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战争回忆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战争回忆录
圖片來自豆瓣

战争回忆录(共3册)是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夏尔・戴高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

基本资料

第一卷名《召唤》,叙述的时间从 1940年起,到 1942年年中为止;

第二卷名《统一》,从1942年年中起,到1944年为止;

第三卷名《拯救》,从1944年8月起,到1946车1月为止;

内容介绍

第一卷中,戴高乐叙述了法国统治集团投降前后的一些情况和“自由法国”建立的经过。还以很多篇幅叙述了法国与英美的关系,特别是与英国的关系。

第二卷叙述的历史时期从1942年7月纳粹德国的侵略气焰开始被阻遏到1944年8月戴高乐跟随美英军队回到巴黎为止。这正是斯大林格勒(现为伏尔加格勒)战役后、希特勒节节败退终至灭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戴高乐一方面积极争取盟国对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的正式承认,一方面控制国内局势。

第三卷从1944年8月戴高乐回到巴黎写起,到1946年1月他被迫下台为止。这一时期正是希特勒德国从继续节节败退到无条件投降,美英法等国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国内问题上来,同时彼此之间的明争暗斗开始激化的时期。戴高乐从他自己和法国的角度出发,在第三卷中主要描述了这方面的问题。

在《战争回忆录》中,戴高乐将军代表了虽然打过战败和投降历史,却仍不失其价值的一个真正的法国。该书以第一人称记述,以他本人的观点详细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将重点放在法兰西拒绝与敌人合作等主题上。[2]

目录

战争回忆录I:召唤(1940—1942)

第一章 陡坡

我一生中一直对法国有一种想法。这是从感情和理智两方面产生的。感情的那一面使我把法国想得像童话中的公主或壁画上的圣母一样身负一项崇高而卓越的使命。

第二章 崩溃

1940年6月5—6日夜间,保罗?雷诺先生改组政府,让我当国防部副部长,管理国防事宜。这个消息是坦克部队总监德勒斯特兰从无线电广播里听到以后在早晨告诉我的。

第三章 自由法国

继续战斗?当然!但要达到什么目的?在什么范围之内进行?许多人,甚至包括赞成这一举动的人在内,都认为只能是一小群法国人来帮助屹立不动、坚持作战的不列颠帝国。

第四章 非洲

到了1940年8月的时候,自由法国有了一些资源,也有了一个初步的组织,而且获得了一定的声誉。我必须立即运用这一切。

五章 伦敦

初冬降临的时候,伦敦人心中蒙上了一层迷雾。我发现英国人十分紧张而沮丧。他们想到自己不久前怎样赢得了空战胜利,入侵的危险怎样大大地减少,心中自然不无骄傲。

第六章 中东

当我飞向情况复杂的中东时,心中的思虑很简单。我知道,在动荡不定的复杂条件下,一种关系重大的局势正在发展,因此我们不能不被卷入。我知道,对于盟国说来,关键在于苏伊士运河。

第七章 盟国

第二年冬季快要来到的时候,在全世界的心目中,自由法国不再是最初人们用讥讽、怜悯和眼泪来接待的那个使人惊奇的逃亡者了。

第八章 战斗法国

在1941年夏季到1942年夏季战斗法国在外交方面扩展活动的时候,它本身也在不断壮大。虽然本书是依次叙述这两方面的发展情况的,可是它们却是同时发生的,也是相互关联的。

战争回忆录II:统一(1942—1944)

第一章 插曲

战争第三年的春天,大局已定,一切就绪。双方力量的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美国庞大的资源业已转变为战争力量。

第二章 悲剧

1942年11月7日,美国和英国的广播电台整天反复广播:“罗伯特来了!罗伯特来了!”我听了,毫不犹疑地肯定“罗伯特”——墨菲的教名——是美军的代号,是用来同非洲的一些法国人联系的,他们在争取这些法国人的支援。这就是说,美国军队在北非开始登陆了。第二天早晨,我们得到了登陆的消息。

第三章 喜剧

达尔朗之死,对于法国的统一发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应当善于利用这个影响。1942年12月25日,我在给吉罗将军的电报中指出:“阿尔及尔的暗杀事件是一个征兆和警告,现在比任何时候更需要组织一个全国性政权。”

第四章 阿尔及尔

1943年5月30日中午,一架战斗法国飞机(机长是马尔米)把我送到布法利克机场。同机前来的有马西格里、菲利普、帕留斯基、比奥特、狄骚和沙尔•鲁等人。吉罗将军亲到机场欢迎,贾德鲁将军也来了。

第五章 政治

冬天近了。一切都显示着这是战争结束前最后的一个冬天。但是,巴黎将会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权呢?这个政权要做什么呢?这是人们思想中所存在的迫切想知道的一些问题。

第六章 外交

在一般的惯例下,外交只看现实。当我们失去力量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感动人,但我们不能过问行政机关的事务。正在重新统一的法国,是有分量的,是轻视不得的。

第七章 战斗

当盟军进攻欧洲的时候,法兰西之剑是多么的短啊!在这样严重的关头,我们国家的武装力量还从来没有相对地减少到如此地步。为我们祖国的解放事业而斗争的人们,回忆起我国旧日的力量,不免无限悲哀。但是,我国军队的素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优良。

第八章 巴黎

四年来,巴黎一直是自由世界的一个痛点。突然间,它又变得有磁性了。当这个被囚禁、被麻醉的巨人似乎酣睡的时候,人们对它的不可想象的销声匿迹不闻不问。

战争回忆录III:拯救(1944—1946)

第一章 解放

解放的步伐极其迅速。盟军和法军在阿弗郎什打开缺口并在我国南方登陆以后,只用了六个星期的时间就到达安特卫普,进驻洛林,深入孚日山区。1944年9月底,除阿尔萨斯及其前沿阵地、阿尔卑斯各山口和大西洋沿岸的据点以外,我国全部领土上的敌人均已肃清。

第二章 地位

世界各国都在注视着解放了的法兰西。多少世纪来这个国家一直在世界上居于首位,不久前她在令人难以置信的灾难中遭到沉沦,但是,她的某些儿女为她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今天她又宣布为主权国家,而且成为参战国之一了。她是以怎样的姿态重新出现的?她要走上什么样的道路?又将赢得什么样的地位呢?

第三章 秩序

用布丰的话说,没有条理和情节发展,就谈不上风格,对政治也可以这样说。在解放了的法国,骤然刮起变革之风。但是,变革必须有一套准则,否则终将一事无成。

第四章 胜利

1944年春季和夏季的几次大战役以后,西线便稳定在德国边界附近。双方都在准备决战。西方盟国考虑到苏军即将开始大反攻,已经在仲秋重新部署,准备在冬季结束战争。

第五章 不和

大炮的回声刚刚停息,世界的面貌立刻改变了。为了作战而动员起来的人民的力量和热情,突然失去了用武之地。相反,某些国家的野心却明显地暴露出来。

第六章 分裂

大炮的回声刚刚停息,世界的面貌立刻改变了。为了作战而动员起来的人民的力量和热情,突然失去了用武之地。相反,某些国家的野心却明显地暴露出来。

第七章 卸任

11月了。战争已经结束了两个多月,动力消失了,不再需要伟大的行动了。一切迹象表明,旧制度又要复辟,虽然它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不适合国家的需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