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敦煌来(诸纪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我到敦煌来》是中国当代作家诸纪红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我到敦煌来
我到敦煌来,不仅是为了追寻那千年的历史风华,更是为了探寻这片土地独特的生态之美。踏上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我被敦煌的魅力深深吸引。 穿越茫茫戈壁,敦煌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黄沙之中。这里的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洒在身上,温暖而炽烈。我漫步在街头巷尾,感受到这座城市独特的气息和韵味。古老的城墙、巍峨的佛塔,似乎在诉说着敦煌辉煌的过往。
然而,更让我着迷的是敦煌的生态之美。在城市的边缘,鸣沙山巍峨屹立,月牙泉静静躺在沙漠的怀抱中。我曾经以为,沙漠与绿洲是对立的存在,但在这里,它们和谐共生,构成了一幅壮美的画卷。鸣沙山的沙粒在风中舞动,如同美妙的乐章,而月牙泉的水波荡漾,宛如沙漠中的明珠。这种独特的自然景观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力量。
在敦煌,我还见证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崭新篇章。近年来,敦煌市政府致力于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了一系列生态工程的建设。我看到工人们辛勤地植树造林,一片片绿洲在沙漠中延伸开来;我看到科学家们研究节水灌溉技术,让农田焕发出勃勃生机;我看到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这些新人新事、新理念新气象,让我感受到了敦煌人民对生态环境的热爱和执着。
在敦煌的日子里,我深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魅力和活力。它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有着独特的生态之美和崭新的发展气象。这里的人们热爱自己的家园,努力保护着这片土地,让敦煌的生态之美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我想,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群热爱敦煌、致力于生态保护的人们,敦煌才能够焕发出如此璀璨的光彩。他们的努力和执着,不仅让敦煌的美丽得以延续,更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可贵的榜样。在今天的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追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敦煌人民那样,热爱自己的家园,积极参与到生态保护事业中来,共同建设一个美丽、宜居的家园。
在我离开敦煌的那一刻,我深情地回望这片热土,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敦煌,你是我心中永远的美丽家园,你的生态之美、你的发展之新,都将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敦煌一定会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典范之城。
离开敦煌后,我时常在梦中重回那片神奇的土地。在梦中,我看到鸣沙山的沙粒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像无数颗金色的眼睛,守护着这片土地。我看到月牙泉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敦煌人民对生态文明的坚定信念。
我梦到,我再次漫步在敦煌街头,这次,街道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我看到儿童在公园中欢笑玩耍,老人在树荫下悠然自得。这座城市不仅有着古老的文化底蕴,更有着现代化的生态气息。
在梦中,我还与敦煌的生态保护者们交谈,他们带着满腔热情,向我讲述着他们的故事。有一位老者,他自幼便生活在敦煌,亲眼见证了这片土地从荒芜到绿洲的变迁。他告诉我,保护生态环境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这一代人,更是为了子孙后代,为了这片土地的永续发展。
还有一位年轻的科学家,她致力于研究节水灌溉技术,希望通过科技手段解决敦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说:“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敦煌的[[[生态]]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
这些梦境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敦煌的美丽和生机,离不开每一个热爱这片土地的人的付出和努力。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生态文明的追求和坚守,他们是我心中的英雄。
我想告诉世界,敦煌不仅是一个历史的瑰宝,更是一个生态的奇迹。在这里,古老的文化与现代的生态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独特而美丽的画卷。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进敦煌,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更希望我们能够携手努力,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让敦煌的生态之美永远流传下去。[1]
作者简介
诸纪红,男,1970年生,江苏高淳人,华能金陵电厂“金陵之声”融媒体工作室成员,散文、诗歌、随笔作品见诸行业报刊,以及“人民号”等新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