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慈幼学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慈幼学校  
图片来自升学天地

慈幼学校英语:Salesian School)为罗马天主教鲍思高慈幼会创办的一所男子天主教小学,隶属鲍思高慈幼会中华会省,位于香港港岛筲箕湾柴湾道16号,毗邻中学部慈幼英文学校。校训与中学部一样,为“Alere Flammam”,中文为“点燃火炬,照耀人群”。

历史

它是由鲍思高神父(1815-1888)创办的慈幼会经传教士创立,距今有约200年多。它原是贫穷儿童的收纳/孤儿院1950年代初,学校不足,便转营为慈幼英文学校。慈幼的小学部创办于1950年,1955年增设中学部——慈幼英文学校

办学宗旨

学校秉承慈幼会创办人圣若望鲍思高神父提倡的“预防教育法”,秉承基督精神,在福音光照下,藉著理智、宗教和仁爱的信念,透过教职员、家长及旧生积极地临在于学生之中,热诚地参与学生的学习和课外活动,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师长对他们的爱护和教导。

慈幼英文学校强调“大家庭”的方式进行各样活动。

校徽、校训及校歌

校徽

  • 校徽由火炬、红带、十架及校训组成。底色为深蓝,象征朴素。作为慈幼会学校之一,慈幼学校以鲍思高预防教育法Salesian_Preventive_System“理智、宗教、仁爱”教育青少年。
  • 校徽被注有“Salesian School”的红带分开,左方的红色十字架代表基督精神,右方的火炬象征校训,服务人群的精神。

校训

校徽底的拉丁文为“Alere Flammam”,也是慈幼学校的校训,要有服务人群的精神。而中文校训则是“点燃火炬、照耀人群”。

校歌

The School Hymn
Music by Rev. W. Schmid, Words by C.J. Clark


中文版校歌
司马荣神父作曲

校舍

慈幼学校校舍位于柴湾道上,校舍建筑群分为三部分,包括中学部、小学部及慈幼修院

小学部为装饰风艺术 (Art Deco) 及包豪斯 (Bauhaus) 式建筑,属于1940年代流行的建筑风格,在香港曾经风靡一时,但现时以香港内的学校建筑而言已绝无仅有。

班级结构

  • 小学部
    • 一年级:3班
    • 二年级:3班
    • 三年级 : 4班
    • 四年级 : 3班
    • 五年级:2班
    • 六年级:3班

(2019-2020)

著名/杰出校友

政界及公务员
司法界
商界、财经界及专业界别
教育界
演艺界
体育界

相关条目

参考来源

  1. 典型慈幼仔——郑家富. 信报财经新闻. 2013-05-20 [2015-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 香港的命运 第四节 绝处逢生. [2015-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2). 
  3. 存档副本. [2015年2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2月2日). 
  4. 岑永豪博士. alumni.cuhk.edu.hk.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9月16日). 
  5. 慈幼英文学校《校讯2015-16年度十月第48期》 (PDF). [2018-01-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1-05). 
  6. 慈讯 (PDF). 慈幼学校旧同学会编辑委员会. 1998-12 [2020-12-22].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