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要快乐,不必正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我在家里住了16年,父亲不在工厂轮班,就在教堂。母亲整夜醒着,终日抑郁。我上学,去教堂,跑进山间,秘密地读书。我自幼便学会隐蔽。藏匿我的心。掩饰我的想法。

我母亲不热爱生活。她不信有任何事会使生活变得更好。她曾对我说,宇宙是一个浩瀚的垃圾桶。我想了一会儿之后,问她桶盖是 关着还是开着。

“关着的,”她说,“没人逃得了。”

我就是没法活在一个合上盖子的浩瀚的垃圾桶里。

★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作者珍妮特·温特森自传

★ 生命不只是一支从子宫飞往坟墓的时间之箭。照自己的意愿活得头破血流,也好过听从别人的安排,虚张声势地过浅薄生活

★ 《卫报》《环球邮报》年度好书

★ 《纽约时报》年度重点推荐图书

★ 获兰姆达文学奖

★ 像刀一样锋利,像孩子的眼睛一样纯粹。——《每日电讯报

★ 也许她曾经有机会可以既快乐又正常,但那就不是珍妮特·温特森了。——《星期日泰晤士报

★ 一本区别于传统自传的回忆之书,一本和《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一样充满力量的成长之书。——《纽约时报书评》

张悦然、蒋方舟、任晓雯、刘瑜一致推荐的当代英国天才女作家。《纽约时报》《卫报》《环球邮报》推荐图书!

25岁时,珍妮特·温特森用《橘子》一鸣惊人;52岁时,她回访过往的伤痛,书写自传《我要快乐,不必正常》。阅读这本书,你会发现,《橘子不是weiyi的水果》中不动声色的幽默,其实是作家真实伤痛的保护色,如果说温特森的小说中发生了什么挫折和不幸,相对应的现实只会更坏、更糟……温特森开放且坦诚地剖析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受伤的童年往事、压抑痛苦的少年生活,是之后的人生中走不出的阴影,也意味着磨砺和成就自我的可能。正如《泰晤士报》中所说:“也许她曾经有机会可以既快乐又正常,但那就不是珍妮特·温特森了。”温特森走出创伤的阴影,用勇气、爱与写作锻造并成就自我,正如温特森在书中所说:“无论多么贫乏,仍要爱生活,无论怎样寻找爱,也要爱自己。不是用自我为中心的方式,那将会与生活和爱背道而驰,而是以鲑鱼一般的决心逆流而上,无论水流多么汹涌,因为这是你的河流。”这是一本感人至深的回忆录,一本充满勇气与力量的成长之书,更是一本充满启发性和智慧的人生之书。

作者简介

珍妮特·温特森 Jeanette Winterson,英国当代作家。1959年8月出生,自小由笃信基督教的家庭收养,16岁时出走,此后靠在殡仪馆、精神病院等地兼职完成了在牛津大学的学业。1985年,处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出版,获英国惠特布莱德小说首作大奖,赢得国 际声誉。2011年,出版自传《我要快乐,不必正常》。2016年,温特森入选“BBC 100位杰出女性”名单。代表作品有《写在身体上》《给樱桃以性别》等。

原文摘录

我不知道她为何没有生或者不能生孩子。我知道她领养我是因为想要一个朋友(她没有朋友),也因为我好似一枚射入人间的信号弹——以此说明她的存在——一种标示地点的记号。 她讨厌自己默默无闻。和所有孩子一样,不论是领养的还是亲生的,我必须活出些她未竟的人生。我们要为父母做这件事,我们其实没什么选择。 眼前的她挤在电话亭里,不成比例的庞大,大于现实中的她。她就如同一个童话故事,一切尺寸都随意且不稳定。她赫然现形。她膨胀延展。直到后来,很久以后,太久以后,我才了解,完全属于她自己的部分是多么微小。那个无人抱起的婴儿。那个依然在她身体里面未曾被怀胎的孩子。

书评

《我要快乐,不必正常》这本书,是我读过最炸裂的自传。

珍妮特·温特森,代表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一本同性恋题材的半自传体小说。作者写《橘子》的时候只有25岁,而在写这本《我要快乐,不必正常》时已经52岁了。

如果说在25岁时,作者还需要借助小说的虚构性,来藏起一些不愿被别人看到的东西,那么当她52岁写下这本自传时,显然已经不再需要这些隐藏了。也因此,这本自传里的表达更直接,现实的残酷更赤裸,温特森本人的个性也更强烈。

一位在教会家庭中长大的女孩,面对一个强权且终日抑郁的养母,在反抗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16岁时,因为与同性相爱并拒绝被“救治”,温特森被赶出家门,开始一个人生活。19岁,考入牛津大学;25岁,出版《橘子》并一举成名,却遭到了来自母亲更大的敌意。

读完此书,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些人,是永远不会被命运打倒的。


你相信个性源自天生吗?当我们说一个人勇敢或软弱时,会更倾向于那是他天生的性格,还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呢?温特森的童年故事,让我不得不相信个性天生这件事。

温特森是被领养的,她的养母领养她,只是为了培养她成为她的同伙,一位忠诚而没有快乐的传教者。所以,她的家中只有六本书,全部是关于教会的。她不被允许读其他任何书,甚至不被允许上学。她的母亲从不给她家中的钥匙,她常常连续几个小时被关在门外,更惨的时候,则关在阴暗无光的煤房里。

这种极度的压迫和限制,却并未让她成为一个胆小的人,相反地,她练就了一整套抵抗压迫的本领。

被关进煤房,她就在脑子里编出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打发时间;被关在门外,她就靠在台阶上一睡几个小时不醒,最后甚至发展到可以随时随地快速入睡,来躲避让她讨厌的环境;被禁止看书,她就偷偷自己买了书藏在床底下,直到床板和天花板的距离越来越近……

终于有一天,她的母亲发现了她偷偷读书的“恶行”,并且当着她的面,把所有书都扔进了院子,一把火烧掉了。可你知道这个小女孩说什么吗,她面对着熊熊燃烧的火焰,骂了一句:

去它的,我可以自己写书。

是不是厉害到可怕?

如果不是天生强大,一个小孩子怎么可能承受得住这些呢?我想,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个天生的能量值的话,我们普通人是80,那温特森一定在120以上。

她就是一座随时会喷发的火山,她的生命是注定要燃烧的,任何事物都阻挡不了。


不过,如果你读到这儿,相信了我前面讲的所有事情,相信了一个人天生的铠甲可以让她无坚不摧,那你还是错了。你会像我一样,在读到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时再次被震惊。

温特森曾在一个采访中讲到,写《我要快乐,不必正常》这本书时,她的精神正濒临崩溃。

与相伴六年的伴侣感情破裂,她发现自己在与他人组建家庭这件事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渴望一个家,同时又极度害怕束缚。她尝试过自杀,但没有成功。几乎在同一个时间,她发现了五十多年前的收养文件。于是,像着魔一般,她开始拼命去寻找自己亲生母亲,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陷入绝望和自我怀疑。

原来,一个人天生的个性再强大,也依旧不会是完美而不可摧毁的。

事实上,当温特森终于逃离了母亲,获得了自由和荣誉,她才突然发现,自己不知该如何同一个友善的世界相处。因为她过去的强大,都建立在对现实的拒绝和抗争上,她从小到大学会的只有对抗,没有爱。

正如她自己在书中讲到的:

如果你还小的时候,爱不可靠,你就会以为爱的本质,它的特征,就是不可靠。原生家庭的创伤,还是深深刻在了她的生命里。

她拼命寻找生母,是在找寻人生最初的那张拼图,她在爱情里屡屡犯错,是在补上童年时缺少的关于爱的那一课。在她已经52岁的时候,她依旧不得不去填补这些窟窿,并付出巨大的代价,大到几乎把她完全摧毁。

不过,她还是挺过去了。

温特森自己说,当她自杀失败之后,她突然觉得这是上帝给了她的生命第二次机会,她开始学会宽恕自己,宽恕过去。于是她又一次走出来了,并且完成了这一部精彩的自传。

这个世界上的确有这样一些人,是永远不会被命运打倒的。只不过,他们靠的除了天生好强的个性之外,还有永远可以重新再活一次的勇气。


我喜欢阅读自传。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你可以站在长长的时间线上看人生。

我甚至觉得,一个人的一生,是比马丘比丘或埃及金字塔更宏大的东西。当你能够感受到这种宏大,就会对眼前的困境更释然。而且,如果作者足够诚实,你总能从中找到某种真相,关于人生的真相。

比如,《我要快乐,不比正常》这本书告诉我的真相就是,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不断与命运抗争的过程,谁都逃不过。

感谢温特森的诚实。

她让我知道,生活并不会到某一刻就突然好起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让糟糕的日子过去,而运气好的时候,就认真去享受那糟糕间歇的甜蜜。至于如何努力,其实并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无非是看看书、喝杯酒、找朋友哭诉一下,然后死扛,等待这段该死的日子过去。

但你不要害怕,因为它会过去的。


最后,把书中的一段话送给大家:

“五十年后的今天,我已明白,寻获与丧失,遗忘与记忆,离去与归来从未停止。生命的全部即关乎再一次机会。我们有生之日,直到最后一刻,永远都有再一次的机会。”

愿我们始终拥有再一次的勇气,愿我们永远不被命运打倒。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