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恩斯特·奧匹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恩斯特·奧匹克

恩斯特·尤利烏斯·奧匹克(或翻譯為奧皮克,愛沙尼亞語:Ernst Julius ?pik,1893年10月23日-1985年9月10日)是知名的愛沙尼亞天文學家,其職業生涯有一半的時間是在北愛爾蘭的阿馬天文台(Armagh Observatory)。

早年生活與教育

奧匹克生於愛沙尼亞西維魯縣昆達。他在莫斯科大學主要研究彗星、小行星、流星等太陽系中的小天體。並在塔爾圖大學取得博士學位。

職業生涯

1916年奧匹克在《天文物理期刊》發表了一篇預測目視雙星質量的論文。值得注意的是他以其中一顆成員星是白矮星的波江座40為例子。他發現該顆白矮星(波江座 40B)的密度是太陽的 25000 倍,但在論文最後的結論中他認為不可能有如此高的密度。

1922年他發表了一篇測定仙女座星系和地球距離的論文。他使用一種新而簡單的方式測定出距離是 450 kpc。他的結果比當時其他的估計值要來的接近(100 至 1000 kpc),並且較接近今估計值(778 kpc),且比哈伯的估計值要更精確(275 kpc)。他的方式仍在使用。

1922年時,他早在太空探測器探測火星以前正確預測了火星表面撞擊坑生成頻率。1932年他提出理論指出,彗星可能起源自我們的太陽系。他相信彗星起源自假想的,在冥王星軌道之外的氣體雲區域;這個雲氣就是我們所知道的奧爾特雲,或者是為了彰顯奧匹克而稱為奧匹克-歐特雲。而且他還發明了擺動相機(Rocking camera)以觀測流星。1951年奧匹克發表一篇討論3氦過程的論文描述在紅巨星中氦-4如何經由核反應轉變成碳-12;但他的研究成果被忽略了,因為愛德溫·歐內斯特·薩爾皮特同樣內容的論文在奧匹克的文章到達英國和美國時已經被發表了。

1972年,奧匹克發表了一篇月球來源是被地球捕獲假說的重要論文,該論文刊登於 Irish Astronomical Journal. Vol. 10, pp. 190-238。該論文內容包含了月球破碎以及環的破碎和重新聚集。

亞爾科夫斯基效應

亞爾科夫斯基效應是由一位在個人空閒時間進行科學研究的俄國土木工程師伊凡·亞爾科夫斯基提出。大約1900年時亞爾科夫斯基在一本小冊子上提及,太空中自轉的天體在白晝側會因為受太陽光照而加熱,使天體受到為弱但會有長期性影響的力量,尤其是流星和體積特別小的小行星。如果奧匹克沒有在大約1909年時讀到亞爾科夫斯基的筆記,那亞爾科夫斯基非凡的洞察力將被大眾遺忘。數十年後奧匹克回憶起那本小冊子時,討論在太陽系中亞爾科夫斯基效應對於流星體運動可能的重要性。

流亡海外

1944年蘇聯紅軍接近愛沙尼亞時,他離開了自己的祖國。他以難民身分居於德國並在難民營中擔任流亡德國的波羅的海國家人士建立的波羅的海大學(Baltic University in Exile)校長。1948年他在英國北愛爾蘭的阿馬天文台任職,並曾任美國馬里蘭大學客座教授。[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