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應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感應駒》,川劇《感應駒》高腔傳統戲大幕。
劇目介紹
明初,漢陽巨富張積善為求子嗣,修庵觀,造寺院,舍藥施茶,修橋補路,果得子繼春。為感念蒼天,張在石佛寺廣施周濟:落難書生李正維在他的資助下赴考高中,後被重用為大學士;高永泰受他資助重開小店生意興隆;瞎子夫婦亦獲厚贈;馬德志經商折本被誣受害,張以三百兩銀解救馬於水火之中。義舉感動上蒼,命感應駒下凡,張繼春騎之赴考,鄉試中解元,殿試中狀元,後封為駙馬。水賊何俊江心作亂,官軍征討不利,馬德志投軍,說服何俊招安,立下大功,封為兵部侍郎。北鎮大災,國庫空虛,洪武帝向張借金卅萬兩解救饑民,張傾囊以助。張積善夫婦一生多作善,皇封為護國員外。
全劇共25場。
四川省川劇藝術研究院藏手抄本。
中國戲曲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1]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台藝術樣式。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2]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
視頻
感應駒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傳統戲劇】滑稽戲(無錫市),非遺網,2018-04-16
- ↑ 印度梵劇,豆瓣,2012-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