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战国时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战国时期[1](前475年,一说前403年~前221年)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历史上秦统一中国前属于东周的一段历史时期。关于战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史学家有不同的争议。《史记》定战国的开始于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资治通鉴》定战国的开始于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战国的结束是在秦统一中国(前221年)。战国的名称来自于西汉刘向编的《战国策》。

战国时期诸候混战,社会非常不稳定。战国初期中国境内尚有十几个国家,但小一些的很快都被吞并了。剩下来的七个大国秦国楚国韩国赵国魏国齐国燕国被称为战国七雄。参考:春秋时代

战国时期,诸侯兼并土地战代替了春秋时期政治上的霸权争夺,在这个时期铁器代替了石器和青铜器,春秋时的井田制被取消,牛被用来耕地。各国之间的商业贸易得到发展。手工业的进步也很快。

这些发展也使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世袭的等级制度被瓦解,一些过去的贵族失去了他们的地位,而另一些那个时候的平民通过经商或其他的机会致富,甚至成为政治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官僚制度发生了变化。

为了应付这些变化,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变法,秦国商鞅的变法为秦吞并其余六国创造了条件,史称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这是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争鸣。墨子的墨家,韩非的法家自立一见,庄子发展了老子的道家学说,孟子为儒家在秦后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中原边境的少数民族与中原的发展也息息相关。匈奴的威胁导致了战国长城的修建。蜀,越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战国时期的连年混战使军事理论和技术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孙膑兵法》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

大事记

战国时期的大事记

前403年 - 三家分晋

前386年 - 田氏代齐

前356年 - 商鞅变法

前344年 - 魏惠王和齐威王双双称王

前325年 - 秦惠文王称王

前316年 - 秦灭蜀

前307年 - 赵武灵王采纳胡服骑射

前293年 - 伊阙之战, 秦击败魏韩联军

前286年 - 齐灭宋, 宋王偃死亡

前260年 - 长平之战, 秦坑赵降兵四十多万人

前256年 - 秦灭周

前237年 - 嬴政执政

前230年 - 秦灭韩

前228年 - 秦灭赵

前225年 - 秦灭魏

前223年 - 秦灭楚

前222年 - 秦灭燕

前221年 - 秦灭齐,统一全中国

诸侯国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

秦国

楚国

赵国

韩国

魏国

齐国

燕国

越国

宋国

鲁国

郑国

卫国

莒国

邹国

周国

杞国

蔡国

郯国

任国

滕国

薛国

费国

郳国

曾国

缯国

邳国

许国

中山国

重要人物

商鞅

墨子

韩非

庄子

孟子

孙膑

荆轲

屈原

李冰

荀子

张仪

公孙衍

苏秦

吕不韦

李悝

邹忌

申不害

吴起

参考来源