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都是“创客“(王义秀)
作品欣赏
我们曾经都是“创客“
我们曾经都是“创客”
说到“创客”,第一感觉是高大上。上网一搜: “创”指创造、创新,“客”指从事某种活动的人;译自英文单词“Mak-er”,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后来参加了几次创客活动展示,仔细想想自己小时候做的那些事儿,猛然醒悟:我们曾经都是“创客”。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物资极其匮乏,我们的玩具都是我们自己制作的,小到踢的踺子、打的沙包,大到卷烟机、洋火枪,都是我们自己“创造”的。
学制作大都从玩泥巴开始。会玩泥巴的孩子是有讲究的,他们首先要考察村子周围哪里的土适合玩泥巴。土的粘性要适中,粘性大了容易粘手,粘性小了制作的东西不结实。
玩泥巴最初级的玩法是放大炮,先找一块平滑的石板,把泥巴制成碗状,高喊:“东乡的,西乡的,都来看我放枪的!”然后把碗口对着石板猛摔,看谁摔得最响。
玩泥巴的高级水平是烧制器具、动物、泥哨等等。如果烧制得好,再涂上颜色,就能拿到集市上去卖,这样的人就称得上“民间艺人”。民间艺人烧制的动物(如小汪汪狗)、泥哨等在年集上特别受小孩子青睐。也有学着塑人像的,但大都水平不高,有的像人,有的像鬼,所以只能塑造个反面人物。
用木头制作玩具,男孩子大都喜欢制作枪一类的东西,也有雕刻红桃黑桃印制扑克派的。我们最得意的作品是制卷烟机。那时卷烟在农村是奢侈品,抽烟的人多用旱烟袋,用纸卷烟的人都把烟卷成大喇叭,既难看又不方便。我们根据外面要来的图纸,找来木板、钉子和塑料布,制成卷烟机。将黄烟切成烟丝,喷洒上白酒做香料,然后把烟丝和烟纸卷成烟卷,刚卷出的烟卷太结实不透气,我们就反复实验,最后卷出了很受大人们欢迎的“香烟。”
用铁丝钢管等材料制出的东西有点危险性,但父母并不意识到危险就在身边,随便你怎么去鼓捣。最简单的是制弹弓,用铁丝制成架子,用车轮的内胎橡胶做成拉线,一个弹弓就制成了。小伙伴们经常举行弹弓射击比赛,看谁打得准打得远。也有拿着弹弓打人家的窗户玻璃、家什的,惹了祸让父母赔钱赔不是,自然也少不了一顿好揍。
造洋火枪是看了文艺宣传队后台的音响效果得到的灵感。舞台上,好人把枪一指,“呯”的一声,坏人应声到下。这“呯”的一声并不是枪发出的声音,是后台管音响的人摔的洋火枪。那时,火柴还叫洋火,是紧俏货,凭票供应。宣传队为了舞台效果的逼真,用车轮的辐条制成洋火枪,把火柴头放在枪内,到时一摔撞针就响。
我们受到启发,用铁丝作成枪架,用钢管替代辐条,制成了能打火药的“真枪”。这种枪一是威力大有一定的危险性,二是一会儿就能踢腾一盒火柴;所以玩这玩意儿,不能让父母知道,只能在“地下”偷偷进行。
再说说今天的创客。现在,玩具市场琳琅满目,家长和孩子们的选项较多,不像我们儿时那样,一个踺子,一根皮筋玩半天。恰恰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限制了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玩具的动手能力。
我孩子刚参加工作时,租住的房子抽油烟机不工作,房东不给修,孩子们没有办法。我去一看,到超市买了一瓶高效去污剂,喷上不到二十分钟,抽油烟机就正常工作了,原来抽油烟机的叶片被油污粘住了。这点小技巧都来自儿时锻炼的动手能力。孩子调侃说:“爸爸会修抽油烟机,宝宝喜欢打游戏。”
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方面,现在很多家长、学校都以危险、太脏等理由越俎代庖,剥夺了孩子们参与动手制作的机会。虽然办学条件好一点的学校开设了机器人、航模、3D打印等课程,但由于师资缺乏、成本过高,所以并没有完全普及,更没有形成常态化。办学条件差的学校的孩子们还在听试验,看过程。
现在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并且提出发扬“创客精神”的理念。名牌大学自主招生政策也越来越向有创新创造能力的考生倾斜。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家长和学校有必要总结一下物资匮乏年代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成功经验,放开孩子的手脚,让孩子真正动起手来。[1]
作者简介
王义秀,曾先后担任蒙阴县第三中学语文教师,蒙阴县广播电视局(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