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慧贤皇贵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慧贤皇贵妃
出生    不详
逝世 1745年
国籍 中国

慧贤皇贵妃(?—1745年),高佳氏,大学士高斌女,乾隆帝妃嫔。雍正年间选为四阿哥弘历使女;雍正十二年三月,雍正帝将高氏从使女中超拔为侧福晋;雍正十三年九月,乾隆帝登基后,诏封高氏为贵妃;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晋封贵妃高氏为皇贵妃[1]

正月二十五日皇贵妃高氏薨,谥曰慧贤皇贵妃;

乾隆十七年入葬裕陵[2]

乾隆朝首位贵妃,首位皇贵妃。

家族成员

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刚即位二十一天的乾隆帝就封高氏为贵妃,同时下令将高氏母家从包衣佐领下拨归满洲镶黄旗。但直到嘉庆二十三年正月,嘉庆皇帝才命将玉牒内慧贤皇贵妃母家之姓改为高佳氏[3]

父亲高斌

高斌(?~1755),字右文,高佳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皇帝慧贤皇贵妃之父。雍正六年(1728年)授广东省布政使,九年迁副河南山东河道总督。自雍正十三年(1735年)至乾隆十八年(1753年),曾三任江南河道总督,授大学士。治河期间,继承靳辅的治河方策,进一步完善"分黄助清"的防洪措施,对黄河南岸砀山毛城铺、萧县王家山及睢宁峰山等处各减水闸下的引河,因年久淤浅,均进行疏浚;遇黄河异涨,规定徐州水志至七尺时,方准开放减水闸,将分出之水,分由引河经徐州、萧县、宿迁、灵璧诸州县及杨疃等五湖之停蓄澄清后,畅入洪泽湖,借以蓄清刷黄。同时对清口至瓜洲三百余里的运河,实行分泄措施。并规定山盱、尾闾天然南北二坝非到洪泽湖水异常不可轻开,使高、宝诸湖所受之水,循轨入口,不至泛滥下河,从而使高邮、宝应、兴化、盐城诸县民田,连年丰收。

鉴于黄河自宿迁以下至清河,河流湍急,与堤外中运河唇齿相依,他提出加培中运河南堤,作为黄河遥堤,进一步巩固北岸堤防,以保运河安全。

乾隆十八年九月,秋汛已过,黄河在徐州张家路决口,当时新任江南河道总督策楞奏称:淮徐道义官管河同知李焞和武官守备张宾,因共同侵吞工帑,以致误工决口。皇帝震怒,立令把李焞、张宾二人斩首示众,将高斌及江苏巡抚协办河务张师载,以渎职徇纵罪,绑赴刑场陪斩后,解缚释放,以儆效尤。这是清廷对河工失职官员一次最严厉的惩处,在工文武官员,无不凛然。

二十年三月,高斌卒于工地。二十二年乾隆皇帝南巡时指出:"原任大学士、内大臣高斌,任河道总督时颇著劳绩......功在民生,自不可没......治河虽不如靳辅,较齐苏勒、稽曾筠则有过之无不及。可与靳辅等同入祀贤良祠。"赐谥文定。(引文见《清史稿》)

兄弟高恒

贵妃之兄弟高恒,字立斋。乾隆初以荫生授户部主事,二十二年授两淮盐政,盐政与河督、织造、税务等职务,其职务在清代皆最为肥差。乾隆三十三年(1768)高恒因"盐引案"贪赃论斩。高恒长子高朴,其仕途虽似未因其父被诛而受太大影响,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但却与其父有同样下场[4]。高朴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被派往叶尔羌办事,仅仅两年之后,便有阿奇木伯克投诉他,乌什办事大臣永贵又揭发他在叶尔羌存银一万六千余两,金五百余,结果又是籍其家,坐诛。

侄儿高杞

然高家竟然并未因此而一蹶不振。乾隆五十二年(1787),皇帝又复起用高斌另一孙、高恒之第四子高杞:"原任大学士高斌宣力年久,伊之子孙皆经获罪,现在并无服官者。著将伊孙候补通判高杞调取来京,以内务府郎中补用,以示朕眷注旧臣之意"。高杞参与过平定川湖陕白莲教之役,后曾内授内务府大臣,外署陕甘总督。为宦30多年,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官做得起起落落,为人则"声名平常",虽未如祖辈遭灭顶之灾,也算不上得意。道光二年(1822)以年老休致,道光六年(1826)卒。能得善终,亦属不易。

族兄高晋

贵妃之族兄高晋,该家族第二位重要人物,其为高斌之侄,自幼即奉雍正帝之命,随胞叔高斌在任所学习,后以知县用,选山东泗水县,乾隆初曾署两淮盐政、兼管江宁织造。乾隆二十六年(1761)迁江南河道总督。73岁时卒于河南黄河工次。

一个家族仅在乾隆一朝即出两名河督,且高晋的声名并不亚于其叔。高宗怀旧诗中一首咏高斌,还有一首咏高晋:"从来擢督抚,德才量并重。以此下僚中,百不一二中。自知县起者,臻斯必超众。晋也实其人,故悉下情洞。更兼习河务,要任久倚重。乃以治河决,来豫屡稽功……"评价不在高斌之下。

高晋有子十二人,其中三人早亡,余下6人中即有3人在清史有传。其一是长子高书麟。乾隆三十八年(1773)被任命为领队大臣征金川,功最,图形紫光阁。乾隆四十九年出任安徽巡抚。其时黄、运两河漫溢,高宗因两江总督李世杰不谙河工,而命书麟辅佐,事后擢两江总督。史称书麟"素行清谨,出巡属邑,轻骑减从,民不扰累。和珅当道,又能独善其身。其弟广兴"以首发和珅奸擢官,既得官,多所弹击,书麟不善所为,尝于帝前言之",广兴获罪,书麟又请严治,如此小心翼翼唯恐牵连及己,不知与高家两人被诛的经历是否有些关系。

其二是七子高广厚,进士出身,官至安湖南巡抚,事迹平平。

其三是幼子高广兴,即不为高书麟所喜者,则张扬得多,"广兴伉爽无城府,疾恶严,喜诋人阴私。既得志,骄奢日甚,纵情声色,不能约束奴仆,终及于祸"。广兴因得罪太监,为人所馋,又赃私有实据,被嘉庆帝置于法,籍其家,子蕴秀也被谪戍吉林,下场倒与其从堂叔高恒和从堂兄高朴相类。

清人谓高家为"叔侄父子大学士:满洲高佳氏高斌(文渊阁大学士)、从子高晋(文华殿大学士)、高晋子书麟(协办大学士)";或称"高文定斌、高文端晋、书文勤麟……皆补满相"。内务府诸多家族中,有如此大的起伏而仍能绵延不断并堪称世家者,以高佳世家为最突出。从中一则可知清代官场之严酷,一则可见作为清朝的统治基础,皇室每对世家大族有意扶持,使之在升降起落中能够历久不衰的特点。

大事年表

年号纪年 公元纪年 事件
雍正时期 1723-1733年前 选入皇四子弘历府,初为使女(格格)
雍正十一年 1733 皇四子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
雍正十二年三月初一 1734 钦奉雍正帝谕旨,于使女中超拔为宝亲王侧福晋
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 1735 弘历继皇帝位,年号乾隆
雍正十三年九月 1735 乾隆帝将高氏母家由内务府包衣抬旗,入镶黄旗
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 1735 乾隆帝诏封高氏为贵妃
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 1736 行贵妃册封礼
乾隆十年元旦 1745 贵妃旧疾复发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 1745 晋封皇贵妃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五 1745 皇贵妃薨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六 1745 亲定谥号"慧贤"
乾隆十年--乾隆十七年 1745-1752 皇贵妃金棺暂安于静安庄殡宫
乾隆十七年十月十七 1752 与孝贤皇后、哲悯皇贵妃同日葬入清东陵之裕陵
嘉庆二十三年正月 1817 嘉庆帝诏命,将玉牒内慧贤皇贵妃之姓"高氏"改为"高佳氏"

潜邸生涯

慧贤皇贵妃(?-1745年2月25日),高氏,正一品大学士高斌之女[5]。生年不详,世居辽阳地,出身内务府包衣世家,依照惯例,内务府三旗女子均需参选秀女,入宫当差,作"承值侍应之人",即使女。雍正十三年前,高家尚为内务府包衣,其家女子自然不应例外,高斌之女应是通过包衣选秀入选,并被指派给皇四子弘历为使女。高氏入侍的详细时间不明,其后也未生育子女。

雍正十二年三月,因为雍正帝的一纸谕令,高氏由使女上升为宝亲王弘历的侧福晋,谕曰:"宝亲王使女、高斌之女著封为王侧福金"(福金即福晋)。后高斌谢恩折奏曰:"伏念奴才女儿至微至贱,蒙皇上天恩,令侍候宝亲王,今乃于使女之中超拔为侧福晋"。

贵妃生涯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驾崩;九月初三,宝亲王弘历继皇帝位,年号乾隆;九月二十四日,乾隆皇帝诏封高氏为贵妃[6]

 

雍正驾崩后,高斌奏请入京觐见,十月八日,乾隆帝批示:"两淮盐政职任最为紧要,不必来京。若明年冬初无事可奏请来京。汝女已封贵妃并令汝出旗,但此系私恩不可恃也。若能勉励,公忠为国,朕自然嘉奖。若稍有不逮,始终不能如一,则其当罚,又岂可与常人一例乎"。此时,高氏已被封为贵妃,但因为正值孝期,所以册封后妃之礼直到乾隆二年才正式举行。《清实录》所载:"乾隆二年。丁巳。册立嫡妃富察氏为皇后·······册封庶妃高氏为贵妃。"[7]

册封贵妃时,高氏享有了公主王福晋和三品以上命妇到她的寝宫向她跪拜叩头朝贺的礼仪,而册封娴贵妃,纯贵妃,嘉贵妃这些由妃嫔逐步晋升上来的贵妃时。乾隆以"初封即系贵妃,与由妃嫔晋封贵妃者不同,前者位份尊贵,所以得享公主王福晋大臣命妇的叩头。由妃嫔逐级晋升贵妃的则不同,未便照初封即系贵妃的典礼"为由取消了贵妃的所享公主福晋命妇齐集叩头的大典。

事见鄂尔泰、张廷玉《国朝宫史》所记载:

乾隆十四年四月初六日,上谕:礼部所进册封皇贵妃摄六宫事及晋封贵妃仪注内称,公主、王妃、命妇俱诣皇贵妃、贵妃宫行礼等语。从前皇考时册封敦肃皇贵妃为贵妃,公主、王妃、命妇等俱曾行礼。乾隆二年册封慧贤皇贵妃为贵妃,亦照例行礼。至乾隆十年今皇贵妃及纯贵妃晋封贵妃时,则未经行礼。朕意初封即系贵妃者,公主、王妃、命妇自应加敬行礼。若由妃晋封者,仪节较当略减,此一定之差等。且今皇贵妃及嘉贵妃同日受封,而公主、王妃、命妇行礼略无分别,于礼制亦未允协。嘉贵妃前著照纯贵妃之例,不必行礼。将此载入会典。

根据乾隆帝御制诗《填仓日》中的自注:"圆明园内韶景轩,慧贤皇贵妃所居住也,妃于丙寅年填仓日仙逝,绕逾三年,而孝贤皇后天游又将浃岁遇节于不能已也。"可知高氏在圆明园的住所是韶景轩,又根据《节次照常膳底档》中的记载:"乾隆元年二月十五日,禁止屠宰,"皇太后,承乾宫、钟粹宫贵妃等位,俱各止荤添素·······"可知高氏的寝宫可能为钟粹宫。

乾隆十年高氏病重,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晋封皇贵妃,正月二十五日病逝,正月二十六日病逝消息传出同时加乾隆加封她为慧贤皇贵妃。后乾隆帝为高氏写下挽诗《慧贤皇贵妃挽诗叠旧作春怀诗韵》纪念她,她病逝后的超度道场除了将照皇贵妃例诵经五次外,还额外增加了雍和宫和栢龄寺的超度道场。其中,在雍和宫的道场更是派五百喇嘛(当时的雍和宫喇嘛满编为500人)念过祝辞后于大殿诵经九日。乾隆帝还曾在清东陵所在地遵化为高氏的父亲赐予了近邻山陵的坟地,使得长眠地下的慧贤皇贵妃能在父母过世后与其长久相望。

高斌的子孙高恒因"两淮盐引案"、高朴因"私鬻玉石案"被乾隆帝处死,在处死高恒之前,大学士傅恒曾奏请皇帝看在已经去世的慧贤皇贵妃的面上,贷其一死。乾隆对此颇不快,不肯赦免,至杀高朴,皇帝再谕:"高朴贪婪无忌,罔顾法纪,较其父高恒尤甚,不能念为慧贤皇贵妃侄而稍矜宥也。"。

史籍记载

《清史稿》

《列传一·后妃》记载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大学士高斌女。事高宗潜邸,为侧室福晋。乾隆初,为贵妃,晋皇贵妃。薨,谥曰慧贤皇贵妃。葬胜水峪。

《孝贤皇后列传》中记载:初,皇贵妃高佳氏薨,上谥以慧贤,后在侧,曰:"吾他日期以'孝贤',可乎?"至是,上遂用为谥。

册文内容

一、贵妃册文曰:

命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为正使。内阁学士索柱为副使。

朕惟政先内治。赞雅化于坤元。秩晋崇班。沛渥恩于巽命。彝章式考。典礼攸加。尔庶妃高氏、笃生名族。克备令仪。持敬慎以褆躬。秉柔嘉而成性。椒掖之芳声早著。度协珩璜。璇闱之淑德丕昭。荣膺纶綍。兹仰承皇太后慈谕。以册宝封尔为贵妃。尔其祗勤日懋。迓景福以凝祥。恭顺弥彰。荷洪庥而衍庆。钦哉。

二、晋皇贵妃时上谕:

谕、朕奉皇太后懿旨。贵妃诞生望族。佐治后宫。孝敬性成。温恭素著。著晋封皇贵妃。以彰淑德。娴妃、纯妃、愉嫔、魏贵人。奉侍宫闱。慎勤婉顺。娴妃、纯妃、俱著晋封贵妃。愉嫔、著晋封为妃。魏贵人、著晋封为嫔。以昭恩眷。钦此。特行传谕。该部将应行典礼。察例具奏。

三、皇贵妃高氏薨,加封慧贤皇贵妃[8]

册文曰:赞雅化于璇宫,久资淑德,缅遗芳于桂殿,申锡鸿称。既备礼以饰终,弥怀贤而致悼。尔皇贵妃高氏,世阀钟祥,坤闺翊政,服习允谐于图史,徽柔早着于宫廷。职佐盘匜,诚孝之思倍挚,荣分翚翟,肃雝之教尤彰。已晋崇阶,方颁瑞物。芝检徒增其位号,椒涂遂失其仪型。兹以册宝,谥曰慧贤皇贵妃。于戏!象设空悬,彤管之清芬可挹,龙文叠沛,紫庭之矩矱长存。式是嘉声,服兹庥命。

慧贤皇贵妃去世后的异议

慧贤皇贵妃,是一手琵琶弹得深得圣心,才被乾隆帝十分偏爱,成为了乾隆帝即位后册封的第一位皇贵妃。慧贤皇贵妃虽说盛宠不衰,身体却一直不见好,可怜红颜薄命,三十岁左右就去世了。她去世后,母家却因为工程受贪一事获罪,全家被抄。

慧贤皇贵妃是汉族人,母家本来姓高,后来因为自己的缘故被抬为了满洲镶黄旗,圣上御赐了满族姓氏高佳氏,也算是体体面面的八旗家世。早在乾隆还是宝亲王的时候,慧贤皇贵妃是由雍正亲自选定的格格,后来没过两年又被升为了侧福晋。乾隆弘历在雍正元年就已经被秘密立为储君,然而雍正却特意给弘历选了高家这门亲,背后的由来可深着呢。

但不管怎样,慧贤皇贵妃始终是陪着乾隆从藩邸一路走到紫禁城,同时也成了乾隆年间第一位贵妃。当初宝亲王府的后院一共有三位理事的,宝亲王福晋富察氏端庄贤淑,最识大体,母家是清王朝的肱骨大臣。侧福晋乌拉那拉氏花容月貌,一颦一笑尽动人心,何况头上还顶着乌拉那拉这个强盛的家世。相比之下,高佳氏就显得逊色了许多,家世并不显赫,唯一有点名头的就只有父亲高斌现任水利工程的一职了。


都说前朝后宫本为一体,前朝母家得力,后宫妃子受宠,反之亦然。慧贤皇贵妃就是再典型不过的一个例子,因为高斌在前朝一度是皇帝的左右手,这才让慧贤皇贵妃在后宫之中恃宠而骄,而乾隆也从来没有责骂过她,宠爱的背后一定有一些不可言说的隐情。可惜的是,慧贤皇贵妃先天身体就不太好,是打娘胎出来的弱症,以至于宠冠后宫十余载,却始终没能有个一子半女。这不仅是慧贤皇贵妃的遗憾,乾隆帝更是屡屡感怀。

乾隆即位以后,后宫中不乏贵妃的册封,但慧贤皇贵妃的地位却始终没能有人超越。她是新帝即位后册封的第一位贵妃,在同位份的人里,慧贤皇贵妃必然是主位,可以享受命妇的跪拜礼。正因为她的特殊性,所以在富察皇后去世后,慧贤皇贵妃一度成为了六宫的掌权人,后来,乾隆帝感念她对宫里做出的贡献,于是打算擢升她为皇贵妃,以示嘉奖。

然而这桩美事却在两天后成了丧事,慧贤皇贵妃被册封为皇贵妃后两天,她就因身体不堪重负悄然逝世,举国哀痛。慧贤皇贵妃逝世后不久,高佳氏一族就因受贪工程款被尽数圣裁,丝毫没有顾及到那是慧贤皇贵妃的母家而有所仁慈,可见乾隆帝雄姿英发,决断干脆,实为帝王之才。

视频

《延禧攻略》皇上夜宿延禧宫
慧贤皇贵妃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