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戈壁原巴克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戈壁原巴克龙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戈壁原巴克龙(Probactrosaurusgobiensis)是鸟脚亚目(Ornithopoda)、禽龙科(Iguanodontidae)、原巴克龙(Probactrosaurus)的一个种。植食性,体长约5米,生活在中生代的白垩纪早期,化石标本发现于中国内蒙古的阿拉善左旗毛尔图。特征是前上颌骨很小;外翼骨和颧骨垂直;颧骨细长;上颌骨齿不发达,次级棱狭窄; 齿骨齿狭窄,菱形等。

简介

1959年中国科学院与苏联科学院联合组成的"撒旦撒中-苏古生物考察队"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吉兰泰毛儿图地区下白垩统大水沟组所采掘了一批标本。1962年,苏联科学院古生物所借走了这批标本研究,其中就有这件戈壁原巴克龙下颌骨,后因种种原因导致该标本流失

2011年4月14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获悉,在国外流失近半个世纪的珍贵化石标本戈壁原巴克龙下颌骨经多方努力,正式回归祖国。

此次回归的戈壁原巴克龙下颌骨标本是日本恐龙漫画家冈田信幸在国际某化石市场购买所得。经中科院古脊椎所、日本福井恐龙博物馆相关人员的积极引荐、协调,并在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的大力协助下,冈田信幸先生同意将该标本无偿捐赠回给古脊椎所。

评价

据了解,中国化石资源丰富,但近年来有大量化石标本流失到国外,给中国古生物学研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国内外古生物学界多次强烈呼吁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并呼吁学术刊物或具良知的个人抵制非法出境化石标本的研究、发表。中国于2010年9月颁布了《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并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国家法制层面上加大了古生物化石这一珍贵自然历史遗存的保护力度,同时努力追缴非法出境的化石标本。在中国政府和相关专家的努力下,近年来一批珍贵化石回归祖国。

中科院古脊椎所相关专家表示,此次回归的戈壁原巴克龙下颌骨标本,是中国再一次迎回的流失在海外具重要科研价值的化石标本。这是对多年来中国古生物学者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付出努力的肯定和鼓舞,对国外机构或者个人积极归还从中国非法出境化石标本也是一种鼓励。[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