道理的。他与波佐教练一样,是为自己的战术选人,而不是为队员选战术。是他的足球理念振兴了意大利足球,而不是罗西和佐夫两个人振兴了意大利足球。在他执教的几年里,意大利足球开始了艰难的复兴

人物视频

1、烟斗教练贝阿尔佐特出殡众徒弟送行

烟斗教练贝阿尔佐特出殡众徒弟送行

2、82世界杯主帅贝阿尔佐特逝世

82世界杯主帅贝阿尔佐特逝世

參考來源

  1. 恩佐·贝阿尔佐特,互动百科网
  2. 【蓝黑故事集之恩佐·贝阿尔佐特】蓝黑情未了,莱州论坛网,2018-2-27
  3. 足球运动员恩佐·贝阿尔佐特介绍,学习啦网,2017-04-19
  4. 恩佐·贝阿尔佐特,名人简历网
  5. 图文:1982年世界杯冠军教练去世,网易网,图文:1982年世界杯冠军教练去世
  6. 萨里荣获贝阿尔佐特奖,东方体育网,2017-04-26
  7. 贝阿尔佐特:蓝色军团的烟斗传奇,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