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恩格罗恩戈保护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恩戈罗恩戈保护区,属于坦桑尼亚自然遗产,位于坦桑尼亚共和国北部。197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保护区是一片辽阔的高原火山区,西接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东连马尼亚腊湖国家公园,占地80,944平方公里。该地区于1957年在行政上从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范围内划出,成为独立的自然保护区。区内有闻名遐迩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奥杜瓦伊峡谷和已成深湖的恩帕卡艾火山口。

中文名称:恩格罗恩戈保护区

所属地区:属于坦桑尼亚自然遗产

地理位置:位于坦桑尼亚共和国北部

面 积:80,944平方公里

恩戈罗恩戈保护区

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属于坦桑尼亚自然遗产,1979年 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巨大完整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是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在其附近是注满了深水的恩帕卡艾火山口,和盖伦活火山。在距此不远的奥杜瓦伊山谷的挖掘,发现了人类的远祖之一的哈比利斯人。

基本简介

恩戈罗恩戈自然保护区位于坦桑尼亚共和国北部。197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保护区是一片辽阔的高原火山区,西接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东连马尼亚腊湖国家公园,占地80,944平方公里。该地区于1957年在行政上从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范围内划出,成为独立的自然保护区。区内有闻名遐迩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奥杜瓦伊峡谷和已成深湖的恩帕卡艾火山口。

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是非洲坦桑尼亚国家天然动物园。位于北部东非大裂谷,在马尼亚拉湖、纳特龙湖和埃亚西湖之间,阿鲁沙西128千米。保护区以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为中心,面积80,944平方千米。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最高点海拔2135米,直径约18千米,深 610米,形状像一个大盆,“盆底”直径约16千米,“盆壁”陡峭,面积达315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二大火山口,素有非洲伊甸园之称。其内又包括许多火山口,如已形成深湖的恩帕卡艾山口,仍为活火山的奥尔多尼约·伦盖山,曾发掘出远古时代人头骨化石的奥杜瓦伊峡谷等。火山口周围山势险峻,林木葱茂,水源丰盛,适宜野生动物繁衍栖息。主要野生动物有犀牛、大象、狮、豹等,总头数在 4万只以上。

马赛族牧民的牛群与野生动物在园内共同生活,互不相扰。坦桑尼亚政府在此设有生态科研机构和反偷猎搜捕队。每年五六月间,庞大的斑马群和花斑牛羚群汇聚在塞伦盖蒂高原,六七匹一排横立,准备开始行程500公里的向西迁徙。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的这一壮观景象举世罕见。

区内火山

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中心部分是世界闻名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或破火山口,它是这一地区许多死火山的一个遗址。这个野生动物乐园是地质学上一次值得高兴的意外造成的。恩戈罗恩戈罗位于大裂谷东支,大裂谷是地壳上的一个断层,从莫桑比克穿过非洲直至叙利亚。在千百万年里,在地心的巨大压力下,熔岩从断层的薄弱处向地面喷出,形成一连串的火山,即今天东非的“火山口高地”。

  恩戈罗恩戈罗正是这些火山中的一个。以前是圆锥形,高度为现时的两倍。250万年前锥体最后—次爆发,把所有熔岩喷出,锥体顶部下塌成凹穴,只剩下火山口西北边的圆桌山。在地质学上,山火爆发或塌陷而成的火山口,称为破火山口。

  恩戈罗恩戈罗是世界第六大破火山口,大致成圆形,是边缘保持完整的众多破火山口之中最大一个。非洲人将其称为恩戈罗恩戈罗,即“大洞”之意。恩戈罗恩戈罗破火山口是世界上最完整的火山口,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破火山口之一。如同镶嵌在东非大裂谷带上的一只“大盆”。恩戈罗戈罗火山口宽度为14.5公里,深度从610米到762米,直径约18公里,底部直径约16公里,占地总面积广达264平方公里。

巨大的火山口是800万年前火山喷发的遗迹,然而迄今为止,它已经停止喷发250万年了。火山口外有6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坦桑尼亚北部这座古老死火山陡峭的火山口,隐蔽在一片参差不齐的植物下。在1800米的高空,异常宁静,只有四周草原的上升气流经过火山口边缘吹向蔚蓝的天空时刮动树叶发出沙沙声才打破了这里的沉寂。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是世界上最完整的火山口,海拔2286米。800万年前恩戈罗恩戈罗曾是一座活火山。火山口底部,专业术语称之为破火山口,即火山锥陷入火山井而形成的大凹地,面积达160平方公里。沿火山口外缘为环形,有6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拔地而起,高耸入云。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内的动物,从最小的“迪克迪克”羚羊到犀牛、狮子、大象,种类繁多,数量惊人,火山口也因此名扬天下。每当春天来临,准备一年一度迁徙的火烈鸟成千累万地云集在火山口的咸湖,宛若一层粉红色薄纱铺撒在湖面上,美丽异常。火山口内的花卉繁复,百合花、菖兰花、矮牵牛、雏菊、羽扁豆、三叶草竞相开放,万紫千红,使火山口景色迷人。马赛族牧民世世代代居住在火山口地区。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距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西侧40公里处发现了奥杜瓦伊浅峡谷,峡谷因古河水侵蚀岩石层而形成。1959年人类学家在这里发掘出距今125万年的南猿头盖骨。1960年又发掘出距今190万年的能人化石残骸、石器以及迄今仍被狩猎的动物之远祖化石。这些发现对目前复杂而又有争议的人种系谱学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野生环境

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恩戈罗恩戈罗壮丽多变的景色包罗了从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壁上陡峭的斜坡到金合欢灌木丛。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多样,有林地、沼泽,湖泊以及广阔的草地或萨王纳。萨王纳是塞伦盖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此生态系统一直延续至肯尼亚,包括毗邻的马沙良·马拉自然保护区。萨王纳草地供养着丰富多样的食草动物,这里树木茂盛、水源丰富,适合野生动物繁衍生息。

该区的动物的名录看上去就像一份非洲野生动物的目录,有角马、斑马、瞪羚、水牛、非洲旋角大羚羊和疣猪,还有长颈鹿、狮子、大象和黑犀牛。这些动物大部分漫游于辽阔的塞伦盖蒂,河马等另一些动物局限在湖泊和沼泽地区。哪里有这样多的猎物,哪里就有食肉动物,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供养着大量的狮子、斑鬣狗、豺、猎豹、豹和薮猫。大部分生活在恩戈罗戈罗的动物不需要每年为寻找水源和新鲜的草场而迁徙,而是长年定居在火山口内,即使是在干旱季节,火山口内也不缺乏水源,因此,火山口地区野生动物繁多,旱季,火山口内有足够的水供动物饮用。也有足够的食物供给200多万头不同大小的食草动物。

每当春天来临之际,几百万只的火烈鸟(红鹳)地聚集在火山口底部的咸水湖上,火烈鸟,与火山口内生长的各种花卉、植物交相辉映。突然间湖面一阵骚动,粉红色点升上天空转圈,又飞回水上,那是大群红鹳在翩翩起舞,宛如玫瑰色地薄纱。这一幅绝美的画面使人省悟起恩戈罗戈罗为什么被誉为“非洲伊甸园”。红鹳有两种,一种是大红鹳,以长脚沿河岸踱着优美的大步,弯下头颈以喙捞取甲壳食物:另一种是小红鹳,在水深处觅食藻类。

这里是非洲野生动物最集中的地方,在火山口内260平方公里地面上,估计约有30000只动物,其中有50多种大型哺乳动物,包括狮子、大象、犀牛、河马、长颈鹿、猴子、狒狒、疣猪、鬣狗及各种羚羊:200多种鸟,包括鸵鸟、野鸭、珍珠鸡等。该火山口是整个东非野生动物世界的缩影。

恩戈罗恩戈罗不仅是大型野生动物的天堂,而且也是大量鸟类生活、繁殖、越冬或长途迁徙中停留的重要地区。全年在此栖居的有鸵鸟、鸨等。

人类遗产保护,马赛族牧民被迁移

在坦桑尼亚北部,马赛族人生活在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地区的日子似乎已经屈指可数。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施加压力,要求他们撤离这一世界遗产之地,因此,坦桑尼亚一些议员希望在年底之前看到所有马赛人远离这个已经熄灭的火山口地区。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于197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保护区发出警告说有可能将其从享有盛誉的世界遗产目录中删除。理由是火山口地区游客过多,特别是马赛族牧民过多,严重威胁了该地的生态系统。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地区的生态环境能承载2.5万人。50年前,有8000名马赛人生活在火山口地区,但现在生活在那里的马赛族牧民已达6.5万人,是过去的8倍多。坦桑尼亚政府认为,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保留世界遗产的名称至关重要,如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保护区从世界遗产目录中删除,会给这里的旅游业带来灭顶之灾。

坦桑尼亚政府已意识到生态保护问题,并敦促保护区当局减少越野旅游车进入火山口内。因为在旅游旺季,每天有400辆越野车载着游客进去寻找动物拍照。可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看来,问题的关键却是当地马赛族牧民。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坦桑尼亚旅游和自然资源部指出,人类活动的增加和保护火山口的利益是不相容的。尽管几年前坦桑尼亚当局已非正式提出禁止在那里居住生活,但马赛族人一直没有离开。

马赛族人面对被驱逐的威胁并非第一次。在殖民时代,大部分马赛族人的土地或被农场主、私人庄园占有,或用于政府项目、保护原生态的国家公园,造成了马赛族人土地很少,或者只有最不好的土地,生活贫困。1959年他们被英国殖民者从邻近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驱逐出来。同年,就是这些英国人把他们安置在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

1959年成立保护区时颁布的法规允许马赛族人继续在那里生活。现在要使他们搬迁,就得合法化。4月,议员们访问了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保护区之后,希望马赛族人在几周之内,最多几个月之内离开。当地一位议员建议政府修改法律,并很好地照顾所有搬迁居民的利益。也有议员支持驱逐马赛族人。因为现在“这个世界奇迹处于压力之下……为生态环境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也有议员认为,在该国历史上,维多利亚湖和乞力马扎罗山一边,其他的居民被成功地迁移过。“在火山口问题上,马赛族人应当迁移,但迁移可分阶段进行”。一位马赛族议员主张能解决所有人的问题,“如果必须迁移的话,让我们找一个人道的办法。他们是人,不是牲口”。捍卫生活在火山口地区各民族利益的组织——恩戈罗恩戈罗畜牧经济委员会主席说,长久以来,马赛族人就在这儿和野生动物一起生活,“马赛族人本质上就是保护者。现在这个项目要驱逐他们而保护动物,这毫无意义”。

视频

瑰丽大自然奇妙轻音乐 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风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