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想象一座城市(周淑娟)

想象一座城市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想象一座城市》中国当代作家周淑娟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想象一座城市

江苏的13个地级市,我从未到过的只有镇江。虽如此,平时也没太多向往,也没太深遗憾,觉得去哪里不去哪里,都是随缘随心的事,不必刻意,也不必强求。

这不,今年初夏,因到扬州出差而抵达了镇江南站和镇江汽车站。虽只是在城市边缘作短暂停留,却也填补了我的一项行走“空白”。足迹未至镇江的风景名胜、阡陌小巷,一种属于镇江的气味却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哈哈,不是醋味,是香味。

去时,一出镇江高铁站,一股凛冽的草木香就扑面而来,嗯,是香樟的香。回程,一出镇江汽车站,一股熟悉的草木香又扑面而来,嗯,没走错地方。因为,镇江南站和汽车站相隔不远,它们拥有同一种香氛。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传送一种欢喜,一种契合,一种心仪。

“京口瓜洲一水间”,从镇江出发,跨过润扬大桥,就是扬州。从扬州出发,跨过润扬大桥,也就到了镇江。京口、瓜洲,分列长江的南北岸,京口在南岸,在镇江,瓜洲在北岸,在扬州。

因为回南方婆家,几次在高速公路上见到“瓜洲”的路牌,和“仪征”在一起。因为“京口瓜洲一水间”这句诗,我见了“瓜洲”就有了怀古之感——天生对时空感兴趣。因为《红楼梦》这部书,我见了“仪征”就生亲近之感——我的“红友”在那里。

提到“红友”,说到瓜洲,不能不联想到妙玉。贾家败落后,妙玉流亡到了“瓜洲渡口”,可是依然无法摆脱“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的宿命。

靖本眉批提到红颜屈从枯骨,详情不得而知,这是妙玉的“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高鹗本中,为王孙公子贾宝玉走火入魔,直至“遭劫”,被众贼凌辱,是妙玉另一个版本的“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前者,戏剧化的是外力;后者,庸俗化了她的内心。我不知道,妙玉的“不洁”、“不空”,到底是因为外力强大还是内功不够?

伴随着妙玉的出现,二十四桥挥之不去,恍惚成了她的“背景”和“意境”。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首《扬州慢》,是姜白石的自度曲。“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的季节,作者自称抒发的是“《黍离》之悲”。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看着“古泗水”“古汴水”字样,想起“京杭大运河”“故黄河”的过往,白居易的《长相思》流到了吴山。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的这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令读者油然而生兴亡之叹。北固亭,今天的镇江还有这个可以登高望远的地方吗?

提到“生子当如孙仲谋”,我想起了三国时期吴主孙权的妹妹孙尚香,曾嫁与“敌手”刘备为三夫人。孙尚香应是虚构的名字,孙夫人却是真正的“官称”。

孙夫人与刘备,分属吴国与蜀国,居于长江一首一尾。不论是“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抑或是“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他俩的政治婚姻似乎都缺少“长江头”“长江尾”的美妙情愫。相传,孙夫人勇猛强悍,“爱哭”的刘备非常怕她,夫妻相疑互防,琴瑟并不和谐,等到两国联盟破裂,坐拥江东的孙权将妹妹接回东吴,刘孙夫妻俩从此决绝。

京口与瓜洲,长江的南北向。长江头与尾,长江的东西向。古时,有艘船便可从西顺流而下,也可由北向南而渡。瓜洲古渡,就与金山寺隔江相望。我只是疑惑一件事,在镇江水漫金山的白娘子为何却被永远镇压在杭州雷锋塔下?

法海法力无边,自然能做到瞬间纵横千里;白娘子魔力无限,自然也会选择逃奔人间天堂杭州去寻找旧爱。细雨迷蒙中,我端坐西湖的游船上,深情凝望雷峰塔,希望找出蛛丝马迹里深藏的答案,最终却连一点感觉都没有。也许,我真的该去镇江的金山寺,访访古,怀怀旧,顺便找找在杭州没能寻到的答案。

高铁时代,自费出行。一个人的收藏,三口人的足迹。近两年,我收集了几十张高铁票。先生看后感慨地说:这么多的车票,是三口之家走过的路,虽万里之遥,犹不谓远也。

坐在高铁上,和儿子一起到南方旅行,和先生一起去沪上接儿子,总是在车厢的电视里看到关于镇江的广告。一个外国男子,乘坐高铁进入镇江这座城市,品尝美食——是刀鱼还是河豚?参观醋厂——外国人爱不爱吃镇江香醋?至于他到没到过金山寺,很奇怪,我竟然印象全无。

“花一辈子的时间故意去忽略一个人,花一倍的精力刻意去忽视一个人,那是什么意思呢?”女友的问题,把我吓了一跳,因为我知道人性经不住她这轻轻一问,我也经不住她这随意一说。

我对镇江的忽视和忽略,又是怎么回事?安静下来,我扪心自问。难道是无法面对白娘子在金山寺的“汪洋恣肆”?难道是害怕联想到白素贞在雷峰塔下的“奇耻大辱”?是不是也为孙夫人被民间美化的政治婚姻汗颜?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看来,我需要另一次高铁之旅,经过镇江,想象镇江,最好,驻足镇江,体味镇江。

[1]

作者简介

周淑娟,女,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