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恰似你的温柔 - 邓丽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邓丽君

来自 QQ音乐的图片

邓丽君

恰似你的温柔 - 邓丽君 (Teresa Teng),发行时间:1981-12-04。

歌词内容

  • 词:梁弘志
  • 曲:梁弘志
  •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 就像一张破碎的脸
  • 难以开口道再见
  • 就让一切走远
  • 这不是件容易的事
  • 我们却都没有哭泣
  • 让它淡淡地来
  • 让它好好地去
  • 到如今年复一年
  • 我不能停止怀念
  • 怀念你 怀念从前
  • 但愿那海风再起
  • 只为那浪花的手
  • 恰似你的温柔
  •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 就像一张破碎的脸
  • 难以开口道再见
  • 就让一切走远
  • 这不是件容易的事
  • 我们却都没有哭泣
  • 让它淡淡地来
  • 让它好好地去
  • 到如今年复一年
  • 我不能停止怀念
  • 怀念你 怀念从前
  • 但愿那海风再起
  • 只为那浪花的手
  • 恰似你的温柔
  • 到如今年复一年
  • 我不能停止怀念
  • 怀念你怀念从前
  • 但愿那海风再起
  • 只为那浪花的手
  • 恰似你的温柔

[1]

歌手简介

  •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祖籍中国河北省大名县,中国台湾女歌手。
  • 1967年,发行个人首张专辑《邓丽君之歌—凤阳花鼓》,从而开始其歌唱生涯。1969年,因演唱台湾首部连续剧《晶晶》的同名主题曲而在台湾成名。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千言万语》《海韵》等作品打开香港及东南亚唱片市场。1974年,凭借日文歌曲《空港》获得日本唱片大赏“新人赏”,并由此奠定其在日本的演艺事业基础。1976年,于香港利舞台举行首次个人演唱会。1980年,当选台湾金钟奖首位最佳女歌星。80年代初期,先后受邀于林肯中心、洛杉矶音乐中心、拉斯维加斯凯撒皇宫等地举行演唱会。1983年,举行华人歌手首次巡回演唱会,此后终止商业演出活动。1984至1986年间,先后以《つぐない》《爱人》《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三曲三次获得日本有线大赏和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两项日本音乐颁奖礼大奖的最高奖项。1987年起,呈半隐居状态并淡出乐坛。
  • 1995年5月8日,邓丽君因支气管哮喘发作于泰国清迈逝世;同年,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追认授予邓丽君“金针奖”;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日本有线大赏、日本唱片大赏分别追认授予邓丽君“特别功劳赏”。1996年,台湾金曲奖追认授予邓丽君“特别贡献奖”。2007年,邓丽君成为日本古贺政男音乐博物馆“大众音乐殿堂”表彰者。

演艺经历

  • 生前记录
  • 台湾宇宙唱片时期
  • 少女时期的邓丽君
  • 1967年,邓丽君自金陵女中休学,加盟台湾宇宙唱片公司;9月,邓丽君推出第一张唱片《邓丽君之歌—凤阳花鼓》,正式开始职业演唱生涯。
  • 1968年4月,邓丽君参加台视《群星会》节目,在台北“夜巴黎”、“七重天”等音乐场所登台演唱,创造连续数月满场的纪录;以平均每三个月两张唱片的出片速度推出多张唱片。
  • 1969年,邓丽君出演台湾宇宙唱片公司出资拍摄的音乐题材电影《谢谢总经理》;为台湾首部连续剧《晶晶》演唱主题曲;应邀主持台湾电视史上首档带状节目《每日一星》。
  • 1970年1月,邓丽君被白花油公司以及香港《华侨日报》选为“慈善皇后”;7月,邓丽君与凯声歌唱团赴香港演唱一个月;10月,邓丽君与张冲合作拍摄个人第二部音乐题材电影《歌迷小姐》。
  • 台湾丽风唱片/香港乐风唱片时期
  • 1971年2月至1972年8月,邓丽君在东南亚展开为期一年半的巡回表演,演唱会地点包括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地,并与丽风唱片公司正式签约。
  • 1972年2月,邓丽君第二度当选香港工展会“白花油义卖皇后”;5月,邓丽君访问东南亚各地唱片公司、报社二十余处;7月,主演舞台剧《西厢记》;12月,当选“香港十大最受欢迎歌星”。
  • 1973年1月,邓丽君赴美修读英文,赴香港演唱于香港歌剧院、“汉宫”及“珠城”;7月,邓丽君主演舞台剧《唐伯虎点秋香》;9月,邓丽君第二度当选“香港十大最受欢迎歌星”;11月,邓丽君与日本渡边经纪公司签约,并与日本宝丽多唱片公司合作发行唱片。
  • 日本宝丽多唱片/香港宝丽金唱片时期
  • 1974年,邓丽君正式赴日本发展;3月1日,于宝丽多唱片公司推出首张日语单曲《今夜かしら明日かしら 》(《今夜或者明天》);4月,邓丽君首度赴金门劳军;于东南亚出演《女记者》等三部舞台剧;10月,邓丽君以第二张单曲《空港》,打破宝丽多唱片公司旗下歌手的唱片销量纪录,并获得“日本音乐祭银赏”同月,邓丽君于日本推出第三张单曲《雪化妆》;11月,邓丽君凭《空港》一曲,从日本乐坛700余位新人中脱颖而出,获得1974年度“日本唱片大赏新人歌手赏”,同时获得“新宿音乐祭铜赏”、“银座音乐祭热演赏”。
  • 1975年,邓丽君加盟香港宝丽金唱片公司,5月,发行“岛国之情歌”系列专辑第一集《岛国之情歌第一集——再见!我的爱人》;8月,邓丽君于香港电视台录制香港首档艺人专题电视节目《邓丽君电视特辑》;9月,举行马来西亚巡回演出;10月获“新宿音乐祭新人赏”、“东京电视日报十大歌星赏”及“东京音乐祭银禧大赏”。
  • 1976年3月,于香港利舞台举办个人演唱会;7月,邓丽君于日本新宿举行个人演唱会 ;11月,邓丽君率丽星歌剧团赴马来西亚巡回演出。
  • 1977年4月,邓丽君于东京新桥市民会馆举行个人演唱会;6月,邓丽君返台录制台湾首档艺人专题节目《邓丽君特辑》,以《ふるさとはどこですか》夺得日本东京歌唱大赛冠军;《あなたと生きる》夺得日本“电视放送赏”;7月,再度于香港利舞台举行个人演唱会;以《岛国之情歌第二集——今夜想起你》于香港第一届金唱片颁奖典礼上成为香港首届“金唱片奖”得主;于东京新桥举行个人演唱会;在日本发行唱片累计达20张。
  • 1978年2月,邓丽君于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等地展开巡回演出;7月底,邓丽君于日本川崎产业文化会馆举行个人演唱会,获台湾员警广播电台“雪中送炭奖”;9月,邓丽君应台视之邀,友情客串电视剧集《天涯常念旧时情》;三张唱片同时获得香港第三届“金唱片奖”;《小村之恋》入选香港首届“十大中文金曲”;《东京夜景》获得日本“正顽张中赏”。
  • 1979年2月,邓丽君因“假护照”事件离开日本乐坛,赴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留学,进修日文、英文、生物及数学;4月,邓丽君于洛杉矶、旧金山、温哥华、多伦多等北美城市举行个人演唱会;8月,邓丽君马来西亚歌迷会成立;三张唱片同时获得香港“白金唱片奖”,两张唱片获得“金唱片奖”。
  • 1980年3月,邓丽君获得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女歌星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歌手;5月,受邀于美国纽约林肯中心登台,成为首位于此献艺的华人歌唱家,获纽约市长授予的“金苹果”胸针;7月,巡演至于洛杉矶、三藩市等地;10月,于国父纪念馆举行演唱会,门票收入全数捐作自强爱国基金;第四度踏足香港利舞台,举行一连七场的个人演唱会,创下华语演唱会连演场次纪录;11月,受邀出席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典礼献唱;12月,推出的粤语专辑《势不两立》,获得“白金唱片奖”;12月底,赴东南亚举行巡回演唱会。
  • 1981年1月,邓丽君获台“新闻局”颁发“爱国艺人”奖座;于印尼灌录80首印尼语歌曲;获台湾第五届电视金像奖“最受欢迎女歌星奖”及“最佳女歌星奖”,成为首位得到双重荣誉的艺人;3月,邓丽君分别在台北“迪斯角”、台中“联美”、高雄“喜相逢”等场地举行个人演唱会;4月,邓丽君于东南亚巡演,于香港利舞台第五度举行个人演唱会,以7天9场再次创下华语演唱会的场次纪录;5月,邓丽君受邀与李季准首次合作主持台湾电视金钟奖颁奖典礼;8月,于香港出席“香港第五届金唱片颁奖礼”,五张大碟同时获得“白金唱片奖”,打破香港历届白金唱片纪录。
  • 邓丽君生活简历
  • 1982年1月8日到11日,邓丽君于香港伊利沙伯体育馆举办5场个人演唱会,为在此举办演唱会的首位华人女歌手,演唱会投入资金达1000万港币,首场演唱收益用于慈善捐助,这是邓丽君最成功的演唱会之一,她在这次演唱会上,用日语和粤语演唱了谷村新司的《星》;2月,邓丽君赴马来西亚举行个人演唱会;4月,歌林唱片出版了邓丽君香港伊利沙伯体育馆演唱会的实况录音唱片;5月,邓丽君开始投入古典诗词专辑《淡淡幽情》的策划工作 ;同期推出《邓丽君演唱会》双唱片,面世后成为双白金唱片,另有三张大碟获得“金唱片奖”;10月,邓丽君受邀于香港无线电视拍摄《邓丽君特辑》。 
  • 1983年2月,邓丽君的专辑《淡淡幽情》正式发表,这是华语流行乐坛第一张以古诗词谱曲的专辑;2月底,邓丽君受邀于赌城拉斯维加斯凯撒皇宫举行个人演唱会,成为首位在此签约演出的东方女歌手;3月,邓丽君与张帝合作,再度主持台湾电视金钟奖颁奖典礼;5月,香港宝丽金宣布邓丽君自1975年起在香港宝丽金唱片公司唱片销量累计达500万张,创下华人歌手唱片销量纪录;推出第二张粤语专辑《漫步人生路》,是其在港台地区推出的第109张专辑(不包括日语专辑),面市后成为白金唱片;12月29日,邓丽君举办以香港红磡体育馆为首站的“15周年巡回演唱会”,成为首位举办多地巡演的华人歌手和首位于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演唱会的女歌手,创下香港红勘体育馆首次歌手连续演出6场、6场观众满座的纪录,并刷新华语演唱会观众人数以及华语演唱会票房。
  • 1984年1月,邓丽君在台北市立体育馆举办两场“十亿个掌声邓丽君15周年巡回演唱会”;同月底,邓丽君巡回演唱至新加坡和吉隆坡等地。
  • 日本金牛宫唱片时期
  • 1984年1月21日,邓丽君于日本金牛宫唱片公司以单曲《つぐない》(《赎罪》)正式复出日本乐坛,单曲迅速打入日本唱片流行榜;3月,邓丽君当选“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7月,邓丽君凭借单曲《つぐない》夺得日本上半年度之“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冠军;邓丽君四张唱片同时获得香港“白金唱片奖”;8月,邓丽君日文单曲《つぐない》升至日本有线榜第1名,停留榜内近12个月,创下日本乐坛历史纪录;9月,邓丽君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留学,进修欧洲古典声乐,留学期间婉拒英国皇家阿尔波特音乐厅的演出邀请;12月,邓丽君以《つぐない》击败中森明菜及众多日本歌手,夺得“日本有线大赏”及“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两项日本音乐颁奖礼大奖的最高荣誉,成为双料冠军,同时获得“日本演歌大赏最佳歌曲赏”、“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最优秀歌星赏”;根据日本卡拉OK统计机构数据结果,邓丽君的歌曲《つぐない》位居1984年日本卡拉OK歌曲点唱总量第1位。
  • 1985年2月,邓丽君日文单曲《爱人》发表;5月20日至8月9日期间,邓丽君日文单曲《爱人》创下日本有线点播榜连续14周冠军和唱片排行榜上连续10周冠军的双项纪录;12月15日,邓丽君于日本东京NHK大会堂举行“One & Only”个人演唱会,所得收益全数捐出。
  • 截至1985年12月底,《爱人》以919370次,领先对手20万次的有线点播次数再度打破日本有线点播榜的纪录,蝉联日本有线大赏及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双料冠军,成为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中第一位连续两年夺得冠军的歌手;12月底,邓丽君入选日本第36回“红白歌合战”,以亲身设计的中国唐代美人杨贵妃造型出场;根据日本卡拉OK统计机构数据结果,邓丽君的歌曲《つぐない》和《爱人》在1985年日本卡拉OK歌曲点唱总量排名中分列第2位和第4位。
  • 邓丽君舞台简历
  • 1986年春节期间,邓丽君受邀于台视推出新年特别节目《与君同乐》;2月,推出的单曲《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任时光从身边流逝》)在日本流行;7月,邓丽君夺得上半年“日本有线大赏”冠军;《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位居日本有线榜第1名长达半年之久,第三度刷新日本有线榜历史纪录;邓丽君第三度蝉联“日本有线大赏”及“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双料冠军,创下日本歌坛历史纪录。“日本唱片大赏”因其不是日本人,连续两年不为其颁奖,在日本媒体和公众舆论的压力下,最终于这一年授予邓丽君“金赏”;12月底,邓丽君入选日本第37回“红白歌合战”。
  • 1986年,邓丽君当选美国《时代周刊》“世界七大女歌星”和“世界十大最受欢迎女歌星”之一,成为唯一同时获得两项荣誉的亚洲歌手 [20-21];根据日本卡拉OK统计机构数据结果,邓丽君的歌曲《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位居1986年日本卡拉OK歌曲点唱总量第2位。
  • 1987年1月,邓丽君于香港发表国语专辑《我只在乎你》;6月,邓丽君于日本发表日文单曲《别れの予感》(《别离的预感》)。为避免歌唱事业对哮喘病和肾病造成不利影响,邓丽君继续穿梭于日本、香港、台湾、美加及法国等地的同时,于事业黄金期逐渐淡出公众视线,除推出唱片作品及出席公益慈善演出外,停止作品宣传及商业演出活动,呈现半隐居状态,开始欧洲旅居生活;12月,邓丽君以《别れの予感》第四度蝉联“日本有线大赏有线音乐赏”。根据日本卡拉OK统计机构数据结果,邓丽君的歌曲《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位居1987年日本卡拉OK歌曲点唱总量第1位。
  • 1988年1月,邓丽君日文单曲《恋人たちの神话》(《恋人们的神话》)发表;《别れの予感》有线榜停留时间68周,最高名列第1位;6月,国语专辑《偿还》获得香港“白金唱片奖”;7月,邓丽君以《别れの予感》获得上半年“日本有线大赏”冠军;10月,邓丽君定居修养于香港赤柱佳美道18号别墅,停止推出国语专辑,隐退华语乐坛。
  • 截至1988年,邓丽君共有17张唱片获得香港“白金唱片奖”,10张唱片获得香港“金唱片奖”;12月,邓丽君获“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最优秀歌星赏”,第五度蝉联“日本有线大赏有线音乐赏”;根据日本卡拉OK统计机构数据结果,邓丽君的歌曲《别れの予感》位居1988年日本卡拉OK歌曲点唱总量第1位。1980年代末,邓丽君与谷村新司等共四位歌手同台演唱《星》。
  • 1989年7月,邓丽君日文单曲《香港~Hong Kong~》(《香港》)于日本发表;10月,于巴黎录制日文单曲《涙の条件》(《泪的条件》);11月,邓丽君于日本TBS电视台演出“日本出道15周年特别节目”,并进行名为“爱的15周年”的答谢表演;专辑《全曲集BEST HIT 88》获得日本唱片协会“日本金唱片大赏专辑赏”。
  • 1990年,邓丽君为调养身体和放松身心,进一步减少歌唱活动,生活重心移往法国;5月,邓丽君因急性肾炎住院治疗;专辑《90ベストコレクション-涙の条件》获日本唱片协会“金唱片大赏”。
  • 1991年2月,邓丽君发表日文单曲《悲しみと踊らせて》(《与悲伤共舞》);3月,邓丽君自费返台赴金门劳军;12月,邓丽君受邀出席日本第42回“红白歌合战;专辑《90ベストコレクション-涙の条件》获日本唱片协会“日本金唱片大赏专辑赏”。
  • 邓丽君生前简介
  • 1992年5月,邓丽君发表日文单曲《爱の阳差》(《爱的阳光》)。
  • 1993年5月,发表日文单曲《あなたと共に生きてゆく》(《与你共度今生》);12月,邓丽君作为颁奖嘉宾出席第26回“日本有线大赏”,并献唱四首大赏曲目。
  • 1994年6月,邓丽君带病返台参加庆祝陆军官校70周年庆“永远的黄埔”纪念晚会;10月,邓丽君于香港出席“双十庆典大会”,与罗大佑合唱《梅花》;11月,邓丽君中日文双语单曲《夜来香》于日本发行;12月,邓丽君婉拒日本“红白歌合战”的第四度邀请,希望把机会留给新人。
  • 身后影响
  • 1995年5月12日,李登辉颁发象征最高荣誉的“华夏一等奖章”表彰其艺术贡献;5月19日,李登辉特颁“艺苑扬芬”挽额表彰其歌唱成就;5月23日,侨委会颁发“华光奖章”表彰其海外演艺荣誉;5月28日,台北第一殡仪馆举行邓丽君公祭仪式;邓丽君安睡于可保遗体50年完好的水晶铜制棺木之中,灵柩获覆盖国民党党旗,安葬于台北金宝山“筠园(邓丽君纪念公园)”。10月14日,台湾邓丽君文教基金会成立;香港乐坛追认授予邓丽君“金针奖”;11月25日,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追认授予邓丽君“特别功劳赏”;12月1日,日本有线大赏追认授予邓丽君“有线功劳赏”;12月31日,日本唱片大赏追认授予邓丽君“特别功劳赏”;同年底,日本《日刊时报》根据全国各地卡拉OK点唱数据做出“日本卡拉OK点唱十大演歌”统计报告,邓丽君日语代表作《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别れの予感》、《つぐない》位列其中,分列第1位、第3位和第5位。
  • 1996年,台湾金曲奖追认授予邓丽君特别贡献奖;专辑《Super Selection》获日本唱片协会“日本金唱片大赏专辑赏”。1997年,邓丽君专辑《Recollection~追忆~》获日本唱片协会“日本金唱片大赏专辑赏”。
  • 1998年1月19日,邓丽君日文歌曲《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作为唯一非日籍歌手的演唱作品入选“20世纪中感动全日本的歌曲”,位居第16位;4月,邓丽君获选《天下杂志》“400年来对台湾最具影响力的50位人物”第19位,成为榜单排名最高的文艺界人士。
  • 1999年,邓丽君演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位居“香港20世纪十大中文金曲”评选活动榜首;邓丽君获选马来西亚《南洋商报》“华语流行歌坛世纪100人”第1名;同年,邓丽君被写入《百年歌坛巨星》一书。
  • 2001年7月,《忘不了inoubliable邓丽君最后录音》纪念专辑正式发行;10月23日,香港天文学家杨光宇以邓丽君的英文名Teresa Teng为“小行星42295号”命名。2003年1月,香港电台借颁发“金曲银禧荣誉大奖”,表彰为香港乐坛发展做出努力的25位音乐人,邓丽君作为非香港人士入选其中。
  • 2007年,邓丽君作为非日本籍歌手入选日本古贺政男音乐博物馆“日本大众音乐殿堂”。2008年11月24日,邓丽君入选由南方报业传媒和《南方都市报》举办的“改革开放30年30位风云人物”评选活动;12月17日,由《新周刊》协同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联手缔造的中国娇子新锐榜揭晓,邓丽君当选“30年十大中国骄子”之一。
  • 2009年,中国网举办“新中国60年最有影响力文化人物网络评选”活动,评选分文学、影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曲艺、文化学者8类,共192位候选人,邓丽君以850万余票的得票数位居榜首;同期邓丽君当选凤凰网“60年国家标志人物”之一 [26];同年,邓丽君日语歌曲《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和《つぐない》入选“大日本歌谣史--昭和50名曲”,分列第5位和第20位。
  • 2010年,邓丽君被搜狐等多家华文媒体评选为“新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女性”;4月22日,邓丽君纪念文物馆在台湾高雄开馆;8月2日,邓丽君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选为“过去50年里全球最知名的20位音乐家”之一;11月6日,邓丽君获选为2010年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名人馆代表;12月12日,邓丽君入选华语金曲奖“30人30歌30碟”活动三份榜单;12月22日,邓丽君音乐生活馆在北京开馆。
  • 2011年3月3日,邓丽君在台湾“辛亥百年最受尊敬女性”评选活动中荣获第7名,文艺界第1名;同年,在日本2011年发布的“日本女性卡拉OK爱唱的女歌手”统计报告中,邓丽君在日本60岁以上女性中受欢迎度位列第1名,50至59岁女性中受欢迎度位列第2名。

个人生活

  • 生病住院
  • 1994年12月30日,邓丽君因重感冒伴随支气管炎导致呼吸困难于泰国清迈兰姆医院住院治疗。1995年春节期间,邓丽君返台与家人团聚;配合使用支气管扩张喷剂治疗感冒伴随支气管炎引起的呼吸困难。
  • 因病去世
  • 1995年5月8日16时许,邓丽君因长期感冒未愈伴随支气管炎引起支气管哮喘发作,由于交通堵塞延误救治时间和使用支气管扩张喷剂过量,致使脑部重度缺氧和心脏停顿,于泰国清迈兰姆医院接受近45分钟的全力抢救,17时30分许,邓丽君被院方证实错失有效救治时机以致抢救无效逝世,终年42岁 [32];5月11日,邓丽君遗体搭载泰航633客机运抵台湾。


社会活动

  • 1968年8月17日,邓丽君于台北中山堂中正厅为济助菲律宾震灾举办的义演义卖大会上献唱,义卖中邓丽君唱片一套卖得一万一千元。1969年9月,邓丽君于全省各大百货公司义卖赈灾,酬得25万元新台币,帮助艾尔西飓风灾民;10月23日,邓丽君于台北中正堂参与交通安全宣传活动;12月9日,邓丽君赴新加坡参加慈善义演;12月27日,邓丽君参加香港工展会为“救童助学运动”义卖活动,以最高义卖金额获得“慈善皇后”头衔。
  • 1970年9月25日,邓丽君于港九明爱中心举行慈善义演。1972年2月,邓丽君参加香港工展会义卖活动,以最高义卖金额二度获得“慈善皇后”头衔;5月15日,邓丽君参加芙蓉青年商会义唱晚会;6月7日、8日,邓丽君于新加坡参加“歌乐飘飘慈善晚会”义唱,为残废儿童救济基金募集筹款。
  • 1973年6月8日,邓丽君于新加坡参加 “远东十大巨星慈善晚会”,演出4场,筹集坡币40万元,用作贫寒学生奖助学金。1978年7月20日,邓丽君于日本川崎产业文化会馆举行大型演唱会,将演唱所得收入捐出用于慈善;12月27日,邓丽君向自强基金会捐赠台币50万元。
  • 1980年10月4日,邓丽君于国父纪念馆举行演唱会,6日将全部演出收入150万元捐赠自强基金会;10月15日,邓丽君为香港仁济医院筹款举行义演一场,收入捐赠医院基金会。1981年4月28日、29日,邓丽君在新加坡国家剧场举行演唱会,29日为慈善场, 门票的收入将尽悉充作国家剧场基金,以赞助文化活动;6月,邓丽君在台湾高雄举办“何日君再来”慈善义演晚会。
  • 1982年1月,邓丽君于香港伊利沙伯体育馆举办演唱会,首场收益用于慈善捐助;6月,邓丽君于台湾高雄举办“何日君再来”慈善义演晚会;7月,邓丽君获台湾“热心公益演艺人员奖;8月,邓丽君捐助16万台币用于修建泰北回莫村水塔,引进饮水系统;12月初,邓丽君参加香港“欢乐满东华”慈善晚会。
  • 1983年10月15日、16日,邓丽君在菲律宾国际会议中心及一间大型夜总会演出2场,其中一场为当地一间慈善机构筹款。1985年8月31日,邓丽君于台湾主持“反盗版反仿冒”公益晚会,并捐出20万元支持活动;12月15日,邓丽君于日本东京NHK大会堂举行“One & Only”个人演唱会,黄牛票价达30000日元/张,所得收益全数捐赠慈善机构。
  • 1986年9月,邓丽君赴港参加“白金巨星耀保良”慈善义演。1987年8月22日,邓丽君于香港为日本电视台NTV慈善节目“24时间テレビ“爱は地球を救う””卫星放送献唱。
  • 1988年8月,邓丽君返台参加“光辉的八二三”义演晚会。1990年9月9日,邓丽君作为“神秘嘉宾”出席香港无线“星光熠熠耀保良”慈善晚会,为保良局义演筹款。1991年7月,专程赶赴香港参与亚视“爱心献华东”赈灾节目,作为特别慈善表演嘉宾募集筹款。
  • 1992年8月,邓丽君赴“日本广岛和平音乐祭”义唱。1993年3月,邓丽君于台中清泉岗基地举办“永远的情人”义演晚会。1994年10月22日,邓丽君带病赴日本仙台市宫城会馆参加“仙台音乐祭”义演;11月,邓丽君带病拍摄香港亚视公益节目“今日爱心睇真D”的爱心单元外景部分。
  • 2000年5月22日起,位于香港赤柱的邓丽君故居对外开放一年,门票收入除扣除基本日常营运开支外,其余用于慈善事业。2009年1月29日,邓丽君文教基金会在香港成立首间名为“甜蜜蜜新生咖啡店”的邓丽君主题咖啡店,咖啡店聘请精神病康复者为服务生,每年提供30至40名培训名额,为精神病康复者创造就业及工作训练机会。
  • 2010年5月,邓丽君文教基金会以邓丽君名义召集周杰伦、梁静茹、王心凌、蔡幸娟、张靓颖、羽泉等歌手于5月8日、14日分别在台北和成都举行“但愿人长久-邓丽君金曲慈善演唱会”,演出收入300余万台币捐献给青海玉树地震、台湾八八水灾,用作灾后重建;6月13日,为纪念邓丽君逝世15周年,内地及香港300位歌手聚首香港,倾情演出“邓丽君交响梦慈善金曲演唱会”,演出收益用于慈善事业;8月,邓丽君文教基金会为四川省简阳市修建希望小学捐赠善款。
  • 2011年3月25日,邓丽君的哥哥邓长富以邓丽君文教基金会的名义向日本东北受灾人民捐钱100万台币;5月,邓丽君生活音乐馆将门票收入和观众善款,捐赠给天使之家,以帮助那里的孤儿。
  • 2013年5月12日,邓丽君文教基金会于台北小巨蛋举办“追梦—永远的邓丽君“纪念音乐会,并将200万台币捐给公益团体 [37];5月19日,邓丽君文教基金会携手嫣然天使基金于北京首都体育馆举行“追梦—巨星耀北京 邓丽君60纪念演唱会”,门票收入捐助嫣然基金会北京天使医院治疗唇颚裂病童使用 ;9月,由邓丽君文教基金会援建的河北省大名县丽君小学正式投入使用;12月21日,由香港邓丽君歌迷会主办的“邓丽君追梦60慈善演唱会”在香港新光戏院大剧场举行,演唱会的所有收益全部捐赠慈善机构香港哮喘会,用于哮喘病公益事业。
  • 2014年5月2日、3日,单紫宁在邓丽君曾举办演唱会的香港伊利沙伯体育馆举行邓丽君纪念演唱会缅怀偶像邓丽君,演出部分收益用于慈善捐助;5月7日,山东泰安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纪念邓丽君公益慈善演唱会”,善款用于建立一所以邓丽君命名的“希望小学”。
  • 2015年1月29日,“何日君再来 名曲·交响·邓丽君”慈善公益演奏会在大东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演出收入捐出帮助社会弱势族群;5月8日,王菲录制成隔空对唱单曲的邓丽君生前试唱歌曲《清平调》全球发行,该曲日后所获版税全数捐赠公益团体;5月23日,由日本涉谷公会堂 、读卖新闻、邓丽君逝世20年追悼音乐会执行委员会共同主办的邓丽君纪念演唱会在日本东京举行,演唱会部分收益捐给日本东北大震灾复兴委员会。

人物评价

  • 邓丽君是中国流行音乐界的里程碑(甲丁评)。
  • 作为华人音乐历史中不可替代的巨星,她不仅影响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更在文化领域里影响了华人社会。她是一位歌者,也是一个文化符号(人民网评)。
  • 邓丽君的音乐是对中华民族音乐的一种新的诠释,她的歌曲用一种文化形态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新华网评)。
  • 她影响了中国一代歌手和歌曲创作,是打入国际的值得华人骄傲的歌唱家(徐沛东评)。
  • 邓丽君是华语流行歌坛第一位具国际影响力的歌手,她的外形也暗合了传统中国女性婉约温柔的特质(《燕赵都市报》评)。
  • 她代表着一种自由创作的声音,流行歌曲开始真正是一种来自非政治性、非传统性的自由创造(崔健评)。
  • 邓丽君的音乐代表了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亚洲流行音乐的较高水平。对于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早期开发,她的音乐无疑起到了发凡启蒙的作用(金兆钧评)。
  • 邓丽君的音乐结合东西方音乐元素,将民族性与流行性相融合,创造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影响了很多后世的著名歌手。气声是邓丽君的一个重要演唱特征,在此基础上她形成了独特细致、变化微妙的颤音和具有个性特点的泣声。她吸取了中国民间歌曲和戏曲中注重出字、归韵、收声的咬字过程,擅于使用倚音、波音、滑音等润腔技术表现歌曲的不同韵味,形成一种委婉动人、清新明丽、优美流畅、富有民族特色的演唱风格。她的嗓音温婉、圆润、细腻而不失韧性,音域宽广,演唱时各声区过渡自然,声音连贯统一,几乎听不出任何换气痕迹。对不同歌曲的曲调和节奏规律的把握,音色的雕琢,力度的强弱对比,感情的收放等方面,邓丽君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即使是一句小转弯,她都处理得精细、适当。(搜狐评)
  • 邓丽君是演艺圈的“传奇”(李宗盛评)。
  • 她是中国乐坛独树一帜、不可磨灭的杰出艺术家(李谷一评)。
  • 邓丽君的歌声能让听众产生共鸣,渗入人的心底,让人有共通的、深入浅出的感觉(左宏元评)。
  • 她的歌很有中国韵味,这种韵味是汉语的特征,也是区别于其它文化的音乐特色(龚琳娜评)。
  • 邓丽君留下的对中文歌曲的吐字、发音、行腔以及她对气息的掌控能力是非常宝贵的资料(田震评)。
  • 她以情带声,以声带情口语化的演唱风格,自然,亲切;可以说邓丽君是华语乐坛难以逾越的高峰(董文华评)。
  • 对于中国文化的意蕴来讲,她已经不是一个歌手,其歌艺成就已超越流行音乐的范畴与层次(于丹评)。
  • 邓丽君坚持走民族化的艺术道路,为创立民族化的声乐艺术做出了贡献,并在国际歌坛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王昆评)。
  • 她以柔美动人的歌声和令人心醉的情歌广泛吸引了众多地区的青年人和老年人,如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韩国等地(《大英百科全书》评)。
  • “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即是形容她音乐的广泛流传性(BBC中文网评)。
  • “那个时候内地刚刚改革开放,流行歌曲进入内地,第一个接触的就是邓丽君,听来听去最好听的是她的歌,她的歌伴我入睡,伴我读书,所以她给我的印象是很深刻的。”(刘嘉玲评)。
  • “她是举世无双的,没有人能够超越她!她的演唱是用内心、真情在唱。”(卞留念评)
  • “中国人都那么喜欢她是有道理的。她音乐感非常好,耳朵很好,有时候你听她没有乐队伴奏清唱的时候,这种功夫很难有,她音准非常非常的好。邓丽君的歌可以慰藉人的心灵。”(黄霑评)
  • “有句老话,叫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邓丽君之前,没有邓丽君,在邓丽君走之后,也不会再出现一个邓丽君。”(庄奴评)
  • “我依然觉得,就是她那个形态的歌曲,没有人再超过她。他已经把那个样的方式,做的太完整了,太完美了。”(刘欢评)
  • “我没有想过也不认为自己可以超越邓丽君,她是我从小的偶像,我喜欢她的歌,所以我就去唱。”(王菲评)
  • “作为一个艺人,能如此走红,有这么大成就,实在已是生荣死哀,值得大家爱戴与尊敬,流芳百世永垂不朽。”(成龙评)

经典歌曲

邓丽君10首最经典的歌有:《我只在乎你》、《海韵》、《没有寄出的信(致敬邓丽君)》、《人面桃花》、《人约黄昏后》、《高山青》、《清平调》、《君心我心》、《但愿人长久》、《在水一方》……。

歌曲简介

《恰似你的温柔 - 邓丽君 (Teresa Teng)》是邓丽君专辑:《BTB 邓丽君-水上人》中演唱曲目。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