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写春联好多年(明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我不写春联好多年》是中国当代作家明白的散文。
作品欣赏
我不写春联好多年
随着生活阅历的潜增暗长,日子过的却有些百无聊赖。糊里糊涂又混到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悠闲的清晨,直到睡意全无才磨磨蹭蹭的起床洗漱,忽闻窗外大街上传来当年很是流行的歌声:“我不做大哥好多年……”聆听熟悉的歌词不觉有些哑然失笑!
想起当年在山大人稀而偏僻的农村生活,乡亲们眼中的我始终是个“文弱书生”,院里伙伴们的眼前我从没做过大哥。每当村里有了红白喜事时,我倒是做过不少回“账房先生”。只因会写字,特别是将就会写毛笔字,每到过了腊月二十三后会日夜忙乎着给众乡邻写写春联,甚至忙到大年三十早上才停下毛笔。这些记忆已是上世纪的事情了,禁不住想幽默仿唱一句:我不写春联好多年——
那时候农村条件相对较差,不像如今幸福的美丽乡村,交通便利,物阜人丰。那时镇上的街市从没有卖春联的摊点,可是乡亲们十分讲究也很是在乎:无论一年到头日子过的是贫还是富?遵照乡村年俗,家家户户一定会贴春联,红纸墨香的背后图的是来年吉祥顺当,也更图一家人团聚喜庆。只可惜那时村里几十户人家读书考学的人不多,会写毛笔字的更是寥寥无几。每到腊月间,村里唯有一位老先生会写春联,可是上了年纪先生行动不便,有的乡亲便翻山越岭步行两三里山路登门请求老先生写上几幅春联,每到那时候老先生家是门庭若市,乡亲们带着红纸墨汁排着队等候。曾记得我读小学时,父亲由于白天忙于农活不能耽误而抽不开身,让我去他又不放心,只有自己趁夜晚赶往先生家,有时甚至冒着风雪严寒奔波,直到东方泛白才腋窝里夹着几幅成品的对联回来,接着又满脸疲惫地扛着锄头下地去了。想想那时候写春联的老先生很是辛苦!等着给写春联的乡亲们也同样辛苦!
后来初中毕业的我考上师范学校,成了村子里寥寥无几的读书考上学的人。学校除了开设文化课外还增设有体音美和书法课。书法课分成了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教我硬笔书法的是上了年龄的校党委书记,教我毛笔书法的是将要退休的老校长。他们德艺双馨,敬业爱生,每一节书法课都让我茅塞顿开而获益匪浅,不胜感激人生中有幸遇上两位德高望重的先生教我写字,只可惜自己天资愚钝,只学了点皮毛功夫而浅尝辄止。如果形容两位先生的书法造诣有千招之功的话,我只是掌握了半招而已。却已让我终生受用而难忘他们的教导。他们当年在讲台上展示书写过程的每一笔每一画的情景至今让我历历在目。
我记得上师范的第一个寒假,刚到家的第二天院里的邻居纷纷登门预约邀请我给写春联。其实我懂得他们心思:都被每年腊月底跑远路求人写春联跑怕了,就连吃过苦头的父亲也不住点头赞同。看着他们期待和信任的目光,我斗胆应了下来。腊月二十三的晚上我受邀到院里五叔家写春联,当我带上写春联的书和三只中楷毛笔走进五叔家堂屋,热情细心的五叔早在家里生好一盆火红的木炭火,将堂屋烘烤的暖和极了,屋子中间明亮的灯泡下摆着张一尘不染的大桌子,估计五叔擦过多遍了。桌子上放着一卷金星闪闪的大红纸和备好的裁纸刀与粘贴用的浆糊,同时还摆放着早已泡好的茶水。不多时院里打过招呼的几家乡邻也都早早赶来了,他们夹着一卷崭新鲜艳的红纸并带着一大瓶墨汁,脸上洋溢着惬意的笑容。我心里嘀咕着:好在这是山大人稀的边远山村,幸亏没有真正懂书法的人在场,也许乡邻们并不十分在意春联上的字之美丑,只是图个喜庆吉利罢了。于是我毫不犹豫的提笔开了工,裁纸、折叠和计算着春联大小字数。每写一幅春联都有两位帮手在旁边待着,他们轻轻捉着红纸一端遵照我的示意缓缓移动,写好以后不用我亲自动身,鲜亮红纸上刚写过的墨迹未干,他们就小心翼翼的平端着摆放在堂屋一角干净的地面上;每写一幅春联,我都喝彩般的说道:“好”或者“美”之类的吉祥话,他们听了心里也都乐滋滋的。写大门上大字春联时准备不足,没有大毛笔,我干脆就将三只中楷毛笔捆在一起来写。写完大的写小的,写完所有门户上的春联后,再写些短小的“签子”,比如给每家门对着的树上写上“抬头见喜”,给屋里床头写个“身体健康”,给鸡圈写个“鸡鸭成群”、“鸡肥蛋多”,给猪圈写个“日长千斤”、“槽头兴旺”等等,他们看着这些吉祥话别提多高兴了。待收工时已是夜半,方觉有些困倦。可这时厨艺非凡的五娘如变戏法儿似的端上一大桌子菜来:有昨天刚杀得年猪肉炒腌菜,今天刚磨的新鲜豆腐,最近才长的绿豆芽,自种自养的萝卜炖土鸡,还有一大壶温热自酿的烧酒……不觉眼馋已久、垂涎三尺而困意全无。难怪自打我进门就没见她现面呢!原来她是在厨房书写着一桌“美宴”啊!心头感动不已。
翌日,我会写春联的事儿便在村子里不经意间传开了。自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开始便日夜忙乎开来。几多难言的辛苦,几多乡情的收获。其间竟有乡邻邀请给准备结婚的儿子家写一幅堂屋上墙的香火。为此我专程讨教了一番村里那位会写春联的老先生,永远记得那位已逝先生教我书写“天地君亲师位”的口诀:天不顶天,土地相连;君不封口,亲不松手;尊师归位,吉祥如意。
紧随时代的潮流,当精美如画的机制春联上市后,便再没斗胆为乡亲们写春联了。机制春联的出现让众乡邻省力方便很多,更不再麻烦受苦了。我后来随着工作调动进了县城,离他们日益疏远,也日益陌生了很多……
腊月年关,大街两边悬挂着无数琳琅满目和形式各样的春联,嗅着迎面扑来的墨香缕缕,心底格外亲切,总想不着调的昂头唱一句:我不写春联好多年—— [1]
作者简介
毛加明,笔名明白,陕西商洛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与散曲学会会员,商洛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