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茶会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惠山茶会图》明代画家文徵明作于正德十三年(1518年)。《惠山茶会图》描绘文徵明和几位诗友在无锡惠山品茗。二人在茶亭井边席地而坐,文徵明展卷颂诗,友人在聆听;古松下一茶童备茶,茶灶正煮井水,茶几上摆放各种茶具。
《惠山茶会图》卷卷首是明代书法家蔡羽小楷书写的序记。按此序记载,正德十三年二月十九日,文徵明与好友蔡羽、王守、王宠、汤珍等人至无锡惠山游览,品茗饮茶,吟诗唱和,十分相得,事后便创作了这幅记事性作品。[1] 《惠山茶会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作内容
《惠山茶会图》卷,明,文徵明作,纸本,设色,纵21.9厘米,横67厘米。
本幅未署款,钤印“文徵明印”、“悟言室印”。前幅蔡羽书序,记该图作于正德十三年戊寅(1518年),时文徵明49岁。后纸蔡羽、汤珍、王宠三家书诗,顾文彬题记。 据蔡羽序记,正德十三年二月十九日,文徵明与好友蔡羽、王守、王宠、汤珍等人至无锡惠山游览,品茗饮茶,吟诗唱和,十分相得,事后便创作了这幅记事性作品。画面采用截取式构图,突出“茶会”场景,在一片松林中有座茅亭泉井,诸人冶游其间,或围井而坐,展卷吟哦,或散步林间,赏景交谈,或观看童子煮茶。人物面相虽少肖像画特征,大都雷同,动态、情致刻画却迥异,饶有生意,并传达出共通的闲适、文雅气质,反映了文人画家传神胜于写形的艺术宗旨。同时,青山绿树、苍松翠柏的幽雅环境,与文人士子的茶会活动相映衬,也营造出情景交融的诗意境界。[2]
画作赏析
此图运用工笔设色法,树干、山石、坡陀的勾、擦、皴染多用中锋,参以侧锋,具行书的笔法,呈“以书入画”特色。运笔纤细,兼带拙味,如人物衣纹用高古游丝描,稳健潇洒中略见涩笔,工中兼拙。树石形态亦于精细中呈适当变形,工整而带装饰味。设色青绿、浅绛相融,山石敷以石绿,勾线、凹处加淡赭微晕,树干运赭石、藤黄间染,人物着色后线条用色复勾,整体色调于对比中见融和,呈现出清丽细致、文秀隽雅的新风格。这种小青绿的画法,继承了元代钱选、赵孟𫖯的山水画体,并有发展创造,树立了明代文人青绿山水画的新格。[3]
名家点评
清代造园师顾文彬《过云楼书画录》:“文衡山《惠山茶会图》,被服古雅,景色研丽,酷似松雪翁手笔,当为吾楼文卷第一。” [4]于此卷拖尾集句题词二阙,并称赞到:“秀润古雅,士气盎然,假令松雪见之,亦当敛手,何况馀子!”确实,此图堪称文徵明继承赵孟𫖯一路文人青绿山水风格的典范之作。[5]
序记
蔡羽楷书《惠山茶会序》,述及此次雅集之始末。蔡羽认为:吾等悠游林泉,虽皆尚未有功名以兼济天下,但却追求著儒家孔子所说“曾点之乐”。 [6]
图片来自itw01.com |
参考文献
- ↑ 国画赏析明 文徵明《惠山茶会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每日头条,2016-03-15
- ↑ 【文徵明惠山茶会图卷】,故宫博物院
- ↑ 【文徵明惠山茶会图卷】,故宫博物院
- ↑ 惠山茶会图,百度百科
- ↑ 桑莲居|文徵明:二三知己,独爱雅集 ,itw01.com,2018-02-13
- ↑ 桑莲居|文徵明:二三知己,独爱雅集 ,itw01.com,2018-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