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爱德华·孟克《呐喊》究竟蕴含著什么意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爱德华·孟克《呐喊》究竟蕴含著什么意义?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93年创作的《呐喊》- 它是美术史上仅次于《蒙娜·丽莎》的第二名画。

几世纪以来,孟克《呐喊》画中暴风雨般的云彩被许多艺术史学家和收藏家解释为画中主角的内心投射、一种恐惧的存在主义象征。

呐喊

在一片沸腾的天空下,黄、橙、红三色交相辉映,一个男女莫辨的人站在桥上。他身上那超现实主义的蓝色衣服蜿蜒有致,似乎要汇入身后的湖绿色、靛蓝色和群青色的背景,他抬起两只长长的胳膊托住面颊,就像一具骷髅,头顶已经没了头发。

他恐惧地瞪大双眼,发出惊恐的尖叫。尽管远处有些许正常的元素——桥上有两个人,峡湾里还有一艘船——但画面上的一切都充斥著原始而压抑的恐怖氛围。[1].

表现主义风格的代表作

表达了强烈的“存在性焦虑”

画面的主体是在血红色映衬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红色的背景源于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火山灰把天空染红了。画中的地点是从厄克贝里山上俯视的奥斯陆峡湾,有人认为该作品反映了现代人被存在主义的焦虑侵扰的意境。 这套组画题材范围广泛,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基本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

4个版本的《呐喊》

蒙克一生总共创作了4个版本的《呐喊》,最早的版本完成于1893年。

分别是藏于奥斯陆孟克博物馆的版本(蛋彩画、纸本,83.5×66cm)、藏于国家画廊的版本(蛋彩画、油画、粉彩、纸本,91×73.5cm)、藏于孟克博物馆的版本,和私人收藏版。1895年画家把作品制成平面印刷以大量复制,至今使用最初的画框,也四个版本中唯一的私人收藏。自1994年起,其中两个版本先后被盗去,之后皆失而复得。

1895年,首创作品至今仍然使用最初的画框,这也是4个版本中唯一被私人收藏的。

2012年,它曾经短暂保持过艺术作品拍卖成交价格最高纪录。当时,经过12分钟的竞拍后,它最终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以将近1.2亿美元(7,500万英镑)的天价成交。买家是美国金融家利昂·布莱克(Leon Black),他现在将这幅作品租借给纽约新美术馆(Neue Galerie)的“蒙克与表现主义展”(Munch and Expressionism)进行展出。

《呐喊》的前身

1892年,蒙克绘制了《呐喊》的前身《日落时的阴郁情绪,绝望》(Sick Mood at Sunset, Despair)。画面的构成与《呐喊》非常相似——血色的天空,3个人站在桥上、湖水和景色都涂成了蓝绿色。然而,尽管那幅画在当时看来有些激进,但却并不像《呐喊》那样离经叛道。后者是蒙克画风的一次突破,以强烈的“存在性焦虑”压倒了早先那“儒雅的忧郁”。[2]

蒙克在1892年1月22日的一篇日记中记录了《呐喊》的灵感来源:“我跟两个朋友一起迎著落日散步——我感受到一阵忧郁——突然间,天空变得血红。我停下脚步,靠著栏杆,累得要死——感觉火红的天空像鲜血一样挂在上面,刺向蓝黑色的峡湾和城市——我的朋友继续前进——我则站在那里焦虑得发抖——我感觉到大自然那剧烈而又无尽的呐喊。”

画风

孟克多以生命、死亡、恋爱、恐怖和寂寞等为题材,用对比强烈的线条、色块、简洁概括夸张的造型,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他的画风是德国和中欧的表现主义形成的前奏。

在孟克的画家生涯中,他多次曾改变艺术风格。在1880年代,孟克是自然派(比如《汉斯·耶格的肖像》)和半印象派(见《拉法耶特大街》)。1892年,孟克树立了具个人特色的综合派原始画风(比如《忧郁》),在此色彩成为一种象征,亦是种具有承载功能的元素(比方说《呐喊》)。1890年代,孟克倾向选择景深较浅的作画空间,他经常把画中的人物安置在前台。

孟克简介

爱德华·孟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出生于挪威雷登(Løten)军医家庭,家中有5个孩子,他排行第二,在克里斯蒂安尼亚(现在的奥斯陆)长大。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版画家。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

孟克在晚年说道:“病魔、疯狂和死亡是围绕我摇篮的天使,且持续的伴随我一生。”

存在性焦虑

1880年,孟克为考进了奥斯陆皇家艺术和设计学院。他的作品也展现了自法国画家处所受到的影响。一开始是印象派,接著是后期印象派,然后是新艺术造型。孟克的绘画尽管风格上是以后期印象派为主,但在主题上却是象征派,其绘画内容在于刻画内心世界,而不是外在现实。

1892年,孟克应邀参加柏林艺术家联盟在11月份举行的画展,他的绘画也成了争论的主题,为期一周的画展结束后,孟克待在柏林,成为一个多国人士参与的社交圈其中一员,这个圈子里有作家、艺术家和评论家,包括挪威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孟克为易卜生的几个剧本设计布景),以及瑞典戏剧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在柏林孟克因铜版画、石版画和木版画的表现成就出名了。在世纪之交期间的柏林,孟克开始用新的素材(照相、石版印刷和木版画),凭著记忆来复制他过去的作品。[3]

而先锋派表现主义艺术运动则在20世纪初兴起于德国和奥地利。尽管展览著眼于是蒙克艺术生涯的后期(他于1944年去世),但仍然为1895年创作的这幅《呐喊》找到了一席之地。

我们都在呐喊

孟克影响的不只是表现主义画家,法兰西斯·培根《尖叫的教宗》(Howling Pope)系列作品也受到了《呐喊》的启发。[4]

1984年,安迪·沃荷也创作了一系列丝网印刷作品,用夺人眼球的明亮色彩重新诠释了《呐喊》。

1998年,翠西·艾敏甚至专门拍摄了一部影片。在片中,她来到了挪威的一个峡湾,在那里呼喊了整整1分钟时间,镜头则始终落在水面上。《呐喊》还是翠西·艾敏最喜欢的绘画。 ]] 塞尔维亚行为艺术家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也说服奥斯陆的居民一起在公共场合尖叫,以此纪念孟克。

英国画家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在1998年创作了《回声湖》(Echo Lake),里面有一个幽灵般的警察像孟克《呐喊》里的主人公一样抓住自己的头。

视频

艺术与批评课程-黏土画作- 《呐喊》(Skrik) 爱德华·孟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