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慈雲寺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慈雲寺塔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寶塔街慈雲寺內。

慈雲寺初建於南宋咸淳年間,原名廣濟寺,明天順年間改為慈雲寺。清咸豐年間寺廟毀於戰亂,唯塔獨存,後來又多次修繕。慈雲寺塔建於何時無考,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除部分底層的構件似宋代所建外,其他多似明代所建。塔為磚木結構,高38.44米,有六面五級。底層外牆上部繪有壁畫,二層以上每層有三面開門,並且相鄰層相錯開門。塔頂有塔剎,結構複雜,上面刻有關於明萬曆年間修繕的文字。所謂「震澤八景」內有「慈雲夕照」。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慈雲寺整體也有所恢復[1]

由來

慈雲寺原名廣濟寺,明天順時(1457—1464)改為慈雲寺,塔因守得名;慈雲寺塔為該寺現存唯一的一座建築物。從現存塔的建築來看,除塔身下三層部分構件為宋代形制外,其他均明代建築形式。慈雲寺塔為樓閣式塔,平面六角形,磚身外木檐塔內由迴廊、塔壁、塔心組成。塔高5層,塔壁外有平座、腰檐,每層二面辟壺,上下門相錯而開。塔內第五層中心立楠本剎頂柱直至塔剎,塔剎鐵製,由覆缽、仰蓮、相輪、寶蓋、寶珠、圓光和銅質寶瓶組成。仰蓮上鑄有「吳江縣七都十一日信人級坤,同妻楊氏,長男纓應福女觀秀,喜舍。……萬曆五年十月吉旦立」等字,由此可見,此塔塔剎亦為明代遺物。

慈雲寺塔外觀翼角輕舉,玲瓏挺秀,塔內置有樓梯,可登臨。為吳江八景之一「慈雲夕照」,關於慈雲寺塔為何又叫「望夫塔」的美麗傳說,平添無限情趣。在塔的東南隅有一座為紀念大禹治水而於清乾隆時建造的單孔拱形石橋——禹跡橋,與寶塔互成呼應,構成了「拱橋塔影」這一水鄉特有的自然景觀

特點

慈雲寺塔坐落在江蘇吳江市震澤鎮。震澤,是太湖的古稱,鎮以湖名,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這個終年流淌着運河水的小鎮上,文物古蹟遍布,其中,最為知名的是慈雲寺塔。慈雲寺塔位於禪寺山門內庭院中,開門見塔,仰視塔頂,高聳入雲,令人肅然起敬。

慈雲寺塔,是一座磚身木檐的樓閣式塔,六面五級,總高38.44米,塔底層有迴廊,每邊長7米。

慈雲寺內部建築有其獨道之處。

慈雲寺塔的塔剎建造精美、比例適度,塔剎約塔高的四分之一,由鐵質的覆盆、仰蓮、五重相輪、寶蓋、寶珠、受花和銅質的寶瓶組成。仰蓮上鑄刻着明萬曆五年(公元1577年)重修慈雲寺塔時的銘文。寶瓶為葫蘆形,上有四條鐵鏈分 別系住四角,角上掛有銅鈴,若遇清風吹過,銅鈴叮噹作響,風聲鈴聲交合在一 起,迴蕩在空中。寶瓶高達1米多,線條流暢,製作精美,造型大方,高高地端置 在塔頂,為慈雲寺塔平添了幾分既燦爛又端莊的氣度[2]

視頻

慈雲寺塔 相關視頻

鄉愁小棧:吳江震澤
蘇州吳江震澤古鎮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