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慈凤宫 (屏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慈凤宫

图片来自随意窝

慈凤宫,是位于台湾屏东县屏东市妈祖庙,其妈祖被称为“阿猴妈祖”。“闽省海坝(水边地),地如巾悦,民耕无所,且砂砾相薄,耕亦欠收,加以年荒赋急,穷民缘是走海如鸠,长子孙于唐市,指窟于台湾”(出自黄叔璥撰“台海使槎录”),明末清初,由于大陆沿海生活不易,在郑成功入台(西元一六六二年)后,福建漳州、泉州的沿海居民陆续迁台,掀起了汉人移民潮。[1]


历史沿革

乾隆十一年(1746年)信众渐增,乡绅郑麟鼎发起诸捐输,扩建木造宫宇于现址,设于台湾府南路下淡水凤山县港西中里阿猴街,即今之屏东市崇礼里中山路39号。原称“旧妈祖宫”。道光五年(1825年),郭先柱倡议改建,以“慈心济世、凤德化民”之懿旨,改名为“慈凤宫”。1919年,戴连宗、苏云英、林英良等信众再行修缮,并推戴连宗为管理人。1944年秋、1945年夏,在盟军空袭时庙身幸免于难。1958年,成立首届管理委员会,由唐荣任第一届主任委员。1960年时另组修建委员舍,完成第一期前殿重修工程。1963年屏东市李朝钦医生任第二届主任委员,并完成第二期中殿及两旁庙室兴建。

慈凤宫内仍然保存七方石碑,最早溯及乾隆年间,有的是严禁贪官、记载当年信众捐输与名册。乾隆十六年所立的(1751年)的慈凤宫桥碑则供奉于后殿。还有石碑是官方设立公轿保护旅客,以免轿夫敲诈,但公轿一摆便被轿夫们烧掉。

1983年大火,烧毁慈凤宫前、后殿,许多历史文物都付之一炬,只留下石鼓、石柱及石碑等文物。火灾原因是该年12月3日半夜电线老旧短路,除石柱外,二百多年历史开基镇殿妈祖神像也完好无损,历经十九年集资整修,耗资数亿馀元,于2002年重建完成。在当时火灾前,木工陈金木多次到庙内靠以脚步丈量,在1978年用柚木雕刻慈凤宫模型,包括中庭九龙喷水池、牌匾,得以作为当时见证。

2009年,建于1737年的慈凤宫与建于1780年的屏东圣帝庙,其管委会合并成同个财团法人。

2013年12月后殿火灾,及时扑灭,疑因电线走火引燃。

祭典

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之日,为屏东市一年一度的大典。在台湾日治时期,屏东郡守、屏东市长等日本官员也参与盛典。 在1952年采访时,慈凤宫会有一信众为炉主、次者二人为副炉主,并选定十三人为头家。每年的炉主、副炉主,在妈祖生诞前十五日,召集十三位头家们,商讨筹募缘金,按户劝募,以作为祭典之用。当地屏东市议长林石城在1953年也担任炉主。三月廿三日当日,各地的神桥多达数百,自清晨会集于慈凤宫前,然后巡游屏东市区,其行列达数公里,沿途人山人海。神轿所至,爆竹轰天。在后阵的妈祖轿前,有数百善男信女打扫道路。市区九十六里民众,组织北管、狮阵、宋江阵,或装饰八仙过海、卅六进士等阵头等参与神轿行列,至下午二时起家家户户便大事祭拜,慈凤宫庙边并临时架设舞台,做平安戏,直到深夜神像入庙后,始尽兴而散。

参考文献

  1. 慈凤宫,文化资源地理资讯系统,201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