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恩里科·費米

移除 26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战后 ==
二戰末期,芝加哥大學開始轉移核子研究焦點,從戰爭轉為和平用途。1945年7月1日,费米被聘为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之後不久,「核子學術研究所」{{efn|即现今[[恩里科·費米研究所]]。}} 成立。{{sfn|Segrè|1970|p=157}}同年12月31日,费米一家从洛斯阿拉莫斯回到了芝加哥{{sfn|Segrè|1970|p=167}}。1946年7月1日,冶金实验室被升格为[[阿贡国家实验室]]。这也是自曼哈顿计划中衍生出来的第一个[[美国国家实验室]]。{{sfn|Holl|Hewlett|Harris|1997|pp=xix–xx}}由于芝加哥和阿贡距离很近,因而费米可以在两地间轻松周转。在阿贡,他与[[利昂娜·伍兹|利昂娜·马歇尔]]一起研究{{le|中子散射|Neutron scattering}}{{sfn|Segrè|1970|p=171}}。他还帮助[[玛丽亚·格佩特-梅耶|玛丽亚·梅耶]]深入理解[[自旋-轨道作用|自旋-轨道耦合]]。梅耶后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研究也是受这一点的启发。{{sfn|Segrè|1970|p=172}}
1947年1月1日,曼哈顿计划正式被[[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取代{{sfn|Hewlett|Anderson|1962|p=643}}。费米在由奥本海默领导的原子能委员会一般顾问委员会中担任顾问{{sfn|Hewlett|Anderson|1962|p=648}}。他每年还会在洛斯阿拉莫斯度过数周{{sfn|Segrè|1970|p=175}}。在那里,他与[[尼古拉斯·梅特罗波利斯]]联合进行一些研究{{sfn|Segrè|1970|p=179}},并与[[约翰·冯·诺伊曼]]一起研究[[瑞利-泰勒不稳定性]]{{efn|即界面两边的流体密度不同时会发生的现象。}}{{sfn|Bonolis|2001|p=381}}
1949年8月,苏联首颗原子弹试爆成功。费米与拉比向原子能委员会提交了一篇措辞较为激烈的报告,从道德层面以及技术层面上强烈反对发展氢弹。{{sfn|Hewlett|Duncan|1969|pp=380–385}}但费米还是成为了洛斯阿拉莫斯氢弹研究团队的顾问。他与[[斯塔尼斯拉夫·乌拉姆]]合作计算得出泰勒模型中所需的[[氚]]的数量尽管大到惊人,但仍不能保证[[核聚变]]能够持续传递。{{sfn|Hewlett|Duncan|1969|pp=527–530}}1954年,费米出席了{{le|奥本海默安全听证会|Oppenheimer security hearing}}为奥本海默作证。但奥本海默的安全许可最终仍被剥夺了。{{sfn|Cooper|1999|pp=102–103}}
===后世对他的纪念===
费米身后有许许多多的事物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这包括位于[[伊利诺伊州]]的[[费米实验室]]{{efn|1974年改为现名。}}{{sfn|Fermilab}}以及2008年发射的[[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sfn|NASA|2008}} 。此外,还有三座核反应堆设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分别是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le|恩里科·费米核电站|Enrico Fermi Nuclear Generating Station}}、位于意大利[[特里诺]]的{{le|恩里科·费米核电厂|Enrico Fermi Nuclear Power Plant (Italy)}}{{sfn|WNA}}以及位于[[阿根廷]]的{{le|RA-1恩里科·费米反应堆|RA-1 Enrico Fermi}}{{sfn|CNEA}}。第100号元素[[镄]]也是以费米的姓氏命名的。这种元素是在1952年[[常春藤麥克]]核试的辐射落尘中发现的。与这种元素一起被发现的还有第99号元素[[锿]]。{{sfn|Seaborg|1978|p=2}}{{sfn|Hoff|1978|pp=39–48}}1956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将其颁发的最高奖项命名为[[费米奖]]。奥托·哈恩、罗伯特·奥本海默、爱德华·泰勒以及汉斯·贝特等知名科学家都曾获授该奖。{{sfn|DOE|2015}}
{{-}}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