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意溪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意溪鎮潮州市湘橋區所轄,是革命老鎮,古稱鱷渚。面積72平方千米,戶籍人口79044人(2018年末),其中非農業人口3008人。轄1個社區、3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地:意東一路中段418號,距潮州市區5千米,距縣城32千米。335省道安黃公路231省道安澄公路過境,1991年由原潮安縣劃歸湘橋區管轄。[1]

中文名: 意溪鎮

外文名: Yixi Town.

別 名: 鱷渚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廣東潮州湘橋區

地理位置: 西臨韓江,與潮州市區隔江相望

面 積: 72 km²

下轄地區: 24個村,3個居委會

政府駐地: 意東一路中段418號

電話區號: 0768

郵政區碼: 521000

氣候條件: 季風型亞熱帶氣候

人口數量: 44879人(2017年)

著名景點: 別峰古寺、韓江金山大橋濕地公園、意東堤渡口公園

車牌代碼: 粵U

主要道路: 意東一路、意東三路、意南路

高速公路: G15W3潮州繞城高速

鄉鎮概況

三面環山,西臨韓江,與潮州古城隔江相望。轄中津、上津、石牌、永安、小陂、書厝樓、埔東、頭塘、橡埔、河北、四益、團三、西都、四寧、坪埔、下坪、古庵、蓮上、後徑、荊山、錫美、桂坑、東郊、東洋塭等24個村和長和、壩街、寨內等3個居委會。總面積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1565畝,山地面積76131畝。2018年末人口45225人。境內雷厝山有畲族聚居點,人口76人。現有中學2所,小學13所,醫院1所。1982年意溪公社改為意溪區公所,1989年實行區鎮合併,將意溪區公所併入意溪鎮,撤銷區公所,1991年意溪鎮併入湘橋區。人文地理意溪歷史悠久,唐代以前是、澤、渚荒涼地帶,鱷魚肆虐故有"惡溪","鱷溪"。"鱷渚"諸稱,據(讀史方輿紀要)載:"惡溪一名鱷溪,亦稱意溪,即韓江之別稱。相傳韓愈刺潮,鱷魚為害,稱鱷溪,韓愈驅鱷,鱷魚南徙大誨,稱意溪,村以溪為名。"

意溪清代屬東廂都。

1945年稱意溪鄉,建國後屬榮意區。後稱第三區、意溪公社、意溪鎮、意溪區。1987年撤區建制,區並鎮,稱意溪鎮,下轄3個居民委員會。和24個村民委員會。

意溪鎮內地理條件優越,明清時期水運發達,是廣東、福建、訌西24縣杉、竹、木集散地,對促進意溪鎮集市的形成和貿易的興起起着重要作用,歷來是意溪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北部山區是我黨地下革命活動的地區。錫美村為革命老蘇區。1927年賀龍,葉挺曾帶千軍在桂坑村宿夜經過。二次革命時間橡埔等村曾有農民協會組織。1939東津淪陷,意溪為緩衝區,生靈荼炭。抗日戰爭時期,意溪成立中共意溪鄉婦女支部,她們以開辦識字班和組織姐妹會為名,開展抗日救國活動。喚醒群眾,組織婦抗會、青抗會、響應"嶺青通訊處"發起的一萬封慰勞信和募捐獻金運動;組織支前,成立戰時救護隊,在抗日烽火中做出一定的貢獻。

環境氣候

意溪,位於廣東省東部,與潮州古城隔江相望鎮,距鳳緘5公里。意溪三面環山,西面韓江。東北與饒平、文祠和歸湖交界;東南與毗溪、橋東毗鄰。全鎮總面積72平方千米,其中耕地16290畝,山地68142畝。人口4.2萬,多為漢族。畲族(2019年統計)162人。雷厝山為畲族聚居點。意溪地處祖國東南沿海,南距汕頭市區約50公里。屬季風型亞熱帶氣候。夏長冬短,年均氣溫21.4攝氏度。氣候溫和,冰雪罕見,霜凍期極短。陽光充足,年均日照時數 1998.82小時。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 1668.31毫米。這些優越的自然條件是發展農業生產的好地方。

西面意東大堤,防禦韓江水息,確保人民安居生息。

全境地勢,東北向西南傾斜。主要山脈東南和東西走向分別、延伸至中部。東北部草嵐山主峰海拔888米,山高谷深,水力資源豐富。黃田山北側有藏量豐富的飛天燕瓷土礦。其他山有紋理細密曲花岩崗蘊藏。東北部多山地丘陵,宜桂林果;西南部是河谷平源,中部河內湖地勢低洼,皆是潮沙泥土和河沙泥土的沖積土。宜柱水稻等糧食作物,是本鎮的主要耕作區。桂坑水、文祠水都是東南走向,貫穿全境,為本鎮排灌主源。公路、村道縱橫交錯。屋舍儼然。放眼全景,果林濃郁,稻草茵茵,山水如畫。

1949年9月23日意溪全境解放,推翻舊政權,建立新政權,1953年完成土地改革,從此改封建土地所有制為農民地所有制。在完成土地改革的基礎上,於1958年首先在下津村組織互助組,以點帶面掀起波瀾壯闊的合作化運動,1956年全面實現合作化,完成農業的社會主又改造。1958年9月成立意溪人民公杜,實行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的管理體制,其時物質緊缺。需求緊張,經濟受到嚴重破壞;1959年權力下放,實行三級管理三級核算,隊為基礎的管理體制,糾正了一調二平的「共產風」1962年改以生產隊為基礎的核算單位,擴大生產隊在經營上、分配上的自主權,同時允許社員經營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業,對恢復眾村經濟起着重要的作用。1979年以後實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1984丘墓本落實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村、鎮企業也逐步實行各種不同形式的經營承包責任制,改革日趨深化,逐步完善。與此同時,湧現一批聯合體和個體企業。百業興旺,經濟日益繁榮,繁榮,出現前所未有的經濟活躍局面。

建國53年來,意溪人民所取得的成績是巨大的。意溪人民為了建設新意溪,開展規模宏大的治水、排澇、防旱和改土工程,改善排灌系統,先後興建北溪控洪閘,六宙擋洪排澇閘,河內湖圍堤,文祠、桂坑二水系歸槽,河內電排閘和文祠水環山截洪渠等工程。此外還興建一批蓄水山塘,引水陂閘和電灌站等。實現水田耕地規格化,形成能排、能灌、能引、能控的農田水利體系;改低洼單造田為雙造田,使本鎮農業獲得新的突破,也為發展農業奠下良好基礎。

建國後整修擴建省級安鳳公路,新建意歸公路和意桂鎮道;新建石拱、石丁橋 27座,群眾稱便。

意東大堤明清時代輒遭決口,危害不止。建國後政府重視堤圍防患工作,投資百萬,建護堤丁碼頭目5個,加固土方32.8萬立方米,石方4.5萬立方米,全堤平均填高2米,堤面加寬至多米,堤腳16米,大大增強防禦能力。建國後經歷無數次汛期洪峰,大堤安然無恙。2001年,上級政府再次撥款擴建修築意東大堤,堤圍遇逢汛期時更堅不可擊。

建國後電信事業迅猛發展,鎮區已有郵政局、電信局等,全鎮移動電話機占總人口35%;農村家家安裝了有線電視、電話;現有潮州至意溪的中斷線路25.71線對公里,電纜皮長4.88公里,明線1.3線對公里;鎮內電纜總長7.24公里。1984年擴建桂坑水電站,裝機容量960瓦,年發電量200萬度,基本解決本鎮工業與生活用電。村民、居民基本實現電燈照明。1980年投資36萬元辦起意溪自來水廠,擁有日產250噸的水塔。2000年,整個轄區安裝水龍,照明與市區併網使用。

建國後群眾文化水平大大提高。隨着工農業的迅速發展,群眾對科學技術文化知識的要求日趨迫切,1980年以後隨着改革開放政策的貫徹和執行,教育事業得到社會上和海外僑胞、港胞的支持,教育事業逐年增長。現有市辦初級中學1所,鎮辦聯中4所,小學22所,幼兒園16所,業餘中學1所。。基本形成一條從幼兒園到初級中學的教育網,適齡兒童小 學入學率達99.8%。

建國以後衛生醫療事業所取得的成績是顯著的。設備日趨齊全,醫療隊伍技術提高。意溪衛生院內科能搶救治療腦血管意外,心肌梗塞,急性中毒休克等病例。能熟練計劃生育"四術"。1986年被全國評為"全國計劃生育工作先進集體"。轄內現有衛生院、站立所。此外,還有大部分村辦衛生站。2001年,鎮政府為切實解決當地群眾就醫難問題,再次投入250萬元新建意溪醫院,現已建成啟用。

文娛生活主面頗為活躍,重大節日和慶祝活動,燈謎組都會舉辦燈謎活動,創有《百合花》謎刊。更有老年人門球組、象棋組等組織。

建國以後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收入逐年增加;1999年以後理為明顯,"老大難"的溫飽問題基本解決。1999年村民人均收入308元;比1959年的人均收入55.16元(集體分配部分)培長又6倍。住房改善,村前村後新建住房比比皆是。1999年群眾存款餘額425萬元。到2000年農村人平收藏2967元,比前年增加3%,家庭普遍有單車、縫紉車、錄音機、電鳳扇、洗衣機、電視機和摩托車,極少部分家庭有汽車。

經濟發展

意溪鎮土地、礦產、水力、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文化底蘊相當濃厚,具有發展工業、農業、旅遊業的近郊經濟優勢。意溪鎮從實際出發,確定了以「農業穩鎮,工業立鎮,旅遊旺鎮」的經濟發展戰略,着力發展「三高」農業,水產、蔬菜、茶果和禽畜等「四大」種養基地穩步發展。

2000年淡水養殖面積3077畝,蔬菜常年種植面積5570畝,茶果種植面積6598畝,家禽養殖年上市量37.5萬隻。積極創建工業小區,發展工業企業,已建成東園、勝利園工業小區和中津瓷土加工區。全鎮有鄉鎮企業1588家,主要有建材、陶瓷、服裝、食品等行業。境內水力資源豐富,建成小型水電站5座,裝機容量2370KW,年發電量800多萬度。2000年全鎮實現工業產值6.6億元,農村人平收入3119元。

社會事業

在加快經濟建設的同時,精神文明建設蓬勃發展,教育、衛生、體育、文化事業及基礎設施不斷配套完善,鎮文化站被評為省一級文化站,積極創建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並順利通過省文化廳的驗收。意溪名勝古蹟眾多,庵寺星羅棋布,有隋唐建造的開山寺,有明代建造的別峰古寺、石庵,清代建造的古竺庵、孝禪寺和三山國王廟等,形成獨特佛寺景觀旅遊文化。2004年1月5日,廣東省文化廳派出的「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創建活動檢查小組深入到意溪鎮,檢查驗收「大鑼鼓之鄉」和「木雕之鄉」的創建工作,最後一致通過驗收,獲得「廣東省潮州大鑼鼓之鄉」和「廣東省潮州木雕之鄉」稱號。

旅遊

文物古蹟

"潮東雄鎮",蔡家圍牆遺址,明代石猴,摩崖石刻.有"最上岩"、"寨拾留響"、"不昧因果"。有明建築普同塔,海角山貝丘文化遺址。北部松林峰山於1956年9月15日有新石器發現。

名勝

蔡家圍寨、別峰古寺、東山庵、孝禪寺、三山靈廟、三師公廟、玄帝廟、天后古廟、關帝廟、古庵、石庵、松林古寺、白塔寺、紫蓮森林度假村、東方國際茶都、東方奧特萊斯、韓江金山大橋濕地公園、意東堤渡口公園意東堤渡口公園等,為潮州市的旅遊勝地。

現代

橋樑:金山大橋,即稱北橋

特產

橡埔青皮橄欖,以色澤光潤美觀、肉質甘脆、多計少渣而聞名遐邇,為春節、元宵送禮佳品。

意溪大朥餅,歷史悠久,始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以製作精湛、配料考究、產品清涼可口,飲譽潮汕揭和南洋各地。每年中秋節前後,售銷量可觀。

木雕,主要用以建築裝飾、神器裝飾、家具裝飾、案頭裝飾等,往往經精雕細琢後貼上純金箔,顯得金碧輝煌,所以又叫潮州金漆木雕,與東陽木雕、黃楊木雕、龍眼木雕並譽於世。這項技藝主要流行於潮州市湘橋區意溪鎮蓮上村、西都村,自清代已負盛名。

酒店

宏偉臨江酒店

視頻

潮州市湘橋區意溪鎮正月十六元宵節201202 07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